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皆长路 惜取此时心
说说一对一与自保的爱恨情仇
说说缘起
本文只是分享我对我与先生的亲密关系的体验。
从所有的面向中,选出我最有感觉的,因此只是案例分享,不属于一对一和自保的相处共性描述。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因此,每一份亲密关系都是独特的。
只当作故事看看,如果对你有一点触动,足矣。
一、说说一对一与自保的爱恨情仇
我的主副型是一对一/社群2w3,先生是自保/一对一6w7。这个组合,是心区和脑区的组合,也是缺自保与自保的组合,是16元素常低的我,与16元素常高的他的组合。
因此,结婚近18年来,有许许多多的丰富多彩的爱恨情仇和相爱相杀。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那么,就不说怎么恩爱了,就只说说如何“相杀”。
1.说说自保与缺自保关于家务的那点事
我缺自保,关注点又比较习惯放在家以外,对于家务活儿,除了对做饭有兴趣和因为责任能坚持之外,其他的家务,主要靠毅力和一时勤快完成。
比如收拾家,那就是勤快时,把家彻底收拾一下,平时,表表面面弄弄,家里哪里乱了,我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也常常看不见。
但先生,对于整洁,还是有他的标准和要求的,对于生活的细节,也有更多的关注。所以,这些天天要面对的事务事,常常成为“冷战”的导火索。
我常常会面对这样一些灵魂拷问。
比如:
“你整天在忙什么,没看到阳台上的衣服该收了吗?”
“厨房炒锅的把手上的油没看见吗?不知道擦?”
“盐快没了,调料见底了,不知道提前买?”
“冰箱里的菜又坏了,怎么不知道及时做?浪费呀!”
“今天这个菜咸了,以后少放盐!”
“这次油又多了,说了多少次了,少油!”
“地板该擦了......”
“用东西能不能爱惜呀......”
……
诸如此类,让我心生怨怼,立马掉层。
灵魂拷问一起,我的情绪也升起,你就是找茬呀!!
我做的那么多事,你怎么看不见呢?!
火眼金睛,就放在找我问题上了。
于是,开始委屈和对抗,你就是成心挑剔我,你指责我,你不爱我,你根本就不懂我!!!
我是需要赞美、鼓励的,你就不能照顾我情绪一点,切,越批评我越不做。
而且,还有一个常被打趣的点,“心眼小,记忆好”,有人说2号有情感账簿,是的,记得你曾经对我的每一次伤害。
你今天批评我,那就不限于今天了,我还会想昨天、前天、上周、上个月、甚至几个月内的批评和指责,所以,你是一直挑剔我,是由来已久的挑剔我。
于是,从今天一件事的不开心,连成了一片悲伤的海洋。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个世界,哪里还有色彩?!
2.说说表达愿望和做出承诺的不同
自保的地雷里,有一个是“不能说到做到”。
我平时觉得自己行动力很强,但是,在此常常被指责。
我发现,这是源于对于承诺和表达愿望这两个不同的事,我和先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比如,我说,我胖了,得减肥了。
我只把它当成一个当下的愿望,一对一的即兴表达,一时兴起,做到当然好,做不到,也可。
先生,会把它当成一个决定。
于是,从说了这句话起,以后的所有妨碍减肥的行动,都变成了不能遵守承诺的表现。我所表达的愿望,变成了套在我身上的枷锁!
更可怕的是,还会上升到道德层面,这会变成应该进行的思想上的反思,反思如何做出承诺,如何以身作则,如何坚持,如何做到有毅力地执行……
鸡与鸭讲的结果是,以后有什么想法,记得千万别和他说,后果很严重!!可下次,又不经意表达了……
3.说说亲子教育理念上的不可调和
我儿子是一对一/社群7w6,高一了。在近几年中,随着儿子的长大,我和先生在教育理念上的冲突越来越明显。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学业和升学的压力。而现在,儿子面临着2年后的高考。
新形势下,我的理念还未想调整,仍然是“爱与自由”,还是坚持“愿我的爱象阳光一样温暖你,同时,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我倡导,孩子需要多陪伴、多鼓励、多引导、多倾听,少指责,少建议。
孩子的老师,也会觉得我对孩子的要求过低。
我的爱与自由,在先生看来,就是无原则的溺爱,批评我只考虑孩子一时的快乐,不能看得长远,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
于是,先生开始了艰苦卓绝地对我的思想改造之路。
有机会,就开始做我的思想改造工作——你要看到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着手解决问题。
你要做到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要有原则,要考虑长远,要严格管理,要切实落实,要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且效果可量化可衡量。
面对这些要求,我心里只有一句话,你说的都对,就是“臣妾做不到”呀!!!
