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裴宇晶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如果我不被看见,不被映照,

那我是谁?我存在吗?



      今天想聊一聊平凡这个点。

 

      小编觉得平凡,有点和死亡、孤独、以及自由联系在一起。


      如果你非常害怕平凡,那大抵你有一种被淹没的恐惧。人人都一样,没有辨识度。就好像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没人会关注到你,没人能看得见你。即使你高高地伸出双手,也无法突破人群的高度,无法被一眼看见。


     可想而知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助,怎样的一种孤独,明明在喧嚣的人群中,却没有人看你一眼。平凡是喧嚣中的孤独。


     对于需要别人确认,才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那部分人来说,平凡就意味着死亡。因为自我不具备可以独立存在的能力。 一旦缺乏了别人的关注,别人的支持,别人的鼓励,甚至是别人的指责,别人的攻击,这些能够刺激自我,让自我感受到存在的外界反应,自我就很容易枯萎,找不到自己,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


    如果我不被看见,不被映照,那我是谁?我存在吗?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家庭主妇的困境,被平凡吞噬。


      全职妈妈不是一个好当的活,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格结构,那么漫长的,失去映照性的环境,足够让一个人渐渐失去自我确认的能力。


      不管她曾经是多么能干,多么优秀,多么独当一面,但在当了几年的全职妈妈后,她们的内心可能会被焦虑和自卑所侵袭。因为原先的工作环境是可以不断自我确认的,工作的业绩,他人的评价,都足以维持她们良好的自我感。但是,一旦进入家庭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单元,映照系统就明显不足了。这导致了她们无法自我确认,况且社会对全职妈妈有种奇怪的偏见和贬低,更加加剧了这种自我怀疑。


      所以,平凡,对于那些时刻需要环境来刺激自我,反馈自我的人来说,基本上和死亡,以及被淹没的恐惧,关联起来了。


失去关注的救命稻草


      为了摆脱这种死亡的气息,我们不断地想要把手举得更高,不断地向上攀登,亦或者朝聚光灯走去。我们不断鞭策自己,想变得更加优秀,优秀到鹤立鸡群;我们想要一个好名声,成为人人羡慕和追捧的对象;我们想要财富,亦或者说炫富,告诉全天下的人,我过得很好,快来欣赏我!


     这都是对于关注的呼喊。


      而所有的物质都不是目的,优秀也不是目的,那个想要被关注,被刺激,被浇灌的灵魂,才是真正的渴求者。




     当然,这种强烈的需要他人证明自己还活着,还存在的方式,也注定带来很多困扰。最大的困扰就是,我们无法做自己,成为自己。


     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必定伴随着自我阉割。我们不得不适足削履,隐藏自己,以求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当然,从更大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是获益的,因为这至少保证了自己的存在,我通过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来换得了自我的存活。比起自我,在不具备独立存在的能力下,存活对于我们更加重要。


     那,我们究竟可不可以脱离他人的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呢?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挑战这个问题。我不断觉察自己迎合他人的无意识动机和行为,并控制自己不那么做。在很多时候,改变的同时我感到了非常大的恐惧, 这种恐惧一方面来自于早年被惩罚的恐惧,另一方面来自于陌生以及他人的疏离感,因为我放手的同时,也意味着必须自己独自前行了,迈入未知,以及承受孤独。


     这个时期,我会经常去冥想,假如我一个人在空无一人的荒岛之上,我有意愿存活下去吗?还是孤独和痛苦会让我死亡?


     我去搜索电影《荒岛余生》,去看一个人如何在没有外界映照的情况下,仍然保有生存的意志的?如何不失去生存的动力?我让自己不断去感受那个感受,进入那个感受,不断去熟悉和触摸极致孤独的感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极端,但是生命本身就是孤独的,皮肉隔开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谁也没办法分担生命终极的自我性、独立性、孤独性。



     当我逐渐地贴近孤独,贴近独立的生命时,孤独突然从黑暗不见五指,以及充满死亡腐朽气息的泥沼中,欢脱出来,变成了一曲生命的盛宴。


     我越来越能够感受到孤独中,所蕴含的自由,饱满,以及鲜活的生命力。


     我在孤独的道路上,发现了许多同行者。老子、庄子、陶渊明、梭罗、尼采、荣格......我品尝着孤独带给他们的丰盛,品尝着生命最本身的滋味。


     同时,我惊艳于另一部电影《荒野生存》。如果说《荒岛余生》是被迫放逐到一个孤岛上,被迫面对人生的孤独;那这一次,是主人公主动出离社会,迈入自然,迈入真实存在之旅了。剥离了社会和关系的谎言,抛弃了金钱和功利的价值观,作为一个赤裸裸的人,纯粹的人,我们如何感受到真实的存在,如何选择生存的方式?


     我数度落泪。



     主人公不仅平凡,而且是最彻底的平凡。他不仅泯然众人矣,甚至泯然在自然中了。谁也找不到他,谁也不知道他,他就在自然之中,打猎,吃浆果,与春夏秋冬,与河流麋鹿相伴。有一个镜头,他吃着一个苹果,脸上浮现着无比满足的神情,他说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苹果,比我以前吃过的好吃一千倍,一万倍。


     我想,在某种程度上,真正的自我和无我融合了。


     当我们能够体验绝对独立的自我,不需要外界的映照便可以存在时,我们就和更大的生命,更丰盛的生命融合了。


      极度的独孤,也是极大的自由;


       极度的贫瘠,极大的丰盛。



       讲到这里,平凡已经具有多层次的意义了。


       荣格说过,人这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成为他自己。彻底的自我,也是彻底的无我。


       如何开启这一步?我觉得要先从允许做自己开始。


        阻止我们平凡的很多是早年的创伤,一些对于自我的局限和约束,比如我不值得被爱,我不可以犯错,我必须要付出等等,而真正的现实其实是没有这些约束的。我们拥抱自我的第一步,就是做自己曾经不允许的自己,害怕成为的自己。


        当我们冒着勇气,在现实中修正这些信念时,当然过程会带来很多情绪风暴。但当我们承受住,并不断嘉许自己时,鼓励自己时,我们就在解放自己,回归自己。


      真的,你不必成为那个样子,没有人可以监督你,评价你。


      你决定了你是谁,而你可以是任何样子。


       你可以无条件爱自己,尊重自己。




       当我们成为了自己时,也就逐渐剥离了外界的评价系统,生命的另一种丰盛也就接踵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