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觉察和内省有什么区别呢?
有一句话“内省是做更好的自己,觉察是更好地做自己”,这句话是对内省和觉察的最核心的区分。
内省是要改变自己,觉察只是看见自己。
内省是——我现在不够好,要变得更好。觉察是——没有改变,也没有不改变,只是看见。
我曾打过一个比方,我家空调坏了,关不掉,空调只有有一个开关,才能更好服务于人我们,我们的人格模式就是程序,而觉察就是开关,任何没有开关的程序,都是固化的,空调还是那个空调,你还是那个你,所以无所谓变得更好更坏。
我们的性格程序没有错,只是没有开关,所以一直一直自动化运作,就和一个关不掉的机器同理,关键是你还听它的。
觉察,就是你醒了,你来按开关!拿回遥控器。
再比如你昏沉沉地坐电梯,电梯上下它就跟着上下,你也不按哪一楼,这不就像没有觉察的人,随着人格模式的健康层级上下波动么?我们自己不就常有上了电梯忘记按哪层的时候么?
所以,觉察就是睁开你的眼睛,拿上遥控器。
别做程序的一个奴隶,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能依赖一个没有智慧,只有自动化程序的人格模式机器!我们一直强调要做性格的主人,正是此意。
没有觉察的内省,会带有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仍在模式中,你的模式的这个部分在批判那个部分。
自我批判,是把模式当作了自己本身,模式要你自我否定,模式要你改邪归正。模式甚至还要开悟,要成长。
你还是那个主人么?主人睡了。
觉察,是谁在觉察?那个觉察者就是真正的你。
自省,是谁在自省?你的人格模式派来的。
再自省,做再好的自己,也是人格模式里的“好”,越努力越固着。
只有不带评判的觉察,才能松动人格模式。
没有觉察,一切都是人格模式的热闹游戏。
模式之下,无觉察。模式无法理解觉察。
记住:不带评判的觉察,才是真正的觉察,唯有主人醒来,才有觉察。
(本文节选自裴宇晶博士在中秋前夜面向九芒星第十五届班群的分享,钟鼎轩整理。)
又是一年中秋夜,在这个阖家团圆又令人沉思的夜晚,让我们再次穿越到942年前(公元1076年)的那个中秋节——一代文豪苏东坡给弟弟写的中秋望月的千古名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心境,在月的阴晴圆缺中体悟人生的悲欢离合。再发去年中秋节我写的一系列苏东坡性格解读篇,借这中秋之月,以作缅怀。
裴宇晶:乐观or悲观?入世or出世?——九型人格解读苏东坡(上)
裴宇晶:“命运多舛”还是“性格自作”?——九型人格解读苏东坡(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最后,再次祝福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