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存在即合理。它的意思应该是,每一种存在都是有功能的,我们身上出现的症状本身,就是某种药方。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自我否定——这个大家恨之入骨的东西,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它来陪伴我们?我们真的想剔除它吗?
小编本身是四号性格,大家都知道,四号性格是自我否定最多的类型。他们每天的自我否定的次数应该都是二位数以上,甚至有些四号时时刻刻都活在自我否定之中。当然其他型号肯定也有很多的自我否定,甚至我想天生乐观的七号,有时候的自我否定也是相当厉害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自我否定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自我否定呢?
它肯定是有原因的。
自我否定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攻击性向内。人人都有攻击性,这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那我们如何使用攻击性呢?
攻击性就像一把游走的利剑,有的时候,我们把它刺向别人,此时,我们是在指责或者攻击别人;还有的时候,我们把它指向自身,来刺伤我们自己,也就是在自我否定,自我批判。
当攻击性大部分或者全部投注到自身的时候,我们的自我否定会非常厉害,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甚至产生终极自我否定——自杀的想法。这是攻击性向内的终极版本,自我消灭。
那既然自我否定如此不好,我们还是会选择它呢?
经常自我否定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整个人都是紧张的,是虚弱的,是敏感的,是时刻注意的。 也就是说,自我否定就像那黄鱼堆里的泥鳅一样,让我们的生命不得安生。所以,它有一个功能,就是保持生命的紧张度,让我们时刻保持备战状态。
这样的状态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加,也就是说,我们透过自我否定在内在挑起战争,让自己处于对抗的状态。对那些自我否定严重的人来说,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战争的形态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曾经的战争是外部的,是别人的攻击性带给他们的创伤性经验。
比如,当自己自我满足,很开心快乐的时候,冷不丁的就会有人攻击你,打压你,强迫你。所以,这个时候的感觉是非常不好的,甚至是有惊吓的。第一次带给我们这种感觉的,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的老师。从这些经验里面,我们学会了,不可以完全的自我满足,开心快乐,骄傲自满,因为在这种毫无防备的时候,是最容易遭到攻击的。
这种创伤性和战争性的经验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体记忆里面。而强迫性重复,让我们选择呆在熟悉的经验里面。所以,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原来的环境,我们也会给自己选择战争的感觉。
但是这次,我们是有选择权的。是我们发起战争,还是让别人发起战争?
当然,自己发动战争是有主动权的。所以,我们选择了自我攻击代替外部攻击。而且,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是有掌控权的,因为我们创造了它,我们可以掌控它。这跟无法预料,突如其来的外部攻击所带给我们的恐慌和无所适从的感觉相比,自我攻击无疑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所以,自我否定的功能之一就是将不可控的外部战争变成为可控的内部战争。它保护我们远离时时刻刻可能受外部攻击的恐慌感。
把自己搞得不好,总比受到别人攻击来得强。
每一个自我否定,都是和父母在一起。
每一个自我否定,都是在防御抛弃父母,独自前行。
我们会有这个感觉,就是当我们在自我否定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无力感、虚弱感,生命的能量如此不够,以至于我们无法实现自我的理想。我们似乎永远无法成功和快乐。
当然,因为成功是需要勇气的,快乐也是需要勇气的。这个真的很难。为什么呢?
你可以问问你自己:我的父母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吗?他们自我实现了吗?他们真的开心快乐吗?他们是在享受人生吗?抑或是,他们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甚至郁郁不得志;他们正在经历某种程度的苦难?他们无法真正的开心快乐起来?
你可以看着你父母在受苦,自己却开心快乐成功幸福吗?
你不可以。
所以,自我否定帮助你和他们在一起。陪他们受苦,感受他们的感受,承担属于他们的责任。
当然,父母本身也会抓住你,不让你离开他们。这就是共生,未分化的情形。我们无法自由的做自己,是因为,我们和父母还捆绑在一起。
所以,真正的自我接纳和包容,本身就是远离父母的举动。因为,你将不再需要他们,也可以过得很好。
而自我否定把你拉回他们的身边,从而防御了真正的长大。
当然,自我否定如果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我们需要向内的攻击性来做自我反省和沉淀,由此产生出智慧,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过多的攻击性向内会造成一些问题,这样的人反而应该鼓励他们发发火,骂骂人,摔摔东西(便宜点的哈)。把攻击性适当的转向外部一些,加以平衡一些。
——by 九芒星 随风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