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拜年走亲戚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性格? (文/裴宇晶)

裴宇晶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今天是大年初三,很多朋友都在走亲访友,我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关于不喜欢拜年走亲戚的人群的性格简要特点——“缺社会型的人,无论是九型人格中哪个类型,都不喜欢拜年、走亲戚、聚会,他们更加个性、自我、不合群,缺社会的12369还能做做样子,缺社会的4578就显得非常明显的边缘化了,他们非常喜欢以舒服自在的方式独处,或者与三两好友为伴,谈谈自己喜欢的话题,也十分反感繁文缛节。”

         这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响,纷纷表达自己及身边的亲朋好友正是这样的类型。于是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再详细阐述一下关于不喜欢拜年走亲戚的人群的性格特点。

       一般来说,缺社会型的人群对于聚会、走亲戚、拜年等活动是不太喜欢的,当然这里的聚会不包括所有的聚会形式,如果是和一群喜欢的、有话聊的人群一起可能也会很high,我这里所说的聚会是指对于传统习俗下的亲人聚会。

        那么,到底这群不喜欢拜年走亲戚的人,也即所谓的“缺社会型”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该性格类型的人的独白 :

     我是一个”人来躲“,我从小就怕人多,但是我全家都社交,经常家里来很多客人,我就一个人在房间看书,最多被迫出来叫下人,跟不熟悉的人聊不起来,不讲话或者做自己的事,很不讨喜。到现在也是,一到周末他们就聚会,我只能尴尬地打打招呼,他们说经常见不到我人,都说我太拽,我经常说:“我又不熟,来不来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并非孤僻,其实经常喜欢两三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一起玩或者聊聊天,深入交流,或者一个人看看书,听听音乐,学点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是总被呼朋唤友干扰,哎,他们那样不累么?三天两头聚会,有什么意思?公司里面聚会我也不想去,他们也会误解我很拽,看不起别人,高傲自大……

       

       其实,社会型在九型人格本能类型体系里就是社会本能,社会本能是包括所有人的一种能力,他们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和角色适应,寻求群体归属、社会地位,具有较大格局,焦点在更大的人群和更大的整体。

       如果一个人缺了社会本能,我们称之为缺社会型或者社会本能不足,会表现出不合群、独来独往、恃才傲物,单打独斗,事倍功半,清高孤傲,较少依赖人际关系,靠本事不靠关系,容易被群体所排斥及误解……

         再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你的缺社交指数:(不符合0分,不确定1分,符合2分)


          1.我喜欢依靠自己,独立和自给自足。

          2.我总感觉我不需要其他人,别人也不需要我。

          3.我宁愿自己做事,独来独往。

         4.感觉自己不太懂社交礼仪,害怕人群。

         5.我容易忽视社会交际、培养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超过6分,就有缺社会型倾向)

         接下来,我们说说缺社会型人的典型表现,具体来说有以下8点:

        1)他们很难同时跟一群人讲话,会很累,很消耗,只能专注于对一两个人讲话;


        2)在人多的时候,即使平时很熟练的事情,也容易发挥失常,或根本不愿意表达;


        3)他们都比较有才华,但有些恃才傲物,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专业技能,瞧不起靠人际关系上位的人,强调靠他们自己的能力,有点酷酷的、冷冷的、拽拽的,造成很多人误解他们冷漠、高傲;


       4)他们对人有强烈的好恶感,容易“挑人”,对人厚此薄彼,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差别很大,即便是工作上的客户,他们也可能会挑剔,不喜欢的客户宁愿不做生意,也不想往来,很有个性。


        5)他们比较独立,经常觉得自己不需要别人,别人也不需要自己,各干各的就挺好,大家掺和在一起做事,沟通协调很麻烦,不要互相麻烦,除非很默契的人配合,否则宁愿一个人干,在中国这样的关系社会,他们很容易怀才不遇。


        6)他们很难开口让别人帮忙,除非别人主动来帮忙,所以也导致了很多时侯因为不愿意找人帮忙而耽误进度,特别是自己搞不定的事情;


        7)他们经常表现出与社会、与群体的失联,与外界隔绝,多内秀,文艺青年,被误解了也不愿意多解释,往往让别人误会自己对人群有意见,或者认为他们不太懂人情世故;


        8)他们崇尚真情真意,觉得人与人之间不需要那么多礼尚往来,他们不喜欢表表绵绵的客套,排斥给七大姑八大姨打招呼,有的时候连敷衍都懒得做,让人感觉有点骄傲和拽,但其实他们不是对别人有意见,而是不适应这种社交礼节,对不熟悉的人无法自然表达情感,即便是习俗和礼节的需要。


      总结一下,对于缺社会型的人而言,重视自己和少数亲密人的链接或者总是一个人呆着,爱恨情仇都在自己的小世界,小圈子里面。


       他们往往比较有才华,是有创造力的专业人才,但容易恃才傲物,不太愿意顺应大局,只想凭本事吃饭,鄙视靠人脉上位的人,这容易孤立自己,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容易缺乏平台,错过机遇,导致事业无法做大,最终深感“怀才不遇”。缺社交的人容易被人误会太拽了,不太合群。他们需要培养自己的顺应性和服从性,关注群体及整体,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并顾全大局。


        值得提醒的是,缺社会型的人并不需要花太多力气去弥补社会本能,不是强求自己去社交,扩大人脉圈,只需要内心不再评判和过分排斥社交型,认为他们“肤浅,广而不深,虚情假意,假大空,搞关系上位”,而是看到他们的人脉资源整合能力、适应能力、服从大局,拥有更大的格局。

        当一个人社会本能严重缺乏,他可能意识不到进行社会交际、培养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导致他们会与外界有一定的隔绝。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个外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缺乏社会本能的人来说存在困难,他们发现不去考虑社会领域的需要是不可能的。他们很难也不愿意去依存他人。但人类是需要互相依靠的,有时候则是依赖——从他们还小,到变得虚弱、生病、衰老和死亡。缺乏社交本能的人试图实现一种独立性和自给自足,但这对人类来讲是不可能的。这种“虚假的独立”可能让他们遭受不必要的痛苦,造成阅历上的贫乏。


        不过,值得缺社会型的人们自豪的是,他们拥有比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个性和专长本领,他们虽然交往不够广泛,但人际关系会相对可靠,相对铁,也容易长久!这些也许是老天对他们缺社会本能的一种补偿吧!



近期课程:

【IEA国际认证】第十四届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专业班即将开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