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心灵修习者很关注学习九型人格对心灵成长的特殊价值:“裴老师,请问九型人格对修行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呢?”,那今天我来简单谈一谈九型人格对修行的意义!
九型人格是融合各大宗教但不受宗教所限,它属于第四道(相对于僧侣之道、苦修之道、瑜伽之道),也是超个人心理学范畴。
九型人格本身并无宗教色彩,没有一个人格化的“神”,是超越宗教的东西。它既强调“入世”又强调“出世”,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神秘主义关系都很密切,也与现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卡伦霍尼等创立的流派思想贯然相通。
与各宗教不同的是,九型人格是为更好的入世服务的。宗教常常只是指出了太阳在哪里,彼岸在哪里,却没指出我们在哪里。结果,所有人从各种不同的起点出发,奔向遥不可及的彼岸,未免会绝望、迷茫、走弯路、盲从。
九型人格告诉我们:要拥有超世的心,但必须走你脚下的路,更落地,不飘渺!不是终极彼岸在哪里,而是“你现在在哪里”!而九型没有为我们提供五花八门的技术(当然我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九型给我们提供的最好的礼物就是:系统、针对、遍当下的自我觉察系统。
所谓“遍当下”,就是关注时时刻刻实在的当下。因为在每一个当下,你的习性都可能如影随形,因为你的性格类型是“不择手段”的随时随地保护你的。包括今晚为何和老婆吵架;为何儿子不吃饭闷闷不乐地摔门而出,为何最近特别贪食?为何见了某人总想躲避?为何最近心情总是不好? 为何窃喜不喜欢的同事丢了东西?……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都可以觉,是真正的遍当下的觉察!
但九型人格的修行需要高度自律,自律到每一个当下。这听起来有点强人所难,不过九型只提供这个功能,至于你用到什么程度,用不用都是你自己决定,你可以“事后觉”、“事中觉”、“事前觉”,都是OK的,九型教我们认清自己的同时宽恕自己,理解自己的同时扩展自己(请注意:是扩展自己,不是改进自己)。
当然,所有的修行系统都要求我们觉察,不过九型人格的“遍当下”的觉察则更要求自律,同时九型人格的觉察的更重要的特殊价值在于,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是零散、普遍的!
九型人格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最精密的自我觉察系统。
当你知道你的类型后,你会一下子豁然开朗,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工作、情感等所有方面的模式都与这个类型有关。我举一个学员学完九型人格的感受:“忽然发现这些里面隐约有条线,可以全部串起来,我开始想这些问题在工作上,在感情上,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虽然表象不同,但轨迹走向相似……”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学习九型浅尝辄止,就好像研究西瓜的人只看到外面绿、里面红一样,甚至把西瓜汁和红墨水混为一谈。
那么要想觉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是第一步(说性格类型不重要是唱高调的胡扯,找到自己才能正确觉察),不过这个过程必须由你自己来完成,当然大多数人还是需要专业导师指引,但导师只负责呈现型号的真实状态,引发你的共鸣!
所谓真正的了解,就是必须有激烈的生理反应,不是头脑觉得像。比如讲到一个类型,不是脑子里觉得这个号码像我,而是身体上出现了反应,比如激动,紧张,甚至回避不承认,害羞,抗拒等。当我们的意识接触到潜意识,心脑腹三个区域必定同时震动,最明显的就是由强烈的身体反应!
然后你会震撼,一下子明白过去面对所有的关键事件自己的反应,一直以来主导自己生活的理念、线、模式。这就是系统觉察,遍当下的觉。当然,并不是激动完就完了,你还需要在生活中反复实践、反复觉察,这一点必须高度自律!
有很多人继续问:“只是觉察就够了吗?那怎么做呢?”这里我还是那句话:尽管突破是最终的方向,但我不强调首先突破,而是接纳、理解自己。“裴老师,知道了但做不到怎么办?”我的回答是“你好像还没有真正知道!继续觉察”,在生活中那些冲突、烦恼,反复出现的人和事中觉察,没有突破就是因为没有接纳,不接纳的话力量会聚集纠结在那里,你想突破,就是不接纳。
我的课堂一贯让大家先爱自己,理解自己和别人。爱上自己就是成长,是最伟大的成就,这需要打破一种“二元对立”——我们不是要放弃性格,而是放弃对性格的执着。让性格有松动的机会,呼吸更多空气。但你的性格依然是你最好的搭档,无论是事业还是其他,性格里有很多优势,潜力,熟练的技术。所以我常说“发挥性格以成事,突破性格以成人”。看清自己性格本身,就已经震动、震撼了自己,觉察即穿越!
如果有谁还想发动对自己性格的战争以追求所谓进步、完善,谁就会陷入一种可笑而绝妙的讽刺——就连你发动战争的方式也是你的性格所赋予的!
更多内容: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