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周五了,再努力工作一天,又可以享受假期的滋润啦!
和大家聊点什么呢?经过了上几期裴导的文化大餐,今天我们来点轻松惬意的小文吧~
PS:最近的思绪有些飘然发散,可能没什么逻辑,各位看官请见谅哈。就让我们就如行云一般,随着感受一起边走边赏~
那天傍晚,看着夕阳晕红了水面,坐在湖边的我突然心里痒痒,很想打会太极。自从换了工作以来,已有近两年时间没有好好打拳。
于是我站定,调整呼吸,让自己慢慢松沉下来。悉悉索索,我听见风吹芦苇的声音,远远近近,虫鸣之声鳞次栉比。
当外在突然变得安静,内在一下子聒噪起来。
我感受到一种焦躁,一种抵触,还有一种着急。我很清楚,这种着急是什么,这种着急是希望自己一下子能练得很好,一下子就练成了,这种想要快速达成的愿望烤炙着我。我就站在那里,静静地体会着这种焦躁灼烧着我的内心,浑身也犹如蚂蚁啃噬,麻麻的,恨不能赶紧除之而后快。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声音在我耳后轻语,在我身后鞭挞。这个声音就是:你怎么不干正事?不求上进,就知道打打太极!有什么用呢?长此以往,你会被社会,别人所淘汰的!
这个声音的威力明显比之前的声音有过之而无不及,它直接激发了我心中的恐惧。是啊,我这么不求上进会被淘汰的,被别人遗弃的,我该如何生存,该如何自处呢?
而我想起来,每当我开始享受生活,享受我的小兴趣,小爱好的时候,这个声音都会出来。它不断地拍掉我手中的书画,对我耳提面命,提醒我不该沉沦在此,不该悠然自得,应该严肃认真,去努力,去拼搏,去体验紧张和辛苦的生活。
我仿佛看到自己就像马拉松的运动员一样,不停地在奔跑,绕着圈地在喷跑,连口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但要问为何奔跑?我不知道,仿佛我生下来就是在奔跑了,以后也一直会奔跑。但终点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我就会被淘汰,我就会被遗弃。
这种恐惧驱使着我,没命的跑,一直一直的跑。
“其实,你并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有个新鲜的声音,出现在我耳畔。“你也不会被别人所抛弃,你只是会过你自己的生活。”
我好像被人泼了一盆水一般,突然清醒了一下,开始仔细的思考这句话。
是啊,我真的会被社会淘汰吗?淘汰是什么意思?淘汰意味着,首先你要认同某一类的价值观,只有你先认同了,你才可能会被淘汰。只有你认为你必须达到世俗所定义的成功,你才可能体验到失败。但是事实是,这毕竟只是某些人定义的价值观,而这其实是狭隘的价值观,是功利的价值观。
从客观的自然的生活来说,存在就是存在,没有什么能够抹杀一个人的存在。淘汰只是人为的一个概念,人造的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植入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只有你认同它,你才会受限于他。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淘汰不淘汰的,只有每个人生活的方式不同。而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自己的生命。
你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淘汰,你只是和别人生活的不一样。我想,这个才更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吧。
当我想通了这一点,我感受到那种焦躁不安,那种无名的裹挟着我前进的力量消失了。整个身心都沉了下来,静了下来,向内的链接更深了。
我开始体会到一种纯粹的存在的喜悦,体验自己内心的喜悦,这种深深的链接感,让我真实的体验到自己真真正正存在着,同万物一起,呼吸着,感受着。
这个时候,我突然开始对书法,艺术,诗词歌赋感兴趣了起来。
我去小店买了笔墨纸砚,我去书店买了唐诗宋词,我还专门辟了一本本子写诗。
我游走在诗词的山川美景之中,沉醉在横竖撇捺的墨香之中,我感受到一种融合的存在感,一种内心深处的喜悦。
练习第三天,已有一些进步
我开始强烈的感受到审美本身对于生活的意义,对于生活的充盈感,以及自我存在的体验。
摘一段自己对美的理解:
美没有分别,不是逻辑。它有一种整体的贯通性,整体感,所以语言文化有国度区分,但是审美没有,就是因为它是关于生命本身的存在,是一种整体的表达,每个人都是存在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这个部分。
缺乏审美,就缺乏对生存本质的体验,因为和它脱离,就无法体会本质的美好,以及光是存在就可以喜悦的整体感受。
当你倾听虫鸣的时候,鸟啼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什么都不是,但是很美,这就是生命的韵律,你也可以在心中找到它。
如果只有理论和逻辑,我们的生命就会支离破碎,处处是分裂和痛苦。
没有审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审美,审的是存在本身,审的是剥除各种紧张与束缚的观念之后,对于纯粹生命的体验,它可以激发你的深层整体感,帮助你恢复平衡,体验愉悦的存在感。
康德说过:美是对于功利的删除。美和功利对立,一旦追寻,便已失去。它常常存在于一些偶然,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当中,比如孩童的游戏,诗人的吟咏,天上的云彩,内心的图景......
当们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当我们沉醉于某些事物中的时候,美,翩然而至。
所以,在自己沉浸在一些什么东西中吧,投入在一些什么中吧。放心的去体验每一个当下,你不会错过什么。
因为你永远都不会被淘汰,你的每一次享受都是在体验存在本身。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