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对于缺社群的我来说,挺舒服的,我每天吃好喝好躺沙发上看书,躺了一个多月,然后突然有一天,我开始关注国家大事,我开始看新闻,我开始从九型的视角,去解读国民性格,说实话,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本来是我无法把握的,好在我有九型这个好工具,可以化繁为简,去芜存菁,让我可以勉为其难。
我们知道,越是在紧急事件中,越是在极端情况下,人的性格模式才越是清晰的显露出来。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完整的展现了中国的国民性格。
要解读中国在疫情中的性格模式,我们先要确定中国的国民性格。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6号为主的国家,为什么是6呢?
我有两个依据:
第一,这是裴导说的。
第二:我们国家对安全有着异乎寻常的需要。
我们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防御工事——长城。
我们在无数的地方,留下一个关于安全的地名。我们希望辽东安宁,就把那个地方叫做辽宁,我们平定了西夏,就把那个地方叫宁夏,类似的还有南宁,西宁,济宁,咸宁,海宁,伊宁,集宁……
我们希望长治久安,就建都长安,当迁都之后,我们希望西部安宁,又改称西安。类似的还有延安(陕西),红安(湖北),海安(江苏)、淮安(江苏)、泰安(山东)、雅安(四川)、定安(海南)惠安(福建)、宝安(广东)、吉安(江西)
……
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们发展科技,是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打碎一只碗,我们说“碎碎平安”。
祝福一个人,我们说“好人一生平安”。
一切都是为了安全。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经历,有一年我去广东,一桌人吃饭,也是打碎一只碗,北方的朋友说碎碎平安,你们猜广东的朋友怎么说?广东人说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所以我们知道广东省为什么GDP第一名了吗?只想着平安是赚不了大钱的,富贵险中求。
当然,除了广东,大多数地区还是碎碎平安,总体上我们还是求安全。
从这个核心价值观,可以确定中国是一个6号国家。
确定了主型,再去确定它的侧翼和副型就相对容易。
先看侧翼,中国文化缺5元素,这点非常明显,我们在图表测试中也看到人群中普遍5低。
作为缺5的表现,中国历史上长期重视人文科学,长期忽视自然科学。
在人与人发生矛盾时,我们缺少6w5的以理服人,而是强调6w7的以和为贵。我们非常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哪怕只是表面的。
在情与理的交织中,我们一向把人情放在道理的前边,成语有“情理之中”,“通情达理”等等。我们是一个人情社会,是崇尚关系学的社会。
我们在大部分的历史上都不是6w5镜像1的法制社会,而是6w7镜像2的人治社会。
作为侧7的表现,中国人不缺幽默,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就是中国人幽默感的集中体现。
相声的逗哏与捧哏的组合,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捧哏的不管逗哏的说什么,都能把话捧起来,不会掉到地上,这两个人互相贬损,但是却透着亲切,它不是为了逗而逗,而是为了拉近关系而逗,因为捧哏的常常是说出了观众心里想说的话,所以实际上拉近了表演者和观众的关系,这种幽默是为关系服务的。
这些,都是6w7人际长城的体现,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国民性格侧翼是7。
我们再看副型,中国是缺一对一的国家,这方面的表现很多:
其一、我们缺少一对一的激情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中庸之道,讲究中正平和。那些旷达不羁,不拘礼俗,好恶分明的人物,在精神上被人们所向往,但是在现实中却被边缘化。
比如《神雕侠侣》里的杨过,比如竹林七贤里的阮籍,人们欣赏这样的人,却没有几个人敢于活成这样。
正所谓:相逢尽道辞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其二、我们缺少一对一的极致
我们凡事讲究分寸,过犹不及。我们并不崇尚把事情做到极致,而是告诫人们水满则溢。我们认为万恶淫为首,这里的淫并不是淫乱,而是过度的意思。
这是因缺一对一而带来的节制。
其三、我们不崇尚一对一的爱情
一对一最典型的体现是爱情中,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压制和排斥爱情的。
我们耳熟能详的传统爱情故事,包括《梁祝化蝶》《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白蛇传》《天仙配》《孟姜女》《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等。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清一色的悲剧故事,全部以悲剧收场。
这是一个缺一对一的民族对一对一的恐惧的一种表达,这些故事在警告你,你不要触碰爱情,你触碰了爱情一定没有好下场,你只要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和一个门当户对但是没见过面的人组成婚姻就好。
这样的婚姻基于利益组成会很稳定,至于你在这个婚姻里的感觉好不好,什么是感觉?
