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四号人一直坚守的“真正的我”其实是假的?(文/裴宇晶)

裴宇晶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弃婴型抑郁典型感受被忽视,无价值,无助,被抛弃。由此产生两种矛盾反应,一方面寻找依赖,讨好,完美主义,一方面自我挫败,自怜,自虐。前者为了摆脱被遗弃的命运,后者为了维护被弃的身份。这对潜意识的冲突导致行为上过分顺从,委屈求全,舍己为人。实际还是为了维护被抛弃的身份,认同自我攻击。等于认同自虐跟抑郁。

 

    “弃婴型抑郁”直击四号的核心模式——企图摆脱弃子身份又不愿意放弃弃子身份。

    这也是导致很多四号人从小开始抑郁的原因,四号人在成长中可能会为了摆脱这个被抛弃而各种追求自由,完美,丰富,或者用顺从来讨好,用隐忍来自虐。总之,以上种种就如同巨大黑色天幕下的一个追求自由幸福的弃儿。但有意思的是,弃儿不知道,那个“黑色背景”本身就是假的,就是他自己用“负面感觉”所塑造的。

    这是有趣的,也是可悲的,一个人想挣脱的恰恰就是他想维护的,而这看似矛盾的种种正是一些四号人忧郁的症结,且几乎成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下意识中完全认同于此,并且制造出各种理由来支撑这个认同。


    当四号人真正觉察到这一点时,他们所创造的那个理想化的“凄惨”的自我形象开始崩塌。会经历混乱,失去支撑点,他们会开始重新思考我是谁,重新审视这个“习惯了的自我”,这个苦苦追求“你们要懂我”的这个“我”!而这种自我形象的推翻在四号一生中可能会经历多次,这就是自我的重生,就是旧的自我的死亡,也就是一次次否定那过去的感受所凝聚起来的那个所谓的”。真正明白,“自我”根本不是过去一直认为的那样。


    高层四号的核心是重生,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这种流动中体验到真实的自我,自我就在一种重生的流动中,而并非一个具体的不变的对象。从根本上说,自我就是一个过程,而四号人追求独特不过就是企图固化那个稳定的自我认同,然后添加各种熟悉的感觉来在心中反复强化那个被他们固化的稳定的自我形象——“这就是我!”

    他们创造了一个虚幻的自我形象,并认定这就是真正的我,然后企图让别人理解自己。四号用感觉维持了虚幻的自我形象,并成为这个形象的奴隶,终生为之服务,凡是符合我这个理想化形象的就强化,不符合的就故意忽略。于是四号的感觉不再跟随当下起反应,而变成跟随一种“腌制”的,“录制化”的来自过去感受,且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以加强那个所谓的真实的自我形象。他们活在这个自己创造的形象里,不断期待着,然后失望着,往复循环,因为这个形象告诉他我是谁,当然这是四号人以为的。

    我曾在微课堂讲了一个悲情诗人,悲壮的理想斗士。他们活在了他们创造的悲情或者悲壮中,他们亲自创造了他人的“不理解”,就为了那个自我认同。然后还用尽一生去证明自己,挣脱悲惨,不顾一切地辛苦地前行,这都是自导自演——挣脱悲惨是想要摆脱被抛弃的命运,自我认同是维护被弃的身份。


    四号人必须从心底里真正意识到一个近乎震惊的事实——过去的经历,与这一刻你是谁毫不相关!四号人总是活在自己选择性记忆的童年故事里,他们反复诉说童年的种种感受的痛苦,不被理解,不被爱,他们自怜又自恋地活在虚幻的感受里,活在对自我身份的错误诠释里,从而导致了疏离他人。其实,他人肯定无法理解自己,因为他人不认为你是你以为的那样,那个“你”也并非真实的你!

    在不被理解的困境下,四号人要么自我陶醉,孤零零地等待拯救者的出现,并完美理想拯救者的幻想然后必然又失望,愤怒,抑郁,痛苦……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一辈子。

    关于自我是谁,其实根本没有答案,每一刻都在重生,每一个当下都是新的开始。因此自我不需要定义,也不需要执着,这是一个终极的谜。这个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四号不再努力去维持一个先入为主的身份,这是四号的真正觉醒的关键点。开始愿意敞开自己于每一个当下,体验不断地重生,体验自我的各个面向,不断变化的自我!


    学习过九型的四号人总以为自己比二号和三号真实,除非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幻境。自我陶醉就是最深的牢笼,那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我”是一个虚假的故事。而又这个虚假的故事中衍伸出来的种种苦楚,也没有人为你创造的苦楚负责,没有人需要为你曾经忍受的痛苦负责。有的四号总是企图提醒他人自己曾经有多痛,他们无论活得多好,都不甘心将过去所谓的痛苦一笔勾销,他们不甘心就这么过去了,总要制造出一些曾经伤痛的痕迹来,生在福中不知福,因为不能就这么算了”……

    总之,四号人需要让痛苦真正随风而逝,因为那属于很久以前的那些岁月了。维持弃儿形象的好处是可以提醒曾经抛弃自己的人,也是为了吸引理想化的拯救者出现。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个稳定的身份认同,用一个真正的我的假象来支撑他的人生戏剧化的走下去。四号从小就在寻求或者是等待一个强大、充满真善美的、完全理解自己的理想化的拯救者的出现,这也是他们不愿意脱离被抛弃身份的原因之一。因为会觉得一旦脱离不再属于这个身份,就不符合被拯救的条件了,也就不再值得被拯救。在这过程中,四号人不断隔离自己和他人,甚至隔离世界,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却还希望别人主动来寻找他,懂他,理解他,拯救他,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别人绝不可能进入四号创造的戏剧里。

    这就是四号的故事,每一个醒来后的四号人都要好好爱自己,活在当下,接纳他人,融入真正的现实。

     ——”曾经我以为这个世界不懂我,醒来,原来是我不懂这个世界。



【相关链接】


四号为什么一定要做真实的自己?


【大师经典】四号是怎么炼成的?——听大师谈四号的童年


正说亢奋四(hyperactive four)——穿梭于活动与暧昧中的“奇葩”(文/裴宇晶)


从“富有灵感的创造者”到“自我毁灭的人” ——四号自我型的高层光辉及九个健康层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裴宇晶博士最新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