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宇晶博士:事情并不累人,是模式累人,九型人格的每个类型过分使用某一种防御机制,某一种模式,企图应对所有。
四号学员:模式让人累,看着自己在模式里更累。
裴宇晶博士:看着其实不累。但是看着,还批判着,才累。是批判导致的内部冲突。
四号学员:我看着那个模式,本身也都快成一个模式了。
裴宇晶博士:这是4号的反省模式,是很可怕的,好像每天都在犯错好像身边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至少部分是。
四号学员:是,我今天才大哭了一场,觉得自己犯了好大一个错。
裴宇晶博士:你没有任何过错!
四号学员:可能别人会觉得那根本不算什么,可是我觉得好大一个错。
裴宇晶博士:4号的反省自罪,带来了巨大痛苦,所以他们总是羞愧,羞愧难当。那无边的愧疚,其实并不能让4号真正“做自己”!
四号学员:以死谢罪的心都有,就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完美,别人什么都好。
裴宇晶博士:每一个4号深层都在愧疚——不完美,不圆满!
四号学员:不完美,毋宁死。
裴宇晶博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四号学员:不健康的时候就是这个鬼样子。
裴宇晶博士:越不健康越想羞愧,然后“反模式”启动。就是用自我放纵、自怜等方式来抵抗那个全天候的“羞愧”,自责太多,难以承受,最终只能放浪不羁。或者让自己生病,谁会不原谅一个病病殃殃的可怜人?其实不是别人放不下他的过错,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苛刻罢了。这就是“反羞愧”。
四号学员:一直都没有放过自己,一直在要求自己,用自怜和放纵反羞愧,不能忍受别人哪怕一丁点的不好的话。
裴宇晶博士:是的,4号内心是千刀万剐。你别看4号满不在乎的样子,好像个性,叛逆,随性,自我!那都是假象,其实是“反羞愧”模式,那个底下的碎了一地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才是根本原因!
翟同学:啊!原来如此!高冷是表面!里面是反羞愧!
裴宇晶博士:不能真的以死谢罪吧,不能天天把自己骂得体无完肤吧?那怎么办呢?可惜现实中很少有4号觉察到这一层,因为4号被自己设定的代表自我的“我的形象”所欺骗。 作为退缩型性格,4对于自己的缺陷几乎无能为力!因为他无法改变,甚至也不愿改变自己。
翟同学:怎么从态度上改变?还是接纳 那个不完美?
裴宇晶博士:慢慢明白不完美的才是完美,一切都是辩证的,矛盾的,每个人事物都是黑白两面的!不执着于纯粹的,完美的,圆满的,因为根本没有完美,那来自幻想。
四号学员:要承认没有完美太难了!
裴宇晶博士:现实就是完美,是的,因为那会面临最深的绝望无意义的黑洞!所以,最终是看到“不完美的完美”——真切的完美!4号的绝望是无法解决的,只能去体验。
四号学员:绝望之绝望。
裴宇晶博士:那是一种纯粹的绝望,无条件的绝望!
四号学员:我突然感觉能看着这个绝望,有一瞬间的平静,有种触底的感觉!深呼吸,然后觉得有力量在回来。
裴宇晶博士:绝望是一种体验,触底是让你体验,彻底去体验绝对的绝望,四号需要做的就是不把这个绝望与事件关联!
潘云:睡一觉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虽然绝望也许还在我身体潜伏着,但是此刻它走了。
裴宇晶博士:只是纯粹的绝望。
四号学员:彻底绝望之后还有什么?不过如此,那又如何?
潘云:没有了就是一种情绪吧。
裴宇晶博士:不把绝望与任何人和事挂钩,4号的使命就是通过这些体验内化为智慧然后通过自我表达,共鸣苦难的方式来启示他人,完善自我!
潘云:是啊,沉浸一会哀伤一会发泄一会抽风一会慢慢它就像流沙一样从指缝间溜走了。
裴宇晶博士:对,只要觉察头脑在胡乱挂钩,编造错误的故事,认为是谁谁造成的,就无法体验到纯粹绝望了,那是一个很美的体验!