所以我们的文化是重婚姻而轻爱情的。
这样的婚姻观对我们影响深远,即使今天,我们已经增加了很多一对一元素,但是仍然受其影响。这个话题后面专门有一个章节,这里我们只是借此说明中国文化缺一对一。
缺一对一的副型包括自保/社群型和社群/自保型,在传统文化里,个人成长路径是修齐治平,关注顺序是家国天下,都是从自己开始。中国人平时一盘散沙,关键时刻又能团结起来。所以我判断中国的副型是自保社群,自保在前而社群在后。
我们小时候有个口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大家都还记得吧?当时很多学校墙上都有这八个字,这里面团结是so(社群),紧张是6,严肃是sp(自保),活泼是7,加起来就是sp/so 6w7(自保/社群6w7)。
综合以上,我们的国民性格是sp/so 6w7(自保/社群6w7)。
中国国民人格结构——命是sp6(自保型6号),戏是so7(社群型7号),病是sx5(一对一5号)。
推导出这个病的时候,我为所有的sx5默哀了一秒钟,sx5在这个国家生活,不大容易呀!
page
2
因为spso6是“顾家者”,中国文化是“家文化”,所以对于中国老百姓最有效的激励永远是对家园的保护和建设,例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应对,在决心,意志和执行力等各方面都超过其他的国家,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这里一是体现了缺一对一带来的组织性纪律性,二是体现了6被逼到墙角所呈现的坚定性。
裴导讲过:6号不会被外围的困难难倒,多数是被自己的左右摇摆绊倒。左右摇摆就是内耗,中国人平时内耗很多,内斗不断,但是大灾大难来了,这时候就只有一个选择了,不需要摇摆了,团结就是力量了,这时外围的困难总是能够战胜的。
历史上,每到大灾大难,中国人总是会异常团结,异常勇敢,会涌现出许多英雄,而这些英雄,前几天还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就像这次疫情中那些逆行武汉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
同时我们会产生惊人的创造性,像是抗战时的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像是这次疫情中,各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层出不群,汽车厂也可以产口罩,歼20的技术可以生产口罩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开启了线上模式,还有各种的硬核防疫,各村的硬核标语,洋办法土办法,管用就是好办法,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解决难题。而且也确实解决了难题。
这是sp6(顾家者)受到威胁时,激发了so7(牺牲)的牺牲精神,迸发出巨大的勇气,同时调动了sx5的创造性,中国人为了保护家园,从不缺少牺牲精神,中国人为了保护家园,也从不缺少智慧。
这时命、戏、病通力合作,整个国家处于第三层级——有勇有谋的家园守护者。
中国文化有“多难兴邦”的说法,就是因为灾难面前,我们的国民性格会提高层级。
这次的疫情中,我们十余天建成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中国速度震惊世界,这是6在压力下去到3的高效,这时的效率甚至超过真正的3,因为在洪水前边奔跑是6的天赋。
当然,中国也会有放松状态,上课时裴导讲过,6的自信需要遥遥领先。什么时候遥遥领先呢?
