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伴随四号一生的自我认同问题

九芒星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我是谁?我何以存在?   


        我是谁?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这是大多数四号都会持续思考的问题。


       一般状态下的四号很像无根的浮萍,飘荡在水面上,一个浪打过来,就散了,就飘走了。虽然很想深深扎下根去,却难以找到稳定的支撑,触不可及。只能跟着潮水,不断的流浪,无奈的挣扎。


      这种感受小编也深深的体会过,不断想找到一个稳定的自我,可以作为对外沟通的媒介,成熟而自立。但这种稳定感在情绪的洪流面前不堪一击,在扑面而来的自我否定中分崩离析,然后又像浮萍一般,破碎地流浪。


      四号不断想抓取什么东西,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而稳定的人。他们抓取纷杂的情绪,抓取美的东西,抓取转瞬而逝的灵感,抓取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想要拼凑起来一个稳定的自我。但往往不甚坚固。


       一个坚实的自我感,也许是四号毕生所渴望和追求的。真切的感受自己存在着,并且和整个世界相连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唐理查德对四号的这个部分有着深入的描述。


      第四型人发现要超越自我意识是很难的,因为他们渴望的东西正好与此相反:他们想要对自己的状态和情感有更清醒的认识,以便能够发现自我和获得一种稳固的同一感。但是,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第四型的越来越深的陷入了难以解决的、矛盾的和非理性的情感中,无法自拔,他们想要先弄清楚这些情感的内容,然后才敢于表达自己。


     自我发现是第四型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动机,因为他们从不觉得自己的自我感觉可以强大到足以维持自我认同的地步,尤其是当他们需要确证自己的时候。由于他们的情感过于多变,所以他们的自我认同是不稳固的,靠不住的。他们觉得自己是无法界定的和不确定的,仿佛天上的浮云都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也有可能一阵微风就烟消云散了。第四型的人从不知道自己在下一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因此他们很难规划自身。他们的自我总是错失某个东西,哪怕是伸手科技的东西,而他们又觉得自己缺乏的就是那个东西。


     困难在于,一般状态下的第四型人在以个人的或者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之前,对于自己的情感状态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如果他们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表达出来,又会担心自己可能表现的太多,会因为暴露了自己而感到羞愧或觉得是在接受惩罚。另一方面,即使不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也会沉陷与无休止的自我陶醉中,以强化发现自我的可能性。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自我意识充满了各种幻想和记忆,这些幻想和记忆最终只会把他们带向幻觉、后悔,让他们虚度光影。


       由于第四型人特别担心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稳定的自我认同,所以他们试图从自己所能找到的随便什么思想倾向中创造一种自我认同。于是,趣味、喜欢和不喜欢以及情感反应的问题都变成了第四型人用来构建自我的材料。然而,他们的自我感觉是如此之弱,因此他们开始看重在别人眼里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我只穿黑色衣服”“我只听古典音乐,从不听乡村音乐或西部音乐”。


     重要的是,这些个人特征有时候起了负面作用。第四型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但他们确信自己不是谁。然而,这些反而会让他们的关系受挫,他们也越来越依赖用这些东西描画自己,他们开始把自己放在一幅画的边角。为了维持某一自我形象,他们拒绝参加生活中必要的活动。


    第四型人通过持续的内心对话、参照他们的情感反应来维持自我认同。当然,他们也希望别人认可其自我形象,但他们很少像第二型人或第三型人那样依赖于他人的确证。事实上,他们的认同感更多地与无法获得他人肯定的情感联系着。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和觉得自己受到误解对于第四型人的自我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经由唐理查德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在自我认同的这条道路上,四号走得跌跌撞撞。他们使用很多的方法,尝试很多的路径,努力的想要创造一个稳定的自我,但是往往导致更加的容易破碎。


     在现实世界中,这种由特定的外在形象和不稳定的情绪所组成的自我,极易让四号人受伤,然后对人际关系失望,最后退缩回自己的精神空间之中,独自舔舐伤口。


     其实,我是谁?这个问题正是四号的核心所在。因为在早年的关系之中,四号的抚养者们没有镜映出四号原有的样子,四号孩子的感受、想法、情绪没有得到过恰当的反馈,所以四号找不到自己,因为没有在别人那边被确认过,被承认过,被接纳过。


     于是四号带着这种未被满足的愿望上路了,他们不断在路过的风景中,人群中,想要找到可以映照出自己的人。可以无条件看见自己、接纳自己、确认自己的人。但是他们一边寻找,却一边破坏。因为他们认同了早年的养育者,也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值得被爱的,无足轻重的。于是他们也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求放在了一边,只是沉溺在不被满足的感受中,反复体验,却拒绝别人的走近。

    

     他们很想找到一个坚定的自我,却一直在抛弃自我。


      所以


      你愿意看看自己吗?  你真的愿意让自己被爱吗?


      你愿意吗?


      今天晚上,裴宇晶博士将带领大家走进四号的深层地带,去看看四号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起来吧!



《深度解读4号的核心模式——跟裴宇晶博士读唐理查德大师著作》

解读书页:114-118页

(从114页“关键动机”开始到《自我认同的问题》部分结束)

课程时间:2017年3月15日   19:30-21:30

(80分钟讲解,40分钟答疑)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听课,课前限时优惠19.9元



下期预告:

《深度解读5号的核心模式——跟裴宇晶博士读唐理查德大师著作》

解读书页:144-147页

(从144页“关键动机”开始到《安全感与焦虑的问题》部分结束)

课程时间:2017年3月20日   19:30-21:30

(80分钟讲解,40分钟答疑)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听课,课前限时优惠19.9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裴宇晶博士最新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