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做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在学习九型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将两个领域的思想彼此对照和印证。
尤其是在重读经典时,用九型的视角去解读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论述,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九型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对照下,同时加深和拓宽了我对两者的理解。
这样看来,这样的“跨界”就不仅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同时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有助于我的学习。
然而意义不仅于此。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强大之处:对于任何有价值的外来思想,都可以吸收,融合,完善,最后形成“中国的某思想”,从佛教到马克思主义,莫不如是。
九型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必将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九型”。
那么,这种将九型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探索,如果能对九型中国化略有裨益,那就不仅是对我个人有意义,而是具有了更重大的意义。
一念及此,我愿将自己并不成熟的探索与大家分享,以期珠玉在后。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与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的三本必读书。
这是三本箴言集,书中文体采用格言警句的格式,短小精悍,智慧隽永。
书中内容广泛,从修身到应事,从入世到出世,无所不包。
后人评价: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
《菜根谭》流传久远,版本繁多,如果读者难于选择,我个人推荐杨春俏译注的版本。
正文
我最近读《菜根谭》,发现相当多的内容,与九型的动态迁移有关。
这可以理解,裴导说过:动态整合就是中庸,中道。
中庸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动态迁移中的人格整合完善方向。
下面是《菜根谭》中节选的格言与对应的动态迁移的分享。
369连线
【原文】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
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
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译文】
时局生变时刻,要站稳脚跟把握方向,才不至于随波逐流;
人生得意之时,要眼界高远才不会沉醉销磨。
当身处危险时,要果断撤退,才不会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解读】
这是369的连线,9号的稳定坚持,3号的目标远大,6号的危机意识,整合起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到47的连线
【原文】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译文】
对自己心绪、言行的把握镇定稳重如泰山九鼎,屹然不动,那么过错就会少的多;处理、应对事情就如流水落花那般自然随性,麻烦就会悄然消失,才能够体味到许多乐趣。
【解读】
这里说的是1号到47的连线,对内要求自己如泰山九鼎般坚持原则,就会少犯过错。
对外应对人与事如流水落花般随性洒脱,就会生出许多乐趣。
正所谓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前者持身后者修德,君子持身以忍而待人以恕。
【原文】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译文】
有才气的人行为多疏放而不受检束,应当以正直来收敛他。太过正直的人大多不知变通,应当以趣味使他的个性融通些。
有才气的人言行往往疏阔,若能辅以正直,劝他踏实些,或言行约束些,天赋的才华,才能更见美好。否则,言行太过放肆,即使再有才能,也会招人忌恨。另外有些人则和前者相反,言行又因心思太过拘束而显得死板,既无法应付人生的多变性,也无法从生命中获得趣味。这种人,我们要使他的心变得活泼些,让他多去接触种种变化的事物。否则,他的生命便会显得枯燥而乏味。
【解读】
这是1到47的连线。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4到1
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1到7
2到48的连线
【原文】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译文】
交友要具有侠义之气,坦荡无私。
做人要心地纯净,质朴无华。
【解读】
这个是2到84的连线。
2到8是侠气。
侠气不是一团和气,侠气是一副热肠加一肩担当再加一身正气。以侠气交友者肝胆相照砥砺前行。
2到4是素心。
素心并非圣贤之心,素心是质朴无华不事装饰的真实,是表里如一的坦然。以素心做人者不邀己誉不畏人言。
素心之人以侠义交友,虽相交莫逆而面目分明,有自己鲜明的立场,是彼此独立的“我与你”,而不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面目模糊的“我们”。
4到12的连线
【原文】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
节操和义气足以傲视达官显贵,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文章足以高过《白雪》名曲,然而若不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来陶冶锻炼它们的话,节操和义气终究只是血气冲动时的个人感情,而感人至深的文章也只是不足挂齿的雕虫小技而已。
【解读】
这里说的是4元素的12连线,4号有节操有义气有才情,在此基础上去向12的迁移使4由私情变公义,由小技入大道。
5到78的连线
【原文】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译文】
不重名利的淡泊之心,还须经过荣华富贵各种诱惑的考验;镇定自若的德行,还须经过是非庞杂的环境考验。不然,品德未修炼纯诚,就不能圆满地指导自己的言行。恐怕一旦遇到登坛讲经的机会,一个本来已经被认为是有道高僧的人,又会成为一名凡夫俗子。
【解读】
这里说的是5号与78的连线。5号的出世需要从78的入世中来,可入才可出,可出可入才叫自由。
如果不曾经历繁华,不曾经过是非,就一味超然物外,那么这种超然,是经不起检验的。脱离现实的理论,也难以让人信服。看似有道高僧,实则凡夫俗子。
7到15的连线
【原文】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 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 剑,两不可少也。
【译文】
在战胜自己的私心、克制自己的欲念方面,有的人说是因为没有及时认识到私欲的害处,也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因此无法克服;
有的人说能够看破欲念的害处,却又拒绝不了它的诱惑。
智慧是一 颗可以照出邪魔的明珠,坚强的意志力是一 能斩除邪魔的利剑, 要想克制自己的欲念,智慧和意志力两者缺一不可。
【解读】
这个是7到15的连线。
7号不喜欢被限制,希望大千世界尽在体验。
七情六欲是人所共有,但过度追求则人为物役,而不加分辨则泥沙俱下。
7到5,深刻的体验远胜浮光掠影;
7到1,节制的享受超乎饕餮盛宴。
当一个人深入持久地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时,所得到的享受是无与伦比的。
识得破与忍得过,原本是一而二二而一。
真正识得破,不难忍得过。
节制并非与自己的欲望做斗争,而是更精准地满足自己的核心需要,而前提则是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这又是1的节制与5的洞察。
8到25的连线
我想把这个内容留做填空,希望有共修能填补这个空白,当然不仅限于《菜根谭》中的句子。
很奇怪,我在《菜根谭》中没有找到贴切的描述8到25的句子。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对8的动态迁移理解不够,所以才没有产生共鸣。
其次可能与《菜根谭》的定位有关,在前言中,译注者杨春俏写道:《菜根谭》全书表现出对宏图大业,高情远志的消解与疏离……
毕竟,《菜根谭》是作者洪应明宦海失意后的归隐之作。
也许,这本书缺少8元素。
(完)
文章作者丨徐东澍
西安宿吧公寓创办人
九芒星九型人格专业班13届学员
教练技术三阶段教练
林文采萨提亚家庭治疗专业班学员
吉利根催眠专业班学员
苏晓波后现代精神分析专业班学员
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
识别二维码可以添加作者微信交流
若对动态变化迁移不是很了解,
可以来听裴宇晶博士课程学习。
爱分享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文章投稿或转载联系编辑丨飞哥
(微信号:136783681)
想要收获更多,快来参加
【九芒星九周年福利】9.1“读懂性格•圆满关系”——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实战应用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