就是长达2000多年的中华帝国时期,我们对周边小国基本上是碾压式的存在,于是时间久了,就放松到9号,所以很多人会以为中国是9号,从宋代以后就不看世界,不思进取,到了满清干脆昏睡百年,结果就是落后挨打,实际上是放松到了9号状态。
所以有美国这样的一个对手存在,对于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page
3
我们是一个农耕民族,我们既不是渔猎民族,也不是游牧民族,而是一个农耕民族。也就是说,远离大自然,是我们祖先的选择。
而在这个选择里,同样包含着我们的国民性格。农耕文明比起渔猎和游牧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生活稳定。这带来了6号,特别是自保型6号需要的安全。
我们是6号国家,是好人组,遵循的是“人伦法则”,而强人组遵循的是“丛林法则”,神人组遵循“天道法则”。
你会发现,丛林法则和天道法则,都是取法于自然,只有人伦法则,是人为制订的一套规则,而这套规则压抑人的动物性。这就是我们远离大自然的心理背景。
作为远离大自然的农耕民族,我们得到了稳定的生活,满足了对安全的需要,但是我们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不同的法则,造就不同的应对疫情方式。在疫情应对上,人伦法则的我们是人命关天,严防死守,能救一个是一个。
而丛林法则的国家是适者生存,美国人就不大在乎,海滩上照样人山人海不戴口罩,更丛林的是,美国人不止囤积生活物资,还囤积枪支弹药,因为他们认为:即使你有充足的物资保证,可是如果没有枪支保护的话,那些物资就不是你的。而如果你有强大的枪支,即使你到时没吃的,有了枪就有吃的。
天道法则的国家则是听天由命,瑞典就已经放弃抵抗了,不再统计新增病例。意大利人游行抗议,反对封城,因为失去了自由,其实也是要求听天由命。
不同的法则,适应不同的阶段。
人伦法则,是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之上的。也就是说,适合治世,不适合乱世。但是,每当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总是有一部分人会被唤醒 “血性”。
正如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正是基于不同的法则,在较长的历史中看,我们更善于在和平中发展,而美国更善于发战争财。所以美国一再挑衅,中国总是隐忍,这不是软弱,这是智慧。
当然,不同的法则,适用不同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是人伦法则。
国与国之间,是丛林法则。
人与自然之间,是天道法则。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打猎,但是我们需要多些机会向大自然学习,那里可以整合神人组的探索精神和强人组的征服欲望。
page
4
国民性格对婚姻的影响
spso6不喜欢变化,求稳定的模式对婚姻的影响非常深远。
我们的婚姻观是白头到老和从一而终,这和找工作要找公务员和事业编是一样的心理,就是求稳定,害怕变化。
体制内待久了,人的闯劲和干劲会消退,会失去经营事业的能力。
稳定的婚姻内待久了,人一样会失去经营关系的能力。
我持这样的观点恐怕有些人要骂我,因为我们已经把白头到老和从一而终与“忠贞”等同,上升到了道德高度,质疑这个目标就是在为“不忠”开脱罪责。
所以我有必要在此详细说明。
我并不是反对白头到老和从一而终,不仅不反对,我还认为美好的婚姻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也就是美好的婚姻都是白头到老和从一而终的,但是并不是具有这样特点的婚姻都是美好的,并不是白头到老和从一而终的婚姻都是好婚姻。
我反对的是我们实现白头到老和从一而终的方式。
我们有个大家都相信的公式:你不变+我不变=关系不变。
我们有许多的文学作品讴歌这个公式,《孔雀东南飞》里写道: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似乎你也无转移,我也无转移,我们就可以无转移。
然而好关系的真相是我们拼尽全力一起转移,我们一起爬雪山过草地,一起完成伟大的长征。婚姻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把婚姻里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是一个不错的经营思路。
不管我和你愿不愿意,我们都会转移,这个转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要么主动改变,要么被动改变。
而在公式影响之下,我们总是被动改变。
被动改变其实就是抗拒改变,这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对自己的变化不了解,二是对对方的变化不理解。
前者是缺少自我觉察,后者是缺少与对方深入链接,这都是缺一对一的表现。
这两个结果又会造成一个后果:越来越觉得关系不好,而且把不好的原因归结为对方变了。
所以婚姻出现问题时,常见的一个说法是:你变了……
