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为何总是难以帮助我们成长?
我们内心中最渴望的是了解“我是谁”以及“我们为何在此”,迟早我们会明白:
拥有物质富足、关系融洽等外在之物根本无法解决我们内心深处那种沉重的不安感。
很多人生转变的书籍所慷慨激昂地讲述的都是我们渴望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无论这些品质多么美好,多么吸引人,要保持这些美好品质或者在现实付诸实践,都极其困难,我们的心灵渴望提升。
可是,面对着恐惧、自我挫败的习惯以及无知的重负,我们几乎总是会被痛苦击倒,我们的良好意图和高尚的希望常又成为新的失望之源。
我们放弃了自我,回归到熟悉的烦乱状态。
关于心灵成长,适用于一个人的良好建议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却可能是灾难性的。
告诉某些类型的人去更多关注自己的情感无异于火上浇油,告诉另一些类型的人更多强调自我,如同让厌食症患者节食一样愚蠢。
目前很多心理自助与关乎人生转变的书籍和药方通常基于对单个人起作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实质上反映了作者们自己的心理构成和心理过程。
如果读者碰巧具有类似的心理构成,那么作者的方法也许会有效果,可是如果两者毫无“匹配”之处,读者也许会受到误导,而不是获得帮助。
这些书籍并非错误的,而是不够全面,如果不能确认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无论付出多大努力,也不可能取得任何解决方案。
九型人格为我们带来什么?
在教育、科学、人文学科、精神疗法等许多领域,以及最为重要的精神领域和变革性工作领域。
我们应该认识人格类型,它普遍存在又表现具体,是我们应对全部生活的“过滤器”所具有的一种功能,我们通过人格类型来理解自我及周遭世界,通过人格类型来表达自我,守护自我。
如果存在一种体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洞察自我及他人,那会怎样呢?
如果这种体系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清晰地感知我们的“过滤器”,那会怎么样呢?
如果这种体系能够为我们揭示核心心理问题及我们人际关系的长处和短处,那会怎么样呢?
如果这种体系不依靠专家或导师的见解,或是我们的出生日期、出生顺序,而是依靠我们的人格类型,以及我们诚实探索自我的意愿,那会怎么样呢?
如果这种体系不仅为我们揭示我们的核心问题,而且还指出核心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那会怎么样呢?
如果这种体系也指引我们深入探索我们的心灵,那会怎么样呢?
……
这种体系是存在的,它被称为九型人格学说(Enneagram)。
九型人格不是告诉我们我们是谁,而是告诉我们,我们是如何限制了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它帮助我们看清,是何种东西阻止我们回想起来有关我们真正是谁的深刻真理,有关我们的精神本质的原理。
必须记住,九型人格学说并非将我们置于一个盒子中,它其实指出我们已经身处的那个盒子,并指出走出盒子的办法。
所有人都是由光组成的,我们都像光的不同形式,不过这种光被硬壳所遮挡,硬壳屏蔽了内在之光,而这种光是所有人真实而存在的自我。
那些自我修炼更久的人身上硬壳更薄一些,他们散发出来的内在之光更多一些。
其他人由于自身的历史,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摆脱。
如果我们诚实并客观地观察自己,观看我们人格的行为机制,那么我们就能醒过来,我们的生命就能成为爱与喜悦得以奇妙发生的过程。
同时,九型人格不是让我们认同人格,也不是让我们摆脱人格,当我们接触到我们的本性,我们并没有失去人格,你不必担心变得不如以前那样能干、有效率、积极进取。
相反,我们的人格会变得更加透明和灵活,会帮助我们的生活,而非“接管”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会失去原先拥有的人格的美好一面,而且我们找到了本性—我们真实的身份。
此时,人格会变成我们整体中更小的一部分,但依旧存在,它会受本性的驱动,成为一种存活于世间的必要工具。
当我们真实本性涌现时,会带来真正的正直、爱、真诚、创造力、理解力、引导力、快乐、力量和平静,这些正是我们曾经要求人格孜孜以求展现的品格。
——世界九型人格大师Don&Russ
如何透过九型人格帮助认识到
陷入恍惚的状态?
又是如何疏离了自己的本性?
该如何停止自动化的模式反应?
该如何去人格机制有更多的
洞察和清楚认识?
该如何从中
觉悟去到更多的自由?
这一切,
又该如何去
探索到这背后的深层奥秘?
......
根据这些种种疑问,
跟裴宇晶博士深度解读
大师唐理查德经典著作
《九型人格的智慧》
共十六讲课程内容
11月28日震撼上线!
识别下方二维码
报名参加
﹀
﹀
﹀
【精品微课】深度解读九型人格大师著作系列②——跟裴宇晶博士读唐里查德《九型人格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