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计划”编年史】”我要讲实用的九型人格“——盘点历届三阶段升级之路

裴宇晶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蒲公英计划宣言】

“我们不在乎有多少人听说过九型人格,我们在乎的是有多少人因为九型人格而受益!”

      201110月以来,我们一共发动了四次“蒲公英计划”(即培养九型人格领域的“应用与传播专业人士”),在即将开始“蒲公英计划”第五季之前,回顾一下三阶段的发展轨迹。

     开启三阶段课程的目的是致力于培养一批真正愿意将九型人格作为一门实用心理技术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朋友,九型人格不仅仅是一个性格分类知识,更是一门应用心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管理、销售、婚姻、亲子、人际沟通、心理咨询……我们的目的绝不仅是简单分享九型知识,而是运用九型智慧协助自己和他人,彻底告别将九型人格作为一个茶余饭后的夸夸其谈或者卖弄“戴帽子”,半瓶子晃荡的“菜鸟阶段”。

     如果二阶段解决的是理论问题,即呈现了完整的九型人格。那么三阶段则是知道了,然后该怎么去做?的问题,更多是操作方法,最早的三阶段只有一天时间,目的是为了培养那些可以把九型用起来的人,我当时称之为顾问班2010-2011年我经常运用九型开导他人、处理关系问题,效果显著,因此起初的顾问班的定位也就是培养那些可以运用九型人格解决问题的人2011年,我发动了“蒲公英计划”,目前已开四季。

      然而,要想运用九型,首先必须面对的难题就是——辨析!

      “我都不知道他是几号,如何用啊?”——是的,要想把九型用起来,首先无法绕过的难题就是“辨析”,然而,辨析是九型的核心难题,经过二阶段的复杂的浩瀚理论中痛苦锤炼出来的学员,还需要再次跳进三阶段的炉火,掌握系统的辨析技术的专业方法。

 

培养顾问 运用九型——蒲公英计划正式启动!

“蒲公英计划”第一季&第二季:《九型人格顾问训练班》

     蒲公英计划第一季(20111015日)只有一天时间,名为《初级顾问训练》我只讲两个部分——辨析概要和咨询应用。最早的辨析技术只是简单讲了问卷辨析和36行为辨析,第一季受到了学员很高评价,但十分仓促,最后基本上是在赶时间,那种匆忙至今记忆犹新。

     201277-8日,蒲公英计划第二季,名为《专业顾问(助教)训练班》,将顾问扩展到培养助教,大纲开始分四个单元:顾问指南+辨析技术+心理咨询顾问+传授分享,我开始将李博文老师的访谈方法和访谈研讨加入,形成:“问卷辨析+行为辨析+访谈辨析+投射辨析”四大辨析技术。然而,在心理咨询顾问的环节并不理想,因为大家无法一下子掌握九型的应用,因此并不实用。

     在第一届和第二届的三阶段课程并没有太多创新,安排时间较短,当时的二阶段是我们的品牌课程,而三阶段却逊色很多,在前两届的三阶段课程中的唯一的特色是:36对行为的细化辨析。

     然而这远远不够,第二届三阶段以后,我明显感觉自己的动力不足,课程并没有达到我期待的“应用效果”,只是看起来“完整”了,这远远不够!怎么办?如何让学员掌握更简单、实用的辨析技术,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分类简化 拓展应用——辨析方法拓展&应用拓展

“蒲公英计划”第三季:《精深辨析与实战应用研讨》

20121123-25日)

    “四色性格为什么受欢迎,因为简单,只分成四类,而九型有九个数字,太复杂!”,

     “九型太复杂了,总是很难判对号码,就更加没办法应用了!”

     是的,然而九型就没有简化方式吗?学了很多年,还停留在研究号码上?“我认为他是八号!”“不,你是错的,他是反六!”……在外行看来,很多学员学了多少年的九型,看到的还是“号码大战”,认为九型不仅难学而且无聊!

    一定要先辨析到号码才能应用吗?我想这是一个误区,如何绕过辨析号码的高山直接应用,是九型是否能普及,让更多人掌握并发挥价值的关键!

