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礼物,我为何原封不动? ——自保型4号的“感受珍藏”情结

裴宇晶博士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小编

据说,这应该是全国
最详细的自保4的介绍了!
猜猜为什么?
这里面可能有一些
裴老师的真情流露!
嘘,我什么都不知道~



自保4与大众眼中的4号有什么不同?


自保4是所有4号中不太容易找到自己的,因为不太典型,说到4号,很多人都会想到情绪不稳定,悲情浪漫,戏剧化的,然而自保4却是一种坚忍、内敛、朴实、直接、淡漠、情绪相对稳定的感觉。


他们的原型是“手艺人”,这是自保4性格中的核心特点,他们对情绪是非常隐忍的,有时候他们顽强地压抑自己内心的悲苦感受,甚至类似自保8号一般的坚强。





自保4号的“感受收藏”情结


今天,我主要谈谈自保4的“感受收藏”情结,和所有自保性格一样,自保4号也会囤积,我们来看看一则侧面分享:


“自保4就是有囤积的倾向。我妹妹今年夏天共买十几件裙子,只穿2件,其余未拆标签。她还有三年前买的未拆签的衣服。整天穿她那些破衣烂衫……


搞不清这自保到底是节约还是浪费。请理解她们,买时认为合适,或者弥补某种缺失,必须得买。


买回来后,说没准备好穿呢,状态不好浪费了衣服,所以放着。等着她开心了穿。然后就遥遥无期。总之她很有理。


而且从前她为了不剩饭,不舍得扔,全部吃进去,吃撑,然后难受。现在不这样了。


她虽然不懂九型,但她一直跟我强调,对物质的选择,是她的巨大突破。不要让一般状态的4顺其自然吧。呵呵。适时推动,巧妙引领,是需要的。”


对4号人来说,想象总是美好的,实物总有偏差,其实不是实物的问题,是在想象中已放大了感受。


有时4号感觉到好,是因为爱上了感觉,爱上了赋予实物的形象。已不是实物本身了。


再看一则自保4的现身说法:


“我有3~4件没有拆标签的衣服,是因为当时的感觉,拆了感觉就破坏了。一直放在那里,四年多了,不敢动,舍不得动。一些书也是如此,舍不得拆封面上的包装。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来又没有感觉了,也就想不起来要拆了,最后只能囤积,这个囤积是以物品形式保存着当时的感觉,所以自保4本质是透过未拆封的保持原状的物品保存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保4买的目的就是看,回味。


他珍藏的衣服、书等物品都是保存着的各种“当时的”感觉。自保四号非常在意他们的财产和周围的环境,似乎觉得这些事物所呈现的就是他们自己。


他们喜欢接受赠礼的感觉,而未必是那个礼品,有意思的是,他们不仅是收到礼物,有时候甚至是收到的钱。


例如:收到的一些红包之类,他们也舍不得拆,这些钱可能不参与流通,直接珍藏在一个地方,即便需要钱也去取钱,而不使用红包里的钱。


因为那个未拆的红包寄托着他们当时收到的那份美好完整的感觉,似乎已经不是钱了,而是一份完美的感觉。





自保4的收藏与其他自保的收藏有何不同?


尽管很多类型的自保型都收藏,但收藏的目的不同,自保4收藏的是物品所承载的“感受”,所以连“红包”也会收藏,他们想要那种原封未动好让自己回味当初的感觉。


一旦动了,感觉就变了,所以,必须将赠礼保持在原始状态。而那些礼物,无论钱、书、衣服,他们可以长时间不用,甚至包装袋没有丢,挂牌也都不拆,所以自保4号并不是一般性收藏,而是要“原封不动”地收藏!