潘云:恩,我就是看着它来了跟她共舞一会她就走了继续潜伏在我心底,至少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出来捣蛋。
裴宇晶博士:绝望本身没有什么,和喜悦一样。就是不能用头脑来分析,挂钩!
潘云:要说出一个理由吧还真是没有,但她就莫名其妙来敲了我的门,我打开门让她进来坐坐然后被她反客为主总之陪她折腾一会。
四号学员:感觉轻松很多了,谢谢你裴老师~@裴宇晶(九型圣童) 刚才在那个绝望的感觉里,有点窒息般的纠结!
裴宇晶博士:你不去体验苦,你怎么去共鸣他人的苦?如果你每天活在天堂一样的快乐里,你就很难体会人们的内心苦痛。所以,4号这样的积极意义是在练心。
裴宇晶博士:但是4号的问题并非体验苦痛,问题在于把苦痛等同于真相了,然后用感觉给自己下了一个个错误定义!这就麻烦了!记住,你只是深刻体验,但不要自我认同!
四号学员 :这还需要练习。
裴宇晶博士:如此,就明白了4号模式存在的意义,4元素能量的真谛!以上,对所有4元素高的人都有效!
四号学员 :要进得去那个情绪,也能有觉知的离开。
裴宇晶博士:4元素就是体验苦痛,灵感,悟性的。我发现有的修行课程企图帮助学员离开痛苦,结果变成了麻醉式喜悦,这是得不偿失的,拿走了痛苦等于拿走了礼物,甚至是灵性和领悟!每个类型的人一定要明白你的使命,无论愿不愿意,这都是你的选择,灵魂的程序。一切都是当初自愿!
四号学员 :自己的选择。
裴宇晶博士:一些灵性圈子的人谈九型时说,很多四号其实都是天使,就是为了积累痛苦经验而来人间。说四号是“坠落凡间的天使”,并不为过,就是事实。问题是,要加两个字——主动坠入凡间的天使就更好了。
四号学员:深刻体验了痛苦,就能升起悲悯之心吧。
裴宇晶博士:是的,而且可以共鸣一切苦,从而帮助他人自我觉察。
裴宇晶博士:所以4就是透过自身的体验来帮助别人的,还记得吗,所以4号很喜欢说“我...”,我如何如何……但是在一般层级的时候,这个模式就是自我分享的滥用。
四号学员 :哈哈哈,一不留神也会我执了。
裴宇晶博士:自我分享本身是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转化,不是作为自怜索取关爱的工具。所以,活明白的时候,就知道,原来所有的模式都有用!都是天赋礼物!只是滥用了宝贵的工具!我们性格执着的所有特质都是高层特质的滥用,错用。比如9号的高层光辉--顺其自然、顺道而行变成了一般层级的“宿命论”。高层9的“无我”变成了一般9的“我不重要”!
四号学员 :这个区分很重要喔4号的苦痛体验,变成了自怜和自我认同!
裴宇晶博士:6号的警觉变成了无休止的焦虑预防,3号的荣光绽放变成了炫耀和虚荣,这都是高层模式的错用及滥用。回归本源。
翟同学:只是这个度如何把握呀,总是用过了!不过貌似比以前好多了!
裴宇晶博士:正确使用自己的天赋!
四号学员 :好期待三阶段的课程啊!
裴宇晶博士:四个字——活在当下。今天就4号模式先说到这里吧!
四号岳同学:看完裴导下午的分享了,对4号的分析很深刻。确实是自我否定和羞愧像呼吸一样的存在,千刀万剐,但对这些自己又几乎是无能为力改变,于是又变成了自我放纵,但放弃完美又是黑洞般的绝望。一直觉得活着是痛苦,如果让一个人一直活着一定是上帝最残忍的惩罚,但没想清楚什么原因,今天裴导这个分析终于帮我解释清楚了。所以偏5重的4号,完美纯洁的幻想时时刻刻被狰狞的现实蹂躏,精神频繁在两个极端切换,痛苦万分,于是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就呆在幻想里不再出来,这部分人的身体住在了凡人开的精神病院。要么自杀,让两个世界统统消失,白茫茫一片好干净。
——选自第十届九型人格专业班学员群分享
张京燕整理,裴宇晶老师审核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