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疗愈系|四号自我型的深度觉察与成长要点(文/裴宇晶)

裴宇晶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1 觉察自己总是在各种“比较”中充满缺失感——“很多东西别人得到了,而我失去了……”、“为什么他有,我没有?”,“为什么他说话这么有深度”、“他们都很厉害,我肯定是最差的。”、“为什么我不能像他们那样游刃有余地待人接物?”……四号人总是喜欢“消极对比”,在这种“比你好”、“比你差”中一次次自卑或自恋,变得自惭形秽或嫉妒他人,甚至排斥那些看起来比你优秀、幸福的人——“他能力很强,可是缺乏品味,很粗俗”、“他的确无私善良,可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吗?”、“她老公是很优秀,但她真的幸福吗?”、“他学历很高,但眼高手低。”……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你有你的光辉,他有他的魅力,所有人共同构成一个美好世界,请学会带着一颗平等心,不带比较地欣赏他人的所有闪光特质,同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需要拿别人和自己反复对比,每个人都有缺陷但又各有各的“圆满”。



2  觉察你总在等待“灵感乍现”,为了“找感觉”而耽误了事情——“我只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并只在我想做的时候去做!”,看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因此的拖延,不要把谋生、有规律地工作和生活当作是“寻找自我”和“做自己”的阻碍,尝试看看那些你觉得“没感觉”、“没意义”的工作对他人和对世界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你不能仅仅服从自己的感觉,总是躺在那里等待,依赖于“脉冲式”的心血来潮,你会发现你通常需要花很多天、数月甚至好几年你才可能等到一次灵感大爆发,人生中最没有意义的事莫过于每天在等待有意义的事,这是彻底的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从现在开始,请尝试为自己做一些务实计划,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有规律、秩序、条理,积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你的灵感会越来越多地光顾你。


3 学会清晰明确地表达你自己,不要总是觉得别人不懂你——“为什么听不懂我?”、“每个人都让我失望”、“为什么连你都会误解我?”、“我就知道他根本没有用心!”……在抱怨他人不懂你时,要扪心自问:我有尝试理解他们了么?我表达清楚了吗?其实,有时别人对你的了解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太可能不用对话就能猜到你瞬息万变的感觉,即使你认为最应该做到“不说就懂”的人——你最亲近的家人和爱人也做不到,他们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不要觉得“既然不懂,何必要说”,他人之所以总是误会你,就是因为你很少明确、具体地表达你自己,其实你有时候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请好好整理一下你的感受,把它转换成可以清晰传递的信息,认真表达给那些你在乎的人。


4 觉察你的自我蔑视、评判和憎恨,你总是看到“我不够好”,总是容易选择性地删掉别人的褒奖,而几乎全盘吸收别人的“否定”,真的是别人否定你了吗?是谁在自我否定?是谁把评判的利剑一次次指向了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要温柔一些,请觉察你有一个悄悄设定的“完美自我”,然后你不断拿现实的自己与“完美自我”反复比较,于是一次次自我打击。当你执着于自我完善,聚焦于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就这样一次次感受到自我挫败,距离你想做的那个“完美而真实的人”越来越远,须知:如果你想要获得真正的“成长”,就要以“圆满之心”追求圆满,这就意味着你必须真正接纳你自己,你就是有很多缺点,谁又不是呢?但那又如何呢?你也有很多优点啊,你看到了吗?有光就有影,影的存在正是暗示光的痕迹,爱自己,从接纳自己开始。



5 觉察你的过分敏感和把一切与自己关联的习惯。别让所有的事情都往心里去,没有多少人会那么关注你的一言一行或者专门针对你,更不要认为都是你的错,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搞得和你有关——“他最近总是闷闷不乐,是不是我跟他那次聊天伤到他了”、“他早上看到我没打招呼,一定是对我有意见了!”……如果你有这样的疑惑,请主动与对方核对一下,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胡思乱想、生闷气或者故意用负面情绪回敬他人,制造本不必要的敌意和疏远,绝大多数情况下真的就是一场误会。