因为对自己的变化不了解,就不会去审视自己的期待,而是觉得自己的期待非常合理,同时又不理解对方的变化,就会觉得对方的变化非常不合理,于是自己的期待没被满足的事实就和对方变化的事实联系了起来,形成了证据链,并由此产生了怨怼的心态。
纳兰容若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心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自保社群6的婚姻,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表达爱的方式是为这个共同体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叫做顾家者。
当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白头到老和从一而终就是明智的选择,任何不稳定都是对这个共同体利益的削弱。
为了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每个人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选择最有实力的家族联姻。双方都这么想,博弈的结果就形成了“门当户对”的婚姻观。
国民性格的副型排序是:自保社群一对一。
这决定了择偶时关注点的顺序: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个性爱好
相亲时先问:有房有车吗?收入多少啊?(经济实力)
然后再问:什么工作啊?父母什么单位?(社会地位)
最后才关心: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呀?(个性爱好)
很多时候,对个性的了解是在婚后才进行的,以至于离婚的首要原因是“性格不合”。
对于以这个原因离婚的人来说,再婚并不容易。如果你只是想找个性格合适的,那相对容易,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是想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都理想的人群里去寻找那个性格合适的。
也就是在满足自保满足社群之后还要满足一对一,这只能说你要的有点多。
所以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至关重要。
page
5
九型同样可以解读体育。
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中国乒乓球为什么很牛?
足球运动本质上是一个微缩版的捕猎游戏,模拟的是捕捉走兽,而篮球模拟的是捕捉飞禽。
为什么世界第一运动是足球而不是篮球?因为人类的祖先抓到兔子的时候比抓到鸽子的时候多多了,所以人们更喜欢看足球。足球唤醒了人类基因里遥远的记忆。
我们看下足球强国都是哪些,世界足坛公认的是十二大强国: 巴西、阿根廷、法国、英国 、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荷兰、葡萄牙、捷克、墨西哥、乌拉圭。
这些要么是森林国家,要么是海洋国家,清一色的渔猎民族后裔。也就是说,他们的祖先是“打猎”的,而我们的祖先是“种地”的。
说到底足球就不是一个自保型6号的游戏!
自保型6号是“家庭守护者”,是九型人格所有副型中最“顾家”的人,在足球场上最适合的是守门员的位置,一个防御性的位置。
中国乒乓球为什么这么厉害?因为乒乓球就是两个守门员在对打。
足球是你争我抢,乒乓球是你推我挡,明显是乒乓球更适合6号人。身体语言反映性格模式。
足球目标性很强,就是要把球送进对方球门,而乒乓球是你这个球爱上哪上哪,就是别到我这边来。不过也不用灰心,毕竟我们现在越来越3号了(社会压力较大,6号迁移到3号),所以中国足球还是有希望的。
关于九型视角解读中国的内容,就分享这些。以上仅仅是我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我对九型的理论和应用还在学习之中,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
我最后想表达的观点是:九型人格不仅仅是自我觉察的显微镜,亲密关系的放大镜,事业方向的瞄准镜,同时它还是我们纵观历史长河,放眼五洲四海的望远镜!
我们借由这个工具,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历史,剖析国家,鉴古而知今,从而洞察天下大势,找准自身位置,顺势而为,成就美好人生。
文章作者丨徐东澍
西安宿吧公寓创办人
九芒星九型人格导师班学员
教练技术三阶段教练
林文采萨提亚家庭治疗专业班学员
吉利根催眠专业班学员
苏晓波后现代精神分析专业班学员
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
识别二维码可以添加作者微信交流
相关阅读推荐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解读九型与传统文化《菜根谭》里的动态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