“你知道我说的对,你还不改???!!!”
理念不同,我又不肯放下自己的坚持,于是,更多的灵魂拷问开始,更多的冲突开始,更多的掉层出现。此时,所有的觉察都忘记,所有的静心功课都白做,直接武功全废,直接掉入情绪风暴之中。
我常想,这就是所谓的“三观不合”吗?
有时,真的吵到怀疑人生。
二、说说情绪风暴后的觉察和体会
即便有那么多的争吵,日子还是一样要过下去。18年的日子,有相杀,也有恩有爱,有难过,也还有珍惜的过往。
“谁不舒服,谁吃药?”,如果只是把指责的手指向对方,永远没有解决之道。
我和先生沟通过我们的问题。这些争吵,可以说是典型的脑区与心区的争吵。我在说感受,他在说事。
如果我的情绪平静,双方可以理性的沟通。如果我在情绪中,觉得没有被关注、被赞赏,觉得面对指责,我就会不自觉地对抗。
先生,此时,可能少了一份对我的情绪的理解和看到。
先生解释过,他只是在说事儿,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想让我看到问题。
但是,在没有觉察时,模式已经直接把我带走了。陷入在情绪之中,哪里还谈得上理智。
当然,也就看不到他的善意和承担。
裴导一直引导我们要觉察。
有时,我会在情绪中深入,就会发现,我的那个愤怒和委曲,其实与当下无关,也与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无关。
他踩下的我的那个情绪的开关,背后是我过去记忆中的伤痛或者被压抑、被屏蔽的情绪和感受。
只是这样情绪的开关,在亲密关系中,最容易被踩到,也因为最感觉到安全,会最容易放任自己的情绪。
从这个角度,我把愤怒指向他,对先生是很不公平的,他其实是一直在与我一起承担和面对,我内心没有过去的那些伤痛和情绪。
有人说:“掉掉层,更健康!”
是的,在掉层中,因为痛,不得不去面对和觉察,也因为这份觉察,对自己和先生有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对他的爱、付出和承担有更多的看到。
以前,我在一次掉层时,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本是心系天下、情在山海之人,你盼我能安住柴米油盐,安于贤妻良母,安于红尘烟火,你本要用你的方式护我一生周全,可我心中的那片天下和山海,岂是有人护我,我便可得?”这其中,有我的不满和委屈。
可换一个角度呢?
他呢?
难道他心中就没有一片他向往的天下和山海吗?
凭什么,只有我有?
每个人,谁没有自己的梦想和渴望。
只是他会宁愿放下这些,去承担社会责任,去承担生活的压力,去为我和孩子为家庭撑起一片天,让我可以在这份保护下,继续我的岁月静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他便是,那个为了这个家,负重前行的人。
我特别喜欢张国荣的一首歌《当真就好》,其中有几句歌词,或者,可以用来为我与先生的感情做一个总结。
“我们都太骄傲,太在乎谁重要,比较了付出,只有加添了煎熬。我往哪里找,像你这么好,爱要慢慢嚼,慢慢嚼,慢慢嚼,当真就好。”
所以,更加彼此懂得,更加彼此看见,放下那些骄傲、比较,那些对错是非,接纳最真实的自己,也接纳一样凡夫俗子的他。
在一见钟情后,实现再见衷情,那么,未来更加可期。
最后,分享裴导说的一段话,虽然说起来有点难过,但也让我们有所警觉:
“世界上最常见的是,只爱不懂,相爱相杀;
世界上最遗憾的是,未曾懂你,却已厌倦;
世界上最悲哀的是,我为你耗尽自己,却让你伤痕累累。”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