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啊,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防御机制的话题。
其实学九型,学的就是防御机制,因为正是防御机制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九种防御机制造就九种不同性格。而且,平常我们所说的觉察,其实也就是对防御机制的觉察哦!当防御机制升起的时候,你是否可以觉察到?是否有选择的自由?如果可以的话,那你就是自由的,是觉察的哦!
辣么,既然防御机制这么重要,今天就来扒一扒吧~
首先,什么是防御机制呢?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的老弗爷(弗洛伊德)提出的,他对防御机制的定义是: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压力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有点专业哈,我们来通俗地解释一下。就是说我们在受到自己的原欲驱使,有需求,想要爱或者释放攻击性的时候,就遭遇到超我,也就是道德标准的评判。一面是压制不住的渴望,一面是强烈的不允许和道德评判,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我们势必会感受到无比的焦虑、恐惧、罪恶感等各种难以忍受的情感。为了排遣这一部分难以调和的情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来帮助我们减缓内心的强烈冲突,恢复心理的平衡。
防御机制就像守门员一样,守护我们内心的平衡
同时它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的自发性。防御机制是自动化运作的,不是蓄意使用的,也就是说它很难被觉察哦。
2)防御机制的普遍性。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一个或几个防御机制。
3)防御机制具有自我欺骗性。为了否认可能引起我们焦虑的冲动,它掩饰或伪装起我们真正的动机。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使用防御机制,可能会造成我们的心理问题。
好了,讲了这么多,大家对于防御机制是不是有些了解了呢?
其实它就是咱们无意识使用的,帮助我们缓解内心冲突,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不过,这也是有些副作用的,因为防御机制常常用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实现的,就像把头埋进沙子里,就看不到危险了;就像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就真的没有声音了吗?
好了,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九种型号是如何发展和使用他们的防御机制的吧!
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一号渴望成为一个完美,圣洁,进步的人,害怕自己堕落变坏,担心自己违背标准。于是他们发展出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把内心真实的欲望变成自己厌恶的东西。
他们可能喜欢吃鸡腿,但是标准告诉他不可以吃,于是他们变得非常厌恶鸡腿,甚至一闻到鸡腿的味道就会恶心。这种防御机制就是无意识的,深入到身体和心灵层面的,让你完全相信自己是不喜欢吃鸡腿的。
这样的防御机制固然是有效的,但是随着他们对自己欲望压抑得越来越多,他们变得极为挑剔和不满,他们几乎对所有事情都不满意。而到了不健康状态的时候,防御机制也失灵了,难以压制住一号快要爆炸的欲望了。他们失控了,那些原来压抑的东西一股脑的出来了,他们可能疯狂吃鸡腿,或者做那些原来不做的事情。就是因为过度的压抑了自己正常的需求。
压抑作用:向自己隐瞒自己难以承认的感受、欲望、意愿、恐惧、需要,压抑至潜意识,不让自己察觉。
二号想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大爱的人,一个无私的人,那么当他们出现自己的需求怎么办?当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关爱怎么办?当他们出现对他人的敌意、不满、愤怒怎么办?