“更严重的在于,这个衣服有可能一开始还固定放在某个地方,比如不要拆牌子,就放在原来的那个包装袋里,别人看来,好像丢弃一边,竟然不穿,甚至也没有挂起来,其实就是原封不动地珍藏那个衣服,连衣服的包装袋都留着……”


自保4的“收藏”的特别之处在于并非实质性收藏那个物体,而是收藏当初那份感受,而当初那份完整的感受,只有将物品把持原状才能重新回味,如果已经拆开用了,感觉就变了。


所以,焦点并不在物品,而在“当初的感受”, 4号永远以自己那一刻的感受为主,而这个感受是那一刻的,永远无法再重复的,稍纵即逝的那一刻!


收到那件美好的衣服,不可以穿,因为穿了就破坏了当时的感觉,甚至一遍遍回想当时收到这个衣服的感受。


“我只是收藏那个当时的感觉,一开始是怎样的,就永远那样,因为我想保留住那个收礼时的美好感觉。


我经常做一件傻事——把收到的一件礼物拿在手上,再重复当时的场景,想象对方站在自己面前,再以当时的方式接受一次礼物,这种场景再现听起来有点傻,不过这就是在回味当时的收到礼物的美好感觉!”





自保4的"收藏"与一对一"睹物思人"不同


一对一型人也会收藏,但自保4的收藏和一对一珍藏一些“信物”还是不同,一对一珍藏自己在意的人赠给自己的物品,他们焦点在那个人,但自保4并不是焦点在那个人,而是当时的自己的美好感受——那个画面,那个感觉,那个镜头。


所以一对一对自己珍藏的物品有时候会亲近一下,抱抱啊,反复地看啊,翻出来抚摸……因为那个物品代表的是那个重要的人,他们是“睹物思人”,而自保4则常常就是把礼物摆在那里,不闻不问。


当然偶尔也可能看一看,摸一摸,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有的东西几乎从来不会再去查看,是的,“就放在那里”。


这种感觉有时候让人误解,对,就是像“丢弃”一样珍藏,但并非是真的“丢弃”。这个微妙的差别,是需要好好体会的,否则你不太容易理解,自保4自己也未必就理解自己的这个行为。


这样做,有时候会让人误解,很多人以为自保4不珍惜别人送的东西,很生气,怎么就放在这里,难道你不喜欢吗?你为什么不用?你为什么不爱惜?你看都有灰尘了!!




“我送给她的东西她好多不用。甚至让我给她买的,买给她了,也不用。我就很有生气,要回来。以后不送了。她更生气,说送给她了,就是归她决定了。就放着。”


其实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如果她立即使用了,说明不够珍爱收到这个东西的感觉,如果她存放着,则反而说明她更加珍爱你的礼物。最爱莫过于“原封不动”。


“如果有的妈妈或妻子不了解自保珍惜的独特的方式,可能会帮助自保4打开衣服的包装,洗一下、想让自保穿的时候方便……就破坏了……”




 

也有人问“那有的人家在某个亲人离去后,把那个房间一直多年维持原状,每个物件都在原处,是不是也是自保的珍惜?”,但那个不一样,因为焦点还是在人。


自保4并不是对送东西的人感动,而是那个收到礼物的感觉很珍惜,甚至他们也不是通过这件衣服就想到那个人(有时候根本不认识赠礼的人或者甚至忘记了是谁),而是珍藏那一刻收到衣服的美好感觉。


这样区别一下,自保4的“纯粹个人感受载体”和一对一类型的“焦点在人的情感载体”。


当然,如果是一对一的4号,就可能焦点在“人”了,因为一对一永远把珍藏物和某个人,特定对象相关,“睹物思人”是形容一对一的情感。


因为4号都喜欢一次次重温某种感受,因此一对一4号可能会通过物品重复与某个人带给自己的美好感觉,而自保4则会通过物品感受当时的场景带给自己的感受。



总之,一对一是“睹物思人”,自保4是“睹物思感”,有可能最后送东西的人都模糊了,但当初的那个收到礼物的感觉依然清晰,那种感觉往往是淡淡的温馨,而不像一对一型人喜欢的热烈和激情。


所以你的礼物,我原封不动——对,这就是自保4——原封不动的收藏家!


谨以此文献给“珍藏感受”的自保4,也献给那些淡淡的、持久的、无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