放下“自我完善”的贪婪
——与4号独特型来访者的交流实录
导师:裴宇晶
时间:2012年6月24日
背景:本文为与4号学习者的交流实录的整理。这是一次非正式咨询,四号来访者是一位懂九型人格并对自我性格有了解,对佛教的智慧也有涉猎,一直“对自己不满意”、“追求修行的最高境界”,我们的交流就从这里展开:
四号来访者:老师,你好!我是一个四号,从来没满意过自己,一直在自省,佛教和九型都是灵修的好工具。非常希望有一天能体验到海伦书里关于四号的高层心境——找到本体,心理学上的本我和佛教中的阿耶赖识。
我:这是很正常的,四号人需要放下心中虚才,积极承担人生义务,不要用远离生活的深度觉悟来逃避缺失,活在当下,寻求理想使命,要作为!作为!
四号来访者:觉得作为一个四号真是悲催……知道自己不靠谱,但是真的很痛苦,就是找不到理想使命吧!(编者按:负面自怜模式呈现)
我:先做到日复一日地活好平常每一天,好好吃饭睡觉,为所当为,这就是修行。悲催的不是四号,而是被四号模式限制的人。(编者按:解除对4号类型的负面认同)
我:生命不曾亏欠我们什么,「感觉」不是我们本身,「负面的感觉」更远离生命的真相,四号人必须明白:自立自强地重建积极自我,没有人为你的情绪买单,除了你自己。到底是坚持「感受的真实」更重要,还是「客观的事实」更重要?
四号来访者:人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何其困难。我相信每个想突破自己的四号都知道“没有人为你的情绪买单,除了你自己”。所以我们才需要修行,反复地强迫自己“串习”,很辛苦且进步很缓慢,必须有非常强大的意志力,不是光靠闻思就能做到的,宗教其实就是个可依赖的工具而已,修行就是修心,所有业障也只是自心的投射。(编者按:来访者仍未放下悲情态度)
我:真正在每个当下接纳自己,其实比完善自我更重要,「完善自我」有时候是一种病,它的名字叫:贪婪。(编者按:揭开“自我完善”的贪婪面纱)
四号来访者:确实就是太贪心了,什么都希望是完美的。但还还是做不到接纳自己,因为在所有的不完美中,唯一能改变的只是自己而已。
我:不要再做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事了,要多看看当下的美好,迎接最好的每个当下,「本体」只是个传说,它不是目标,它需要我们彻底接纳自己,才可能到来。而且,它来不来并不重要,每个当下都有不同的美,都是最好的安排。去发现当下的美吧!(编者按:引导到接纳每一个当下。)
四号来访者:我现在就在努力做这个事,关注当前,停止所有的幻想和妄想。
我:很棒,为你加油!
四号来访者:谢谢……但真的挺难的,情绪每天都在轮回翻滚,要控制住真的不容易。(编者按:来访者已关注当下,但苦于4号人的负面情绪阻隔,并且方式是不接纳的)
我:别控制它,让它如天边云彩,来来去去吧,你只需要练习对它们保持分离,旁观。这一点需要学习五号。(编者按:解除对负面情绪的认同)
四号来访者:我现在已经有很多5号特质,抽离到有点冷淡了。但情绪中那种“委屈”“不被人理解”是最难抑制的,其次就是“觉得自己不好”这种情绪。这两种是最难克服的。
我:你那是无奈,和五号无关。
四号来访者:嗯,想想确实是无奈的成分比较多。那改变不了的又没法接受就只能无奈了。下次强烈情绪来的时候,我试试看能不能抽离出来旁观它。跟你聊天收获很大,谢谢你的建言!心情 (编者按:来访者已经决定接受建议,心情好转)
我:能对你有启迪,是我的荣幸!
后记:
4号人,尤其是侧翼为3号的4号人,常对“自我完善”有很深的贪婪,他们会借助很多“高深工具”来完善自我,由于他们了解自己的“缺点”,他们企图用远离生活的“修行”来作为生命的追求,从而忽视现实的当下。本文旨在揭示脱离现实的“自我完善”的贪婪本质,“自我完善”是“活在当下”必须是一体的,4号人往往很有悟性,也清楚问题的所在,但即便知道,也容易受“负面感受(情绪)”左右不能自拔,本次交流旨在启迪4号人能够真正“活在当下”,放下“修行到本体”的贪婪,并试图让4号人认识到“感受”与“真实”的距离,学会与“感受”划清界限,重建积极的自我,活在平凡当下。
(文/九型人格导师 裴宇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