6 重新审视一下你反复诉说的有关你的“童年故事”,这些故事有没有被你删节?这些故事是不是痛苦远多于快乐?相信你曾经真的有很多压抑的痛苦,你觉得自己真的好辛苦,好不容易,你想要透过分享故事好让他人看见这些伤痛,更加了解你,或者更加爱你,同时你也不甘心这些伤痛就这样随风而逝。但是,请注意:分享童年故事时要觉察你的情绪,不要让情绪放大痛苦的部分,也不要让头脑为你的情绪提供“伪证”,夸大或者忽略不符合你情绪的事实,实事求是的讲,你的童年难道只是伤痛么?还记得那些幸福的瞬间、快乐的画面及感动的时刻吗?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让你回避或者否认痛苦,而是我们看到痛苦的同时,也要看到爱、阳光、正向积极的部分,人生的所有经历都有特定意义,你唯有带着一颗觉知之心,穿越曾经的伤痛,看到对你的人生启示,从而“化烦恼为菩提”,让“心灵黑洞”变成一个心灵的金矿,你会发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是为你私人订制的人生财富,带给你丰富的智慧启迪,让你全部用于你的自我完善


7 你总是追求“真实”,但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呢?你所认为的”真实“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请觉察一下你的感觉和情绪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放大,过分美化或者丑化客观的人和事—— “好极了!”、“糟糕透了!”、“所有人都排斥我”、“没有一个人理我”、“我的问题特别严重”、“橘子全烂了!”、“我的天塌了”、“他简直太完美了!相见恨晚!”、“他那一个庸俗动作,把我的感觉全毁了!”……真正的真实是从“主观真实”走向“客观真实”,让感受只是感受,你做回自己的主人吧!



8 觉察你脱离现实生活的各种幻想,也许你对生活有太多完美的期待,对“我是谁”有着很多的探索与设定,对现实有诸多失望和不满,是的,你觉得现实中的人和事实在太普通、太平凡了,然而你能否区分哪些是你幻想的才能,哪些是你真正的才能?你自我陶醉的自恋是基于你现实的、真实的闪光点吗?你幻想中的“怀才不遇的天才”、“高远的理想”、“非凡的传奇”等等终究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你只会在幻想和现实的比较中一次次自我挫败,甚至沦为一个“曲高和寡而又一无是处的废物”。真正的生活是平凡而真实的,请珍惜你在现实中所拥有的一切,欣赏你自己真实的优势和闪光点,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怀抱,把自己的独特视角、深度领悟和真善美的创意透过脚踏实地的行动贡献给这个世界!


9 觉察你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待,你一直在等待某个“灵魂伴侣”么?那个比你的父母更懂你,更爱你,能够像对孩子一样完美地照顾你和指引你重新成长的“理想父母”,然而,你一定会失望,这样的人根本不存在,别人再关心你,也只能以他们的方式,你不能要求他们像你的父母一样爱护你,照顾你,更不能指望他们比你的父母做得还要好,无论是你的老师、朋友还是爱人,他们都没有义务和能力帮你填补你在童年时期的失落和遗憾,没有人可以胜任你的“拯救者”或“理想父母”,学会好好爱自己,照顾你自己,觉察自己与现实中的父母的链接,现在你已经长大了,每个长大了的人都需要学会成为自己的父母。



10 我们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世界,无常而又充满局限,所以会有很多很多的“遗憾”和“不足”,这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然而你特别在意那些”遗憾“,觉察你的“要是当初……就好了”,人生的一切经历都有其特定意义,也许你觉得你没有一个懂得科学教育的父母,你觉得没有能够选择你擅长和喜欢的专业或者职业,或者你觉得你错过了很多本可以抓住的机遇,错过了那个永远无法和你在一起的“对的人”……别人可能经常觉得你“生在福中不知福”,如果你总是为这些“人生憾事”耿耿于怀,你就很难全身心地享受当下的生活,因为一个总是活在“遗憾”中的人,只会不断强化那个忧伤而自怜的受害者身份,这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请从现在开始,看到和珍惜你已经拥有的,提高自己感受正能量和幸福的能力,积极自信一点,经常找一些好事情来庆祝,看到自己有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文/九型人格导师 裴宇晶  

节选自裴宇晶即将出版的《九型人格》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从“独特”到“平凡”——谈谈四号的升华方向 (文/裴宇晶)


献给四号:理想化这个世界就是自我攻击的开始


【大师经典】四号是怎么炼成的?——听大师谈四号的童年


【深度解读】四号人一直坚守的“真正的我”其实是假的?(文/裴宇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裴宇晶博士近期九型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