     第三季三阶段的课程我增加了一天时间,我首先增加了“分组辨析”,经过四个多月的探索,我初步形成了三元组辨析的思路,即先分三类,再分九种,而不是直接分为九种,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人分为若干三元组,大家会很快找到自己的小组,然后小组有一些共同特点,就可以达到应用了。例如一个人测试出来是126居多,那么其实不太必要继续判断是什么类型,就已经可以应用了,因为他们同属于“责任组”,同样,378居多的人行动力强,是“强势组”(“进攻组”)……这样一来,我们在基础的分享中只需要提“组”,不需要提“型”,而在深入课程中,则更加可以帮我们确定自己以及和其他类型的共同模式!这也算是我“挖空心思让九型更实用”的结果。

     同时三阶段的辨析部分我更加注重36对两两精细对比,我曾想把这部分独立开课,在第三届的三阶段课程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讲这个部分。

     第三届三阶段还有一个亮点是“突出实用”,我不再把三阶段作为“高级顾问资格班”,因为顾问并不能一下子培养出来,三阶段只是作为学员身份的最高级班罢了,因此课程标题改为“精深辨析与实战应用”,在增加的一天时间里将九型顾问需要掌握的两个重要内容“辨析”和“应用”夯实!删除了九型人格心理咨询案例讲解部分,因为三阶段学完并不可能给别人做咨询顾问,应用开始面向职场、婚恋和个人成长三个领域,对象也更为宽泛。

   

 

                    突破性的变革——三元组理论&图表解析&实操训练

“蒲公英计划”第四季:《深度辨析与实战应用》

201374-7日)

     第三届的三阶段三天两晚,依然觉得时间不够,在当天的课堂里,我们就决定将三阶段增加为四天三晚,彻底分享“辨析”和“应用”两个主题。

     这一次的课程是历史以来变化最大的。

     首先,分组辨析独立出“三元组理论”,列为与侧翼、副型、动态变化、健康层次并列的深进理论。学员们在“分分合合”的分组讨论中体验着类型的相似与不同,例如一个3号,一会369小组讨论,一会135小组讨论,一会234小组讨论,还有一会378小组讨论,你会发现,在四组三元组里任何两个类型都会在同一小组相遇,我们会发现九型人格本为一家,如果二阶段的侧翼和副型是为了向类型内部细分,三阶段的三元组则是在类型外部综合!在四次的三元组讨论中,引起了学员的极大兴趣,发现了自己类型和其他八种类型的诸多共同点,也澄清了曾经的很多误会!

其次,增加了“图表解析”(企业家九型爱好者曹忠命名),之前专业人士都知道九型测试不准,不应当去做。然而,测试真的一无是处吗?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判断类型,而是分析状态!

第四届的三阶段在一个火热的夏天举行,在以往基础上第一次系统讲述运用测试图表进行心理状态诊断的思想,这一思想早在2009年我就听文墉老师讲过,但当时对九型的理解不深,而且一旦嫁接了“三元组”,图表解析的价值会大大增加。因为不同组合有了“含义”,也就有了应用的方向。“147”理想主义者,“378”冲锋陷阵的行动派,“126”能扛责的人,“135”理性高效的执行者,“459”沉浸幻想的孤独者(或文人/哲学家)……种种组合的发现让图表解析可以为一般人迅速掌握,便于广泛推广,巩固了“无须断型即可应用”的思想,后来在2013年8月的企业应用测评咨询中也发展出了“图表解析方法”,这让很多脑区人兴奋不已,尤其6号,“终于找到一个科学的有依据的分析方法”,“图表解析”立即掀起了热潮,不仅学员开始流行拿出测试结果来分析,在曹总的带领下更成为中国九型微信圈子里互动最强的“节目”,持续长达半年!在六号主导的中国,“图表解析”无疑将对九型普遍推广有巨大的意义!然而我毕竟不是脑区人,每次讲完头会很晕,但我期待“图表解析”能为心理状态诊断提供启发,使九型人格能为更广泛的浅学者有效使用!

