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题目,也许你会有点懵,啥叫“主隐次显”呢?解释一下,就是主导类型往往处于隐形,而次要类型往往比较明显。
对于具有显著侧翼的人(俗称拥有一个“大翅膀”)和前两位副型差不多的情形,就会更明显地出现“主隐次显”的情况,因为主导类型往往代表内在的动机,而次要类型则显现出表象的行为,主导类型是目的,次要类型是手段。
首先谈谈侧翼,有一些九型人格老师竟说他们不太认同侧翼,这些老师中还有不少热衷研判类型,那我实在不知道他们到底如何研判?
这听起来实在有点滑稽,不考虑侧翼,将无法判断至少一半的人(因为具有弱侧翼和没有侧翼的人不到一半)。
因此在我即将出版的新书中,我将大篇幅介绍18种侧翼类型,我之所以推崇侧翼理论,就是因为它让我们观察类型更全面、完整,它彻底地考验我们对“动机”和“行为”的区分!
侧翼绝对不是“看不准就抓两个”的模棱两可,恰恰是以更完整的视角观察九个类型。
某些九型老师喜欢找一些“型号模特”来做人版,应该说,他们煞费苦心所找的这些“型号模特”确实也都是这个类型。但是,这些“型号模特”往往都是典型类型(所谓正某号),远远不能代表这个类型的全部!
这样做,其实是没有考虑到九型人格呈现的复杂性。比如一个典型的8号和显著侧翼8w7、8w9看起来是很不同的,“型号模特”往往是没有侧翼(或者可以忽略不计)的类型。但是这样的人仅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带有侧翼的,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
如果我们只能认清典型类型,就大大限制了九型人格的应用范围,这实在让人痛心,而这也是在九型领域颇多类型争议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现象”和“本质”区别好,打着“洞察背后动机”的旗号做着凭直觉、经验和依靠“类型模特”人版的事,人为地把九型人格简单化了!
披着羊皮的狼,看起来像羊,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主导类型就好像“狼”,次要类型就是“羊皮”(注意:不是真羊)。
一个显著侧翼的4w3的人在很多时候比重度3w4更像一个3号,但这个“3”只是表象,一个“羊皮”,4w3的人常常会高调表现,特别当他们有感觉的时候,甚至在表现自己方面更热烈奔放,不顾场合环境。但这个3是服务于4的核心,他们再张扬,再表现,也是在张扬和表现他们的独特、另类,而绝非3号的“自居等同”(或“模仿认同”)。
同样,具有显著侧翼的3w4有时候看起来更像4,什么时候呢?就是他们不工作的时候,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所谓“白天杜拉拉,晚上林黛玉”就是说的3w4,他们显得安静、低调、自我克制……他们比4w3看起来更为低调,甚至在大多数场合低调地多。
但是他们仍然会树立榜样进行模仿和认同,他们“自句等同”的防御机制一直在运作,他们的个性和感觉只是在他们不需要角色运作的时候,所以从张扬度来判断人,实在是不敢恭维!
以上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显著侧翼的人身上,例如6w7在熟人面前比7可能还7,但目的不是开心,调动氛围,而是拉近关系,构建人际联盟,所以他们的7是服务于这个6的。
他们的玩笑会开得有点谨慎,而6w5在很多时候比5号更像一个5号,他们的知识也只是为了武装自己,让自己更智慧、强大,他们不一定对所学的感兴趣,而是为了防卫、解决潜在问题隐患、获得安全感。
同样再说说副型,这是干扰我们辨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遵循“主隐次显”定律,以一对一/自保(主导为一对一,次要为自保)的人为例,他们其实看起来十分自保,往往几个人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一个人在那里旁若无人地吃饭或者看手机,也喜欢一个人窝在那里看电影、看书、幻想……
乍一看,这个人很自保啊,喜欢一个人呆着呀,但是他们做的这些所谓自保的事情真的是为了自保吗?他们的自保往往只是在滋养他的心,寻找一些让内心激荡的感觉元素,而不是真的在围绕衣食住行、生存发展在有计划地努力。
除非他们的一对一对象出现,他们才会明显表现出一对一的特点,这个“隐藏”的主导副型就暴露了!他们的“一对一”隐藏在自保的“羊皮”后,自保则完全服务于他的一对一!
所以,九型的学习需要对本质的洞察力,对于显著侧翼和次副型的情形,他们的“侧翼类型”和“次副型”会更明显、更频繁地呈现。因此,对以上两种情形来说,像什么,反而就不是什么!
所以,在不了解分支类型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对自己的直觉太过自信,尤其是那些没有太多深入九型的朋友。
那些喜欢贴标签和倡导型号研判的人,往往也就是对典型类型(所谓正几号)能说准。但是这远远不够,会大大限制了九型人格的应用范围,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主隐”,隐的是动机和目的,“次显”,显的是表象和行为!
最后,你能发现并列举出你自己身上或周围人的“主隐次显”规律吗?
如果有,欢迎在下面“写留言”,谢谢!
(文/九芒星九型人格 裴宇晶)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