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悟空”遇到“观音”: 1号家长三大心得教你“搞定”7号小孩的闹不停

程芳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心得之一

家里有位 “观音姐姐”


小7号就象孙悟空,活跃、鬼灵、心性不定,放荡不羁,稍一放松就像脱缰的野马,恣意妄为。


在没学九型之前,我经常给小侄子的评语就是:“给点阳光你就灿烂”。


要想拿住这等妖猴,家里就要有一位观音姐姐,在关键的时刻出个场,笼住他,帮他收收心性。


在我小侄子面前,我扮演的角色就是“观音姐姐”。


当奶奶喊他几遍“关掉电视来吃饭”,他都置若罔闻时,我就站出来,只需一句:“你奶奶刚才在说什么?”


他就会像弹簧一般,瞬间从沙发上弹起,去执行奶奶的旨意。在我家小7号的生活当中,类似于这样的场景很多。


久而久之,奶奶也熟悉了他的习性,在罗索了半天他还不听时,就说“你先别得意,等你姑姑回来看她怎么收拾你!”


而往往等我一回来,还没等奶奶告完状,他就会乖顺得像只猫,我也用不着对着他“河东狮吼”了。


现在想来,之所以我能像“观音姐姐”那样对小侄子有威慑力,也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一是在他眼里我算个聪明人,在几次他认为能赢的较量中我占了上风,或者在几件他搞不定的事情上,我能搞得定。


二是奶奶是我的“托儿”,经常在他面前说“你姑姑怎样怎样”。时间长了,我在他的眼中就有了“佛性”,他也对我起了敬畏之心。


三是我和他既亲密而又有距离,适当的距离感使他没把握摸透我的习性,他也因此而有所收敛,不敢过于放纵。


所以,家里有小7号的朋友,可以考虑在自己家亲朋好友当中找出一位权威人士,这个人可以是外公外婆、叔叔伯伯、表哥表姐、干爸干妈等等亲朋当中的任何一位。


最好不要是爸爸妈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这样的“观音姐姐”,在适当的时候出场,帮着小7号收收“放纵”之妖,降降“过火”之魔。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这是必须的。




心得之二

引导他自己对自己承诺,然后监督他履行承诺


小7号乐观,自动化地屏蔽痛苦。


作为父母,当然都希望孩子的一生都能在快乐当中度过,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生活原本就是多姿多彩的,有风雨也有彩虹,有酸甜也有苦辣,更何况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的压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林林总总,家长总不能放任自流,任他雨打风吹去。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单行道,不能掉头,不能回旋,没有返程票,我认为给予孩子适度的压力是必须的。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我通常会和小侄子谈话,和他一起订立本学期的目标,比如班级前五名,每次测验九十分以上等等(小学时)。


当然,以小7号的模式,他会跟你绕来绕去,岔开话题,偷梁换柱,甚至天马行空。


但不管怎样,你得跟他耗,不能太嘻哈,也不能太严厉,有时候需要整个小时的周旋。


但不管怎样,经过讨价还价,最后的成交条件是他愿意接受的,“跳一跳够得到”的。


然后我会将谈好的条件写在纸上,贴在他的书桌前,算是他的书面承诺。


有时候周末他想出去玩,向我请示批不批准他出去,我就指指贴好的纸,说:“你问它批不批准?”


不管他是选择出去玩还是留在家里,我都只说:“随你,这是你的选择。”


我的目的是想借助于这件事,培养他自我管理的能力。




心得之三

带他一起体验快乐,“你的快乐我也懂”


小7号贪图快乐,最怕的就是无聊,家长不能过于限制他,否则他会逃避,像个“泥鳅”,滑来滑去。


如果这样,小7号就会和你疏远,不会再和你说什么真心话了。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最怕的就是在心灵的层面上失去和孩子的连接,一旦孩子的心门对家长关闭,那么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也就成为了奢望。


我虽然扮演着“观音姐姐”的角色,但是基本上每周我都会和他聊些好玩的事,或者问他学校里的孩子课余都在玩什么,或者带他去游泳,还抽空帮他在网上种菜。


有一个阶段电视上放《郑和下西洋》,我鼓励他早些做完作业,每天带他一起看电视剧,讨论剧情。所有这些工作,都是维持和他的共同语言,拉近心理距离。


所以基本上,在侄子的眼里,我还算是一位面目不那么可憎的“观音姐姐”。


以上是本人和小7号“过招”的一些心得。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些方法也并非招招见效,只是想把这些心得分享出来,供朋友们参考,但愿能对朋友们有所启发。


如此,甚幸!



文章作者丨程芳

资深企业培训师

埃里克森国际学院认证教练

九芒星九型人格认证讲师

九型图表测试解析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九芒星九型人格学会南通分会会长

主讲课程:

《管理者教练能力提升》

《教练式沟通》

《因人而异的管理智慧》

——九型人格职场应用

……

(微信号:coachwise)



爱分享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对了,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有好文想发表,可以投稿给我。

责任小编飞哥

(微信号:13678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