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之心与良知一样,人生而有之,当我们坚信这一点,服务之心,就会穿透恐惧的迷雾,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散发非凡的神性之光。
——翟纯深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困惑,为什么我不愿意去付出,不愿意主动去服务于他人,所以我对自己有个“自私”的评判。然而每当我给自己贴一个“自私”的标签,就会心生愤怒,内在对这个标签的不接受显而易见。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对抗背后的一定有一颗利他之心。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服务的动力呢?
我还不够专业(好)
我是一名九型人格的传播者,经常鼓励身边的九型人格的爱好者惠己及人,总是听到这样一个声音“我还不够专业”,这句话对于6号的朋友几乎通用。
我也有过同样的困惑,“我够专业吗,“我会不会让对方失望”,尤其是后面一句话。恐惧无法满足对方的期待,尤其对对方有权威的投射的时候。比如有专业人士在,有领导在,有老师在,有家人在,越是自己在意的人,恐惧越是会变本加厉。背后有个声音“如果我表现不够好,我会让他失望,因此我会失去与他的连接,失去了这份连接,我会孤身一人,孤立无援“。重要人物失望的眼神,是我的恐惧,因为那意味着”失去“。
我怕”失去“。
我想去创造我的价值,我想去主动奉献,但是我怕”失去“,于是我选择了“按兵不动“。还好我们有大脑安慰自己,不是我没有实力,是我不去做,如果我做了会比某某做的好。你可以用大脑不断的欺骗自己,然而,你总是会看到自己那颗”积极向上“的心在蠢蠢欲动,你无法视而不见。
我怕被拒绝。
记忆中,这个恐惧一直伴随着我,传播九型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一直觉得首当其冲是满足我的生存问题。当我带着这样一个信念去推广我的课程,我感觉自己低到了尘埃里,我感觉自己像个匮乏的乞讨者一般,不管能不能合作,我都感觉自己丢失了尊严,即便收到课酬,仍然摆脱不掉如影随形的匮乏。于是,我很难鼓起勇气向距离我最近的本地企业推广我的课程,我的能量被卡住了。
一切为了安全。
“无动机,不九型”,我们还是来看这些恐惧背后的“动机”是什么?11月末,内观禅修让我发现了这个真相,原来在模式里,我需要得到足够的肯定才会有主动服务的心。因为只有得到足够的肯定,我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得到认同,我才不会恐惧失去,我按兵不动,逃避的是恐惧。因为逃避恐惧,为了安全,我断绝了与这个世界的连接。
只有当执着于证明自己,认同才是必需品。
对于恐惧的逃避,让我错失了另外一个真相:作为服务者,是不需要被认同的。只有当执着于证明自己,认同才是必需品。当我发现人与人之所以能有连接,就是每个人都是服务者,我自由了。我服务于你,你服务于我,在服务中连接,我们可以如此默契,彼此不谢。
很多人会拒绝推销,却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服务。
发现了自己服务者的良知,我在本地启动了服务模式。现实总是比我想象的要美好,数家企业表示愿意接受我的服务,并且接受付费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在促成这些合作的过程中没有了那份恐惧。我并不执著于结果,因为我知道很多人会拒绝推销,却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服务。当我的动机从证明自己转向服务大众,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了温度。
服务之心与良知一样,人生而有之。
如果一个人不能服务于大众,就无法体现生命的价值,如果九型人格不能服务于大众,也会一文不值。服务之心与良知一样,人生而有之,当我们坚信这一点,服务之心,就会穿透恐惧的迷雾,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散发非凡的神性之光。
愿每一个服务者,快乐、安详、解脱。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