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责任”的不同执着——谈四号与六号的区别(文/裴宇晶)

裴宇晶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六号经常自己卡在一个地方,进退两难所有人都会担心,但只有六号会投射”,刚才说的这些就叫投射”,6总是觉得很累,被剥削和压迫,他们总是承担过多责任,压抑自己然后发现其他人经常不负责任”,自己就更累,然后抱怨。但是,四号的多疑是关于情感的六号也有很强烈的艺术情怀,多愁善感他们一样忧郁悲情,但是他们似乎都是同情和支持所谓的被压迫者”。



      
四号和六号做事的时候,不太一样做事前,四号激情四射,做完觉得好遗憾六号之前是担心忐忑,做完觉得好踏实!六号最终是为了他人满意四号最终是为了自己满意!六号在聆听他人的时候仔细揣摩他人的动机,以便做出应对,准确捕捉对方的需求。(你刚才说的具体是指?你的意思是?)。四号在聆听他人的时候如果没有感觉就会走神,如果共鸣就容易扯到自己身上(啊!对呀对呀!我以前也是这样然后我
 

        就做事的风格而言,四号也是自我导向的,例如一件他很想做的事情,即使领导满意了,他们也会精益求精或者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并非领导关注和优先级的事,只因为他们自己觉得有意义,有感觉。


       因为四号借助工作来反映自我(而不是六号的应对他人而六号是他人导向,他们会仔细揣摩领导和环境的需要,力求精准满足外界的要求,一般以领导的要求为准,很少做额外的主观的事,避免惹事,节外生枝或者耽误时间(还有更多优先级的事情需要做)。


        四号眼里一直都是自己所以不自觉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注,尽管别人是在和他们说自己的事情而六号很注意听对方说的,以揣摩他们真正的意思,以及需要自己怎样去支持四号希望的不是支持,而是认同”,支持是6号的核心四号给你听一首歌,说有什么感觉,你说没感觉,他就受伤了。因为他们没有被认同”,四号虽然很想关注别人,但是常常关注不了。


         四号的纠结不是在自我和他人而是完美和残缺六号人对接下来会怎样,然后我怎样非常熟悉四号人只顾自己的感觉他们希望我可以做到完美”,我做到完美与你们的期待无关领导要求两点交,我就不交因为我有我的感觉我需要做到我要的那个效果四号经常被误解为不负责任的人但其实他们只对自己的感觉负责。


       证据对脑区人很重要六号总是挑那些小概率事件,“可是我还有一点不像啊”,“不,老师,我不是那样!(你继续和我辩论吧)!其实六号有时候是知道的,就是要问一遍才确定!十万个为什么?一对一的6很容易认为自己是4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也情绪化,也很有艺术感,也跟着感觉,也是那种悲情色彩的啊但是即使他们再感觉不好,真的在面临责任的时候,他们依然会去做!因为不去做,就有后果”,六号马上会演绎出后果,从而只能勉强去做了所以吓唬六号是有效的,吓唬四号你就是白痴六号考虑后果,四号考虑感觉”,这就是脑区与心区人的区别啊


       六号,你太累了!你一直放不下自己内心的所谓道德,放不下满足他人的期待,放不下责任!那么多的焦虑压抑在心里,当然忧郁,悲情,诗情画意但是一旦有实际情况发生,六号不可能像四号那样只顾自己的感觉,他们一定会想怎么办?
 

          

           在六号看来,很多四号太不负责了,感觉不好就不干,感觉好的时候所做的努力也往往不是团队想要的六号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互动,组织,忠诚是一流的他们就是象征着协作”,他们总是会为家人,团队过度付出他们总是优先满足别人,然后才是自己(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他们一直在疲惫地应对这个世界答应了就要做,做错了怎么办?做得不符合要求怎么办?做了会怎样?然后怎样?再怎……六号啊六号你的大脑停不下来哦这些都是“演绎未来”。

    四号真正的成长是从自己的感觉中走出来,不要总是把话题拉向自己的主观感受,学习六号的关注他人;而六号真正的成长恰恰是放下过度的责任,觉察到自己总在卡在某些道德信念、他人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风险预演中。
 

九型人格导师 裴宇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