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号的领悟
当九型把我剖析得越来越透彻,连我爱玩游戏都是一对一的模式在发挥作用……
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既然没有什么能逃脱模式,那何来自由意志?
可是,这不也正是人生有意思的地方吗?
当棋子看见执子的手,就开启了另一段冒险。模式是既成事实,与其哀叹,不如接纳,然后重新出发!
且以一个3号的视角,一窥执子之手。
真自信与假自信
3号是靠外界评价来获得自信的。
这样的自信其实是虚的,会随着外界评价的波动而波动。要么自我感觉很好,整个人端着、架着;要么陷入自我否定,有很强的挫败感。
其实都是因为3号没有建立起对自我的稳定的评价。
我觉得这个模式对于整个心区都是适用的。2号靠外界评价确认自己是不是好人,4号靠否定外界评价寻找自己的真实和独特。求关注,求认可,都是源于外界是心区的镜子。
当3号能够不受外界干扰,给与自己客观稳定的评价,心安定,就会走向真实。
所以,3号的功课之一就是清楚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回归平实,不为名利所累,为世界输出价值。
真目标与假目标
3号常常混淆了角色的目标和自我的目标。
3号能敏锐感知到主流价值观的评判标准,会在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下不自觉地走向角色和环境所期待的“优秀”。
角色越多,排得越满,越容易忽略了真正的我。
当所有角色消失,3号扪心自问的时候,突然失去了参考坐标系,不知道自己在求什么,不知道该用什么标准去确认自己的价值,从而被巨大的无价值感吞没。
孤心模式越强烈,说明3号和自我的链接就越弱。可惜卸下角色的时间太短,3号还没充分宣泄情绪,角色再次召唤,3号立刻回复到空心模式。
于是白天杜拉拉,晚上林黛玉一直重复上演。
作为心区的中心,3号需要有时间有空间宣泄掉所有的情绪,清明之后再去深入地探索人生的意义。
去发现过往中隐藏的线索,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使命,走出孤心模式,身心灵合一。
关于形象
3号,或者说整个心区对于外界的评价都是在意的,敏感的,并且要命的是心区会把评价关联到“形象”上,容易做扭曲的理解。
比如有人指出一件事情搞砸了,3号很容易觉得是对“我”能力的贬低,2号可能觉得这是对“我”付出的无视,4号可能觉得这是对“我”的全盘否定。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别人指出来,自己也可以展开自我攻击。
总之,结论是我很差,于是情绪会被激发,挫败,委屈,愤怒,忧伤……其实无关于对方,是自己安了个滤镜。而摘下滤镜是自己的功课。
送给3号:期待是一个魔咒,尤其来自3号在乎的人。小心,别把自己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而忘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关于荣光-不得瑟不绽放
我一度很困惑,3号怎么能活出那份“荣耀”,因为荣耀和彰显总是连在一起,而彰显和得瑟总是很难区分。
最近一两年,我陷入了一个非常自省的阶段,做事说话之前都三思再三思,尤其在不熟悉不主导的环境,为求一个妥当而纠结万分。
一边是自己想表达想展示的欲望,一边是对自己不要得瑟的提醒。其结果是不伦不类。
越是警醒,越是拘谨。我以为我在做一件修炼的事情,却把我的能量也都锁住了。好像化疗,好的坏的都完蛋。
我也有思考过彰显和得瑟的区别:
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行为本身是有价值的,就是彰显;
如果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有多厉害,就是得瑟。
可是我也常常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割裂的,是混杂的。
幸运的是,这次三阶段,裴导一句话给我松了绑。健康3号本就是带着一份自恋的,只是这份自恋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我一下子释然。彰显也是价值的一部分。
领证书的时候,裴导表扬了我一句:“你挺有悟性的。”
我即刻回答:“我也觉得是。”
裴导笑了,而我也并不觉得心虚。那份自恋流露得很自然。
我知道我未来仍会像一条起伏的波浪线一样,时而张扬过头,时而压抑过度,总是不能和中间那条直线完美契合,把握不好那个度是常态。
孔子也是到了七十岁才说出“随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我也不用那么为难自己。
且行且修。
文章作者丨阎欢
九芒星九型人格14届专业班毕业学员
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教练ACC
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NCDA)认证生涯规划师CDP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
PPA注册评估师
在行平台职业规划师
公众号/简书:把酒言欢之Sophia
爱分享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文章投稿或转载联系编辑丨飞哥
(微信号:136783681)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