再次,首次推出“简化测试”,这是根据唐理查德的思想,将两组三元组交叉形成的快速测试方法,可以在企业大规模应用以模糊辨析类型,只需要6道题目即可大致判断类型(侧翼重者误差较大,典型类型误差较小),但总体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测评方法了!

还有,第四届的三阶段执行了“辨析实习”环节,我们让学员给“已经确定类型的老学员”、未确定类型的酒店服务员进行辨析(因为时间和天气原因取消了户外实习)。大家综合运用三元组理论和四种辨析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虽然正确率参差不齐,但大家都真正体验了用专业辨析方法去判断他人类型的过程,新增的“实习环节”受到学员的好评。

总之,从第四届的三阶段开始,我开始比二阶段还更重视三阶段的课程,三阶段的创新力度也大大增加,我突然发现我俨然成了一个“研究者”,课程的创新和改革还将继续,从理论到应用,这一步很长很难,但我决心坚定地走下去!

 


 

               关注实操 注重本质——深化三元组+图表解析&中心理论&觉察与成长

“蒲公英计划”第五季:《专业辨析与实战应用》

20131121-24日)
 


    三元组和图表解析的热潮还没有退却,但我逐渐冷静下来,由于图表解析被泛滥使用,一部分人已经不再关注九型的本质内容,包括自我觉察的部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由于是我推广了“图表解析”,因此我也有责任让它回归正轨!

“图表解析”是针对广大未学习九型的人简单使用的工具,尽管它实用但不究竟,许多深进学员对此乐此不彼,甚至有点上瘾,是我所担忧的,因此我将在第五届的三阶段中明确提出“图表解析”的应用原则:仅仅作为初步诊断心理状态,而不推断性格类型!

关于三元组的行为现象经过第四届三阶段之后,已经讨论了很多,然而,我们需要关注根本——三元组的核心原理是什么?甚至类型的核心原理是什么?从第五届开始,我开始关注九型人格三元组背后的“中心运作机制”,这个部分之前我已经提过,但很难,研究中心理论的张总也多次提出需要提及“中心”和成长部分,我一直觉得“辨析”和“应用”已经占据很多时间,根本没有办法去讲这些,而这一次我准备形象地阐释出来,深化大家对三元组的本质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图表解析”的可操作性的行为现象上。

关于“九型人格的本质”、“自我觉察与成长”部分我开始关注,并且将九型人格的童年困境、执着点、陷阱、恐惧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大家,或许有点老生常谈,但我希望这次可以让学员意识到只有领会本质才能正确应用。

第五届的实战环节安排了三轮,并去掉了很多过去浪费时间且不实用的交流研讨环节,同时首次布置了作业和后续训练指导,希望学员能在生活中辨析和应用!

当然,第五届三阶段还没开始,来自从白山黑水(东三省)到天涯海角(海南岛)全国各地的50名学员也正在准备来南京参加课程,又一次深进盛会,希望本次课程改革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

回顾三阶段课程的历次变革,围绕“实战——理论”在不断平衡、摇摆、整合,我坚信只有清晰精确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而实践也需要理论能够可操作化。

中国九型人格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理论上各种“迷信盛行”,应用上多为“花架子“使得九型人格这门伟大的智慧黯然失色,我们的研究任重道远,期待这条漫漫长路,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九型爱好者一路同行!

 
 

附录:历届“蒲公英计划”一览表

 

第一季——《九型人格初级顾问训练班》(2011.10.15)

 

阶段III课程的雏形,目的是培养九型人格初级顾问,内容是如何运用九型实际支持到自己和他人,包括了辨析技术和咨询技术(当时的应用还局限于个人咨询),时间只有一天时间,内容包括:

1、问卷测量指引;2、36对行为辨析;3、实战咨询案例讲解;4、顾问工作的指南与方法。

 

第二季——《九型人格高级顾问(助教)训练班》(2012.7.7-8)

 

