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呱呱坠地的一瞬间,是带着恨的。
我们被粗鲁地从安全温暖的子宫强行拉出来,接触到这个充满混乱冰冷的世界。宁静的祥和变成了吵杂的混乱,温暖的羊水变成了器械的冰冷,是谁打扰了我的世界?!
这份最初的恨就指向了它的第一个客体,也就是妈妈。孩子用它唯一能用的武器,嘴巴,来攻击妈妈。通过玩命的吮吸乳汁,狠狠的咬乳头表达这种不满,因为妈妈是坏人。但是,慢慢的,婴儿发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助,它必须依靠妈妈才能存活下去,所以它对妈妈的这份恨就很危险了。
于是婴儿开始产生第一个分裂,就是将妈妈分成好的和坏的,通过压抑和隔离妈妈坏的部分,来让自己不至于经常处于被攻击和抛弃的焦虑之中,于此同时,努力发展关于妈妈好的一面,来巩固自己的安全感。
所以,从婴儿开始,我们学会的第一个信念就是:妈妈是好的,就算有坏的,也是好的。
因为由此,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对妈妈的这份需求,慢慢地就变成了一种“交易”,妈妈会用各种方式表达:你如果变成这样,我就爱你,如果你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于是,我们通过不断削减自己的自我来迎合妈妈的要求,获得妈妈有条件的爱。
我们拼尽全力达到妈妈的要求,完成妈妈的期待,虽然不情愿,虽然很痛苦,但是与失去妈妈的爱相比,那些也许都是可以忍受的。
我们通过抛弃自己,来不被抛弃。
是不是有些心酸?
在所有这些的背后,是有恨的,只不过这些恨都无法被看见,被表达,或者说连存在都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你无法表达爱,那是因为有太多的恨卡住了。
小编的母亲是一个三号,跟其他追求卓越的三号不太一样。她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从农村出来,跟着丈夫一起开了个店面,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走在了小康的道路上。养育了两个子女,日子过得安稳而满足。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母亲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我很快的写出了母亲的三个优点,但是缺点却一个都想不出来。她勤劳,善良,乐观,慷慨,人见人爱,对家庭,对事业都没得说,可以说在任何方面做得相当完美。
突然的,我意识到,这就是她希望呈现给我的样子,一个完美的妻子,一个完美的母亲。
而一个完美的母亲,是需要不完美的孩子来衬托的。
妈妈总是告诉我做对的事情。
跟别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要有礼貌,不能先下第一筷子,就算你再怎么想吃也不行;站要有站相,吃要有吃相,不能太随意了,那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不能在别人面前发脾气,摆臭脸,那会让别人不开心;要尊重长辈,孝顺长辈,不能跟长辈顶嘴;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在公众场合要得体。。。
当我悲伤失落的时候,她会说:不要不开心,你这样会搞得大家都不开心!
当我愤怒委屈的时候,她会说:其实别人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可以生气呢?
于是我学会了,表达情感是不对的,是不被允许的。特别是不能表达悲伤,不能表达愤怒,因为那样会给别人带来伤害,那就不是一个好人了。
我的母亲告诉我:你的感受是不重要的,做对才是最重要的,而我同意了。
我不敢在人前表达脆弱和哀伤,眼泪只留给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不敢跟人发生冲突,因为我是不可以发出声音的;我把汹涌澎湃的情感都留给了自己,把微笑随和留给了世界。
而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长成了一个情绪化的一个人。一边情绪化,一边充满愧疚地生活着。
好人,总是需要坏人衬托的。
执着于做一个好人的父母,对孩子总是有着矛盾的要求。他们表面上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有能力的,可是潜意识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三号的母亲可能会经常表达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好的,棒的,但是当孩子真的做得很好的时候,他们则会用各种方法来打击孩子。比如说,不能骄傲啊,要谦虚一点。比如,其实你还可以更好的,那个题不应该错的。。。之类之类的。
孩子的优秀,会刺激他们觉得自己不优秀的感觉,所以我必须来打击一下你,以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优秀的。
这就是为什么,每当我把我得意的作品呈现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给我的反馈几乎是忽视的,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又不允许你太差。因为你是他的孩子,你的差就连带了他的差。你的不优秀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不优秀的,所以他们又会经常跟你说,要努力啊,要表现好啊,要出人头地啊。
所以,孩子就混乱了。既不能不好,又不能太好,我该怎么做?
于是乎,我们带着远大的理想,一瘸一拐地走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在太过顺利的时候,我们不忘了给自己破坏一下,不让自己发展的太好;在太过消极的时候,我们不断给自己加压,让自己再往前挪一挪。
我们不曾想到,这都是妈妈的要求罢了。
我的三号妈妈,其实是一个感性的人。
她的眼睛里,总是有憋不住的泪。
她在看电视的时候容易哭,参加婚礼的时候容易哭,甚至看到升国旗都会掉眼泪。
她的心里,积压着很多的悲伤。
也许她的妈妈曾告诉她,悲伤是不对的,愤怒是不对的,恨是不对的,于是她同意了,并且同样的告诉了我。
她努力的在方方面面做到最好,做到无可挑剔,因为这样才能得到她妈妈的爱。于是,她告诉我,这么做吧,这么做,你就是安全的,你就能得到幸福。
我也同意了,我跟她成了同样的人。
因为我们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永远在一起,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也许就是分离了。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避免跟爱的源头分离。但是,失去的毕竟是失去了,我们之前未曾获得的,在未来,也未必能得到。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爱更重要。
那就是自由。
跟父母共生的关系,有痛亦有爱,逃不掉,离不开。就像两条搁浅的鱼,用唾沫互相延续生命,看似款款深情,却又何等贫瘠。
生命本不必如此。
你要的爱,你的渴望都在你心里,用一个成人的自爱来代替婴儿般的依赖吧。我是可以悲伤的,我是可以愤怒的,我是可以发出声音的,我愿意再次冒险,再次出发,更新我的经验,拓展我的人生。
虽然,有的时候,成长是充满痛苦的,孤独的,恐惧的和陌生的,但是穿越它们,你会长出自己的勇气,自己的自信,自己的爱,而这份爱是不会枯竭的。
带着你父母曾给你的爱,带着他们给你的恨,跟他们挥手道别,我长大了,我想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不想再用自己的整个人生,来服务你们!
是时候,长大了。
PS:接下来的一周,就是裴老师五天两晚的十届二阶段课程了,是经典中的经典课程哦。所以这周的公众号会以九型的专业知识为主,等到下周,小编再给大家码文字喽~
近期课程:
系统微课:
地面课程:
第十届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专业课(阶段II)——副型、侧翼、动态变化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