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处的卑微,
激发出最全能的骄傲。
文/杨奎妍
2号的前夫打电话来借钱。
对这种有借无还, 2号是有N次前车之鉴的。
当下 2号在电话里拒绝了:不借!
可通完电话后的几天里, 2号的头脑经常不由自主地想着前夫电话那头撂下的最后那一句:“其实,你也没帮过我什么”。
就因为这句话,几天后 2号回拨了前夫的电话,答应把钱借给他,反复说了一些“借了一定还,还了不再借”之类的话,前夫嗯嗯答应着。
到了既定的还钱日期前一天, 2号给前夫打电话,希望提醒他如期还款,因为自己有急用。可前夫把电话呼转给一个陌生人听。2号接着微信留言催款,对方没有任何回应。憋了一整天的 2号思前想后,再给前夫发了一条“我不问你任何原因,下个月这个时候准时还款,当如期归还”,前夫秒回了一个“好”字。
一个月过去了, 2号依然没有收到还款,电话打过去又被呼转,微信还是不回应。 2号的倔劲上来之后,费了好一番动静通上电话,等来前夫一句 “我也不想,可我也没办法”这种再熟悉不过的回答。
2号其实知道,钱借出去了就是这种“没办法还”的结果,屡试屡中,但为什么还要让这种事情一再发生呢,为什么还要演绎雷同的剧情呢?
因为那一句“其实,你也没帮过我什么。”
这句话点了模式2的穴。
2号听不得这句话,哪怕它不是事实,但恰恰是这么一句,却击中了2号的命门。
“你怎么能说我没帮过你呢?”“我怎么可能没帮过你呢?”“他竟然说我没帮过他!”不能接受你说我没帮过你,哪怕你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只是嘴上说说,也不行。
2号的内心不能接受,为了自己的形象(仅仅是在他人嘴里说的一句气话构建出来的形象),出手了,把钱借给一个说你没帮过他的人,借给一个自己明明清楚对方缺乏偿还能力和信用的人。
2号之所以在做这种自己清楚结果的无用功的打援,不是出于真正的帮助对方,而是为“你没帮过我什么”这句话不甘,仅仅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升起的不甘,而这些借出去的钱埋的是模式2带出的坑。
“为什么我会吸引这样无力的人来寻求帮助?”
“为什么我这样帮你,换不来你的丝毫感激,反而招致怨恨?”
“为什么受害受伤的永远是我?”
2号在埋怨别人对自己不感恩,埋怨身边都是白眼狼,让自己成为无数次扑出去成为付出的受害者。
像这样不断借钱给一个无力无信的人,2号不明白,这只会增加他对你的很,他恨他的无力有多深,就会恨你有多深。这不是智慧的做法,还有千百种帮助人的方式。
而2号却摆脱不了“爱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才叫爱”的误区,用以一种全世界都认可的方式去爱,才以为是爱。当2号惯用这种方式去当“好人”时,收获的就是让无力的人装点自己“不配得”的内心,以过度的、无脑的付出来购买骄傲,来不断填充那份内心的空与无。
其实,真正让2号受害的,是这些暗不见光,浑然不觉的----动机。
2号的动机是非常非常复杂的,那里很暗,每一个模式中助人动机的背后,藏着对自己深深的不认同与羞愧。“我不配得,所以我拼命的给,”以给为得,每一分没有觉察的付出,都毫无意外的收获到内心的一份骄傲,赖以这些骄傲来继续虚拟内心的丰盛。
这种暗黑时刻,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这是2号独有的暗黑时刻。
如果对自己的暗黑时刻视而不见,有光无影,不去直面动机,模式2就无法填充内心形成的那个巨大的空洞,那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而2号得有多爱自己,才有力量去直视自己那颗千方百计曲意逢迎的心,以此一点一点的填补内心的巨坑。
如实如是地直面那些暗黑时刻,那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份不可或缺的能量所在,即使这些时刻藏得很深很深,或者很绕很绕,但它却狡猾的存在着,为你构建“骄傲”的所在。诚实的审视自己,直面“骄傲”,2号才有机会自愈,不然,外面说破天地时候你的好,好不好自己知道。即便全天下都来救你,可你还是救不了自己。
明白到“骄傲”的原意,2号有机会走下神坛,接纳自己的光和影,从“神”活回“人”。
文/杨奎妍
九芒星专业三阶段学员
裴导饭团平台嘉宾
更多内容: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