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节选自裴宇晶博士
第三届《启动三种本能智慧——九型人格副型深进班》
感谢悦雯老师的记录
本能类型看起来很容易,但是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会认为单独的状态就是自保,两个人就叫一对一,多个人就叫社群,这不太准确。
在副型的探索过程中有很多常见的问题:
第二本能类型和第一本能类型混淆。
比如:有的人误解自己是社群型,其实他是一对一/社群,有的人会误解自己是自保型,其实他可能是一对一/自保。
所以第一副型往往跟我们的主型一样,是隐藏的,第二副型是表现出来的。
就像6W7看起来更像7,实际上他是一个6号。7W8看起来更像8,实际上他是一个7号。所以副型也是遵循着这样的原理。
在探索自己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我们的第一个本能类型是刚需,第一个本能类型是非常可恶的,我们只要缺了它就会掉层。就好像我们每天必须要吃食物,如果不吃食物就会饿。
只要缺少了我们的第一副型,我们就会掉层,所以相当于就被第一副型掌控了。但是我们的人格就会去追求自由,那自由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第二副型。
如果你知道第二副型,你会发现,你只要是满足了第二副型,你也会很舒服。
但是你不满足第二副型呢?你仍然还好。第二副型让我们感觉到更加自由一些。就是我可以满足,也可以不满足,我可以拥有,也可以不拥有。所以大部分人,特别容易活在第二副型里。
比如一对一/自保的人,常常被误解为自保。一对一/自保的人常常就活在自保的状态里。他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个自保型的状态,其实他是一个一对一型。
怎么判断自己是什么本能类型呢?
很简单,就是在一个场里你是否感觉舒服?比如你是一个一对一/自保的人,只要你在一个陌生人多的场合(熟人多没有关系,就怕生人多),会感到不安。
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三个人在一起玩,这三个人都特别熟悉,但是因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太紧密了,太熟悉了,所以我们都很OK。
但是如果现在来了一个生人,不认识的人,马上这个场就变成了社交场。
这时候一对一/自保的人如果不能进行一对一了,就会变成自保状态,比如玩手机、自顾自的吃东西、或者他就想离开这里了。
如果是一对一/社群的人会怎么样?就开始关注社群的部分,他就开始有面子和身份意识。
比如说,他这个时候的讲话和熟人之间的讲话是不一样的。你对我的称呼就不一样的,你原来喊我小名都可以,现在你必须称呼我为某某长,某某总,某某主席,要有身份意识。
只要来一个生人,仅仅是一个生人的加入,就让我们每一个人发生了变化,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可是这个时候,其他人并不知道。
所以我们往往得罪别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得罪的,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场发生了改变,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副型随时切换的部分。
在副型里有一个规则,就是第二副型往往是救急的,我们知道第三副型是我们的病,是人格结构中最缺的,很难很难去面对。
比如一对一/自保为什么在社交场合变成自保?是因为他在社交场合没有一对一对象,又无法面对社交,所以他只能采用第二个本能,就是自保。
所以一对一/自保的人在社交场合通常会猛吃,吃很多。他平常不会那么吃,但那一刻他会吃的非常多。但自保/一对一在社交场合,你会发现他的一对一会比较明显,他会更加的热情,因为他的一对一出来了。
这种切换是很复杂的,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说。
想要了解更多系统的内容,
欢迎参加九芒星的地面课程哦!
【IEA国际认证】第十七届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专业班报名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