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声称害怕进入九型课堂,因为九型会让他们内心不安,自我否定,充满无力感,因为常常会给一个人强行贴一个标签,然后再攻击这个标签。
九型人格在传播中缺乏正向角度是情有可原的。
其一,目前比较流行的九型人格是以教练技术为背景,重点描述九型人格的一般及不太健康层级的九型,重在挖掘问题和缺点(有时候还不一定能找准),然后用各种方法猛攻,不过幸好在教练技术里的九型不够专业,这是一个好消息,我对教练技术没有任何看法,我本人也给很多教练技术上过课程,但是我不太赞成与九型人格结合,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其二,几十年前,九型人格理论在现代发展中是与心理学结合的,几十年前的西方心理学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受负面影响很大,关注原生家庭问题、童年伤痛、各种防御机制及心理疾病等,所以后来才有声势浩大的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九型人格也相应地有了以SUSAN为代表的积极九型人格,关于童年背景、防御机制、欲望和恐惧等似乎都要告诉我们小时候是最美好的,似乎“长大”是一个需要“回头是岸”的错误,但是,当一个人否定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就等于否定了全部的自己。
专业的九型人格的精准和清晰足以让一个人的内在无所遁形,我们也的确需要面对自己,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无休止地讨论自己的问题和缺点,梦想着无路可走的“成长”,如果九型是一天到晚讨论一般及不健康层级的特质,等于一次次把自己拖入泥潭,反而没有价值,甚至是有害的,因为你会变得冲突和无力感,因为大家误以为这就是人格类型的全部,看不到类型的光辉,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是的,人们被告诉“你就是这样的”,可是他们又能怎样?出口在哪里?一味挖掘各种缺陷,反复评判反复搞自己?变得和人格类型为敌?把性格类型删掉?但是性格是无法删除的,只能与它合一,性格本身就蕴含着一个人的使命和潜能,性格就是天赋!
我不否认,揭露问题和面对自己的缺陷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面对性格的诸多模式的局限,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一天到晚谈论自己的问题,我们需要阳光,需要正能量,需要自由和流动的九型人格课堂,否则九型课堂就会变成一个“清晰精准的泥潭”,每一次上课就咀嚼深挖自己的各种缺点和问题,一个本来让你自我接纳的客观中正的地图由此变得面目全非!
只有让太阳出来,“泥潭”才能慢慢晒干,而不是一次次陷进去,如果那样,你会恨九型,恨性格,也恨自己。这是何苦呢?真相是九型人格并不是一个描绘人类缺陷的系统啊,它是一个完整的地图。
在九型人格传播中,如果没有健康层级,九型就没有意义,没有高层状态,九型就没有指引。
我们始终主张正向引领,中正呈现每个类型的完整光谱。九型人格不仅仅要始终去到自我觉察,更要引向高层本质,引向使命、绽放、喜悦、自由、光明!否则我们似乎越来越了解自己,却不能带来任何成长,而是充满内在冲突,心难安,心不安,也就没有办法恢复到高层本质。这,早已不是九型的初衷!
当内心接纳、松动的那一刻,你想要的成长,也就自然发生了!
【相关链接】
最好的你到底是什么样的?——漫谈九种性格的高层状态(文/裴宇晶)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