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二号性格——爱的传播者

九芒星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二号的自白:我乐于付出、善解人意、容易与人相处,总是热情地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我希望周围人都喜欢我。我的心太软,很难拒绝他人,常因迎合别人而忽略自己的需求。


二号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我爱别人,来让别人主动地来照顾我和喜欢我。


所以二号的内心有一个情感账簿,不过这个账簿是用感觉来记录,不是用逻辑。而且这个情感账簿其实性价比蛮低的。


比如他给你付出一万,你只要给他一块钱,他可能就满足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只要知道,你这一块里有对我的感谢,也就是一个“情”字,就好了。


那九千九百九十九块该怎么办呢?算啦,不要啦。是吧?“人家也不容易!”


有些二号借钱给别人,然后人家又不还,他也不着急。甚至他还问:“你是不是还差钱,还需要?我再给你点。”


有的时候,二号的爱缺乏原则。



二号的“人治


二号强调的是爱和情感,所以他对规则、律法比较忽视,容易法外开恩。 


比如说,迟到了应该怎样?罚款!但二号心太软:“这次就算了,你看他也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挺不容易的!迟到了,又是下雨天,那就算啦。”


所以二号的制度是根据人来的,根据和这个人的“情”来的。最后就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人治,特别是二号的企业家很容易这样。


上回我们在广州开会,有一个二号企业家,刚开始他自己管制度,乱得不行。该罚的不罚,该赏的不赏,一团混乱。


后来,请了一个一号来帮忙,就好了。一号的人唱黑脸,坚决执行制度,他唱白脸,私下里给人安慰一下。这么一紧一松,搭配的就很好。



无围墙的爱


我们知道,二号很难拒绝别人,九号也很难拒绝别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九号难拒绝别人是害怕破坏和谐,所以他们是迁就别人。而二号是见不得别人有困难,他们特别喜欢,我照顾了你以后,你能因为我的照顾更幸福的这种感觉。


比如二号借钱给你,如果你对他说:“哎呀,多亏你了,当初要是没有你,我这个儿子就根本上不了学,我家的房子也盖不起来。真的太谢谢你了!”这个时候二号什么感觉?特别的开心,特别的满足,二号需要的,就是这个感恩。


二号的爱是满世界,无围墙的爱,甚至有时候对外人比对家人还要更好一点。为什么呢?


大家想像一下,二号就像一个猎心者,专门狩猎所有人的心。家里的人已经猎得差不多了,是吧?他们已经是我的一部分了,那家里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奉献?


比如二号的人,看到一群小孩,有可能会把新买的玩具先给其他小孩玩,自家小孩不着急。他们觉得自家小孩已经有很多玩具了,其他孩子可能更需要这个玩具。而这个时候,二号的孩子可能就会很受伤了。


二号身边的人经常来做咨询,说:“你说我是她亲生的吗?我感觉她对我简直就是外人。甚至有的时候来一个客人,把我的床给占了,还让我去打地铺。”等等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二号就是觉得:“这是应该的,是吧?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是我的家人,所以应该和我一起去付出。”当二号牺牲你的需求的时候,就是他把你当自己人了。




爱的分裂


二号总是想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成为被大家喜欢的那一个。但这么多人,众口难调啊,怎么办呢?二号宁可委曲自己,把自己的需求压抑掉,告诉自己“我没有需求”。


二号有的时候自我分裂。比如说小王喜欢怎样的一个人,我就变成这样的人,小张喜欢怎样的人,我就变成那样的人。你需要香蕉,我就变成香蕉;你需要苹果,我就变成苹果。


有一次三阶段课程上,一个二号自我察觉得很深,他说:“二号,就是把自己砸得粉碎,把每一个碎片陈列在其他人的心上。”


所以他内心当中有一个什么呼唤?“你们都要喜欢我、来爱我。”


这个就是二号的模式:以爱换爱。


    


让人舒服的爱


不过二号压抑自己,满足别人需求的时候,看起来他们是围着别人转的,但其实是自我中心的。


这个在唐理查德的书里面,叫做“带着诱惑的深情”。他们每一个付出的背后,其实都带着一份期待。当他们越来越多地用自我牺牲来为他人付出的时候,别人所感到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二号的深情往往是一个诱饵我都如此对你了,你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他们会潜意识的认为:我如此为你付出,为你牺牲,我就有了要求你的权利,你也应该满足我的期待。

 

猜一猜这时候被付出的人是什么感觉?体验到被要求,被控制。


说到底,自我牺牲式的爱本身就是匮乏的,正是因为无法爱自己,所以把这个期待放到了别人的身上,造成了控制。


当二号真正走向自己,

学着看看自己的需求,

满足自己的需求,

能够自我浇灌的时候,

他们才能明白别人需要的是什么


了解自己的过程,

就是了解别人的过程。

对自己付出的过程,

就是对别人付出的过程。


自爱,再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