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裴宇晶博士的师资班上
九个型号的健康层级精彩纷呈
学员们都大呼过瘾
辣么,我们也不准备私藏
赠送一些福利给大家
呦西
▽
那就从一号开始吧
一号在九型人格中被叫做完美主义者
什么是完美主义呢?
道德上的完美
行为上的完美
环境上的完美
所以呢,每个一号的小伙伴心中
都有一杆秤
用来衡量自己和他人是否正确
咱们是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是否足够完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秤
秤的质量,秤的精度,甚至计量方式都不一样
这就导致完美的标准也就不一样
那这个秤究竟
是主观还是客观?
是公正还是偏颇?
是助人还是害人?
它的的运作好坏
就关系到一号的健康层级的发展
▽
那么接下来
我们就来看一下一号的
九层风景吧~
一号完美型的九个健康层级
第一层级:智慧的人。他们觉得他们没有资格判断任何事的对和错,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加评判,跟随当下的发生。
第二层级:自我的身份出现:我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良知、道德完美的人。
第三层级:成为一个有原则的导师,他们积极进取,多产,为社会做大量的好事。
(上三层时,一号还没有我对你错的概念,他们尊重自己的标准,也尊重别人的标准)
(从第四层级开始,防御机制(反向形成)启动)
第四层级:开始有我对你错的概念,开始对抗自己的错误,也开始指正别人。不过在第四层级他们还可以合作,他们提出建议,但不会强迫你去执行。
第五层级: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他们有控制欲,纠正别人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并且只有一种标准。人际关系开始有冲突。
第六层级:这个时候一号认为,别人只是认错是不够的,必须接受严惩。他们有时会体罚别人。
(四~六层是大多数人长期居住的层级,这个时候的一号开始区分对错,抑制自己的欲望,并且修正自己和别人,甚至以惩罚的方式。)
(从第七层级开始,他们开始用他们的标准惩罚和侵害别人)
第七层级:放大错误,加重惩罚。此时的他们已经不以改正为目的,而是以惩罚为目的。他们开始伤害别人,甚至六亲不认。
第八层级:他们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欲望,他们白天做人,晚上做鬼,做的正是自己强烈批判的事情,他们成为强迫性的伪君子。
第九层级:我要毁灭一切错误的人和事!
从“睿智的现实主义者”到“惩罚性的报复者”
这些都是一号
虽然他们看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现场呢
也有很多学员的亲人/朋友/同事是一号
大家纷纷分享了
一号的精彩案例
大家快来围观吧!
我家夫人是一号,小时候经常教育女儿,不能拿别人家东西吃。
有一天,隔壁邻居烧了好吃的东西,给了我女儿一些。结果被发现了,非常生气:“之前不是说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吃的吗?给我跪下!知不知道错了?”
女儿扑通一声跪下了,低头不吭声。老婆气得把她五花大绑,绑在床腿上,当时女儿只有三岁啊,那么小一个孩子,然后逼她认错,不认错就一直绑着。
后来女儿实在是没办法,哭着勉强认错了,再加上我从中调节,才给她松绑。
还有一次,放学回家在路上和同学偷偷吃了羊肉串,被她妈妈看到了。回家妈妈故意问放学后干嘛去了,结果女儿害怕就撒了谎。这可不得了,爆了!偷吃还撒谎!直接让她跪搓衣板,手上举个小板凳,一动不动给跪了一小时。
像这类事情,经常在我家上演。
一号的家长经常有一些体罚孩子的现象,有些听起来甚至骇人听闻,殊不知这样的经历会在年幼的孩子心里形成难以平复的创伤,做错事小,创伤事大。这会让孩子体验到被抛弃,不被接纳和不被爱的感觉,同时也会增强他们对于犯错的恐惧。
一旦做错就要遭受严厉的惩罚,等他们长大,他们就很难去创造。因为不做就不会有惩罚,而做错是会有惩罚的。所以不如不做,避免危险。
而一号的家长是因为内心对自己有太多的挑剔和指责,才会把这些挑剔和指责都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你们攻击自己的替身。
所以,多接纳自己吧,那些错的未必是错的,那些对的也未必是对的,做个自在的人要比做个正确的人有意思的多,你觉得呢?
好啦
一号的分享就到这里吧
有没有一些收获呢?
后续的系列会继续更进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哟
分享几篇一号的文章链接: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