二号发展出了压抑作用,压抑了自己原初的感受、需求和负面的情绪想法。“我没有需要!”“我完全是为你好!“”我对别人完全没有恶意!”他们将这些东西统统压抑到潜意识中,压抑到他们自己找不到的地方。“这不是我的需求,是你的需求!”“我不饿,你饿了吧?”“我不累,你累了吧?”他们常常把自己压抑的需求投射到别人身上,来照顾对方,殊不知其实是自己的需要。
二号通过压抑的防御机制来确保自己是好的,是善良的,是无私大爱的。但是当他们越来越忽视自己,忽视自己的情绪、感受、需要时,他们变得越来越控制对方,试图通过对方来满足自己未说出口的需要。他们变得抱怨、愤怒,喋喋不休。
其实二号最需要照顾的人是他们自己,最需要爱的人也是他们自己。爱几即是爱人,爱是相互流动的。
自居等同:无意识地将另一个体的属性或特点渗进自己的性格特征及自我意识,模仿呈现他人的特点、行为和观点。
三号最害怕的是没有价值,很差劲对不对?当他们对自己不够自信,或者说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感受到无价值的时候,就发展出了自居等同的防御机制。通过和某个优秀卓越的形象相融合,体验自尊和自我价值感。比如他们喜欢某个大师,三号就观察他们,感受他们,模仿他们,吸收进这个大师的一言一行,让自己好像也完全成为那个样子。
三号把自己的心放在一边,把模仿对象的心安在自己身上。这个时候,他们就好像是内外一致的成为了那个人,他们感受着大师的感受,表现着大师的表现。这就是三号的角色扮演,360°无死角的角色扮演,而且他们自己都信以为真,觉得自己真的就是这样的。
虽然自居等同可以帮助三号暂时感受到价值,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前进。但是他们终究是自我否定的,因为如果不是自我否定,三号为何要隐藏真实自我,打造优秀的虚假形象呢?所以,三号的无边的忧伤就来自这里,是他们先抛弃了自己。
所以三号需要觉察的是,他们是否足够的尊重自己?是否可以接纳真实的自己?人不一定因为优秀而被爱,却一定因为真诚而被爱。
内向透射:那些给自己带来焦虑和痛苦的否定性评判和负面体验完全吸收、内化,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不区分真伪,且排除正面信息。
“我是谁?”这是四号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自我感是四号最重要的课题,也是他们终身寻找的方向。为了防止自己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为了避免找不到自己,四号用内向透射的方式去定义“我是谁”。
他们就像一个放大镜一样,去放大自己的感受,特别是负面的感受。他们将这种感受来制造各种各样的幻想,用幻想来支撑自己的特殊形象。“没有人真正关心我,没有人懂我,我是不被理解的人!”他们常常沉溺在这种自我定义的感受之中,难以自拔。同时,他们通过无视别人对他们的爱,关心,无视生活中早就存在的美好,不断的强化由放大的感受制造的自我形象,沉湎其中。
内向透射给了四号一种强烈的存在感,由感受编织的存在感。但是幻想始终不是现实,四号用一种痛回避了另一种痛。这种痛,就是接受现实的痛。接受自己好坏兼有,接受世界美丑兼有,接受自己就是平凡的,这么一种痛。
其实,平凡不是淹没,只要你真的和自己在一起。
隔离作用:退回思想世界,与感觉切断联系,对事物分类划分,将自己的每个部分与整体及其他部分分离。
五号有两个恐惧,一个是害怕被侵犯,被打扰,没有自己的空间;还有一个是害怕自己无知、无用、无能,对不对?那,为了保护自己的边界,不受别人的打扰,以及为了更加方便的研究,五号发展出了隔离作用。
他们隔离情感。其实五号对情感很敏感,他们害怕别人过度的情感会将他们吞噬,所以他们选择远离对方,隔离情感,以保证他们的自主性和安全感。他们隔离朋友,每个朋友都是他们的一部分,但是是互不相通的一部分。通过将人际关系切块,五号保证了自己的私密性,以及掌控感。他们隔离知识,他们将整块内容分割开来,分别进行研究,以便准备应付现实世界的挑战。
通过隔离作用,五号保护了自己,确保自己不受侵犯和打扰。而也是因为隔离作用,五号越来越脱离整体,脱离现实。他们把很多东西从生命中剥离出去,却感受到越来越多莫名的冲动和恐惧。那些曾经隔离过的东西,反过来开始吞噬他们,最终导致分裂。
真正的自主,是可以容纳所有的东西,而不是不断地削减自己。
好了,1~5号的防御机制就讲到这里了,有没有戳到你的部分呢?
明天,咱们接着讲6~9号!不见不散哦!
更多内容:
近期课程:
【十年磨一剑,专注做九型】第十三届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专业班即将开班啦!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