1、首次开展阶段III,将1.0版一天的初级顾问班升级为两天一晚阶段III。

2、增加“访谈提问设计环节”,形成“问卷+行为+投射+访谈”的四大辨析技术体系。

3、增加分支和动态变化的辨析(效果不佳,容易混乱,3.0版课程砍去)。

4、增加“九型人格应用性咨询案例分组讨论”(本部分实际效果不佳,后来在3.0版课程删除)。

 

第三季——《精深辨析与实战应用研讨》(2012.11.23-25)

 

1、构建“辨析+应用”的二元组合体系。

   将阶段III增加到3天2晚,将阶段III课程设计为“辨析+应用”的二元组合体系。

2、增加应用互动环节。

    本次升级大大突出了阶段III的应用部分,首次增加“职场应用”和“婚恋应用”两大模块,大量增加了案例分析,并增加大量的互动分享时间。(此部分后来将升级整合为婚恋应用班)

3、辨析技术中增加“分组辨析”。

    形成五大辨析技术——问卷辨析、行为辨析、访谈辨析、投射辨析和分组辨析。(后来发现分组辨析不属于辨析技术,而是辨析技术的理论基础,故在4.0版将“分组辨析”升级为独立的“三元组理论”)。

4、首次讲解分组归类。

    五种分组方法概念以帮助快速归类区分(即以后三元组理论的前身)。

 

第四季——《深度辨析与实战应用》(2013.7.4-7)

 

1、增加一天一晚。

    将阶段III增加到4天3晚,继续“辨析+应用”的二元组合体系并更加突出辨析。

2、完善四大辨析技术。

    本次升级突出了阶段III的辨析部分,丰富了“问卷+行为+访谈+投射”四大辨析方法内容体系,时间延长到三天。

3、讲解“三元组理论”。

     将“分组辨析”删除,在辨析技术之前独立讲解五种分组方法,统称“三元组理论”,列为独立内容,讲解一天,并将“三元组理论”作为辨析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

4、增加“简快测试”。

    运用三元组交叉法快速辨析;

5、首次讲解“图表解析”。

    在问卷辨析中的“问卷分析”环节与三元组理论结合,形成“图表解析”的方法。

6、首次增加“辨析实战”的实习环节

   本来设计三轮,后来进行两轮,因天气和时间原因放弃第三轮户外自由访谈(5.0版将增加),打破原先主要运用访谈法的弊端,结合三元组理论与四大辨析技术进行实习操练。

7、丰富应用案例。

    本次大量补充职场、婚恋、心理等方面的案例,使得讲解更加通俗和生活化。

 

第五季——《专业辨析与实战应用》(2013.11.21-24)

1、“三元组理论”升级讲解。

     深入分析四个三元组——中心、能量、情绪、父母关系四大三元组,并完善四组三元组的详细特征、关系应用、成长点睛。(删除4.0版的第五组三元组——天地人三元组)。

2、增加“中心运作机制与性格修炼方向”。

   深入介绍各个类型的三中心失衡机制与平衡方向,引出九个性格的形成原理和核心修炼方向。

3、“图表解析”升级讲解。

    进一步完善“图表解析”的讲解,提出“图表解析”的步骤和规律,并增加练习环节,同时纠正“图表解析”的态度(弱化“号码推断”,强化“状态分析”。) 

4、实习环节增至三轮。

    按确定类型、不确定类型和户外自由访谈三轮。

5、精简投射辨析与行为辨析内容。

    投射辨析只看身体语言,删除所有访谈内容。行为辨析点出关键区分点,并结合核心机制,避免围绕枝叶行为的肆意展开。

6、应用环节增强互动和访谈。

在应用篇(职场、婚恋与咨询)增加学员问答互动和访谈环节,呈现一线最新案例,更加注重实战效果。

7、增加基于九型的企业咨询与个人咨询的实战个案分享。

8、增加“结业作业”环节。首次布置三阶段结业作业——

作业1自我分析报告(结构任选,建议包括自我性格解剖、学习心路回顾与心得收获分享);

作业2实战应用论文(必须包含辨析分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