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到悲悯——九型人格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文/裴宇晶)

裴宇晶博士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工作者,包括九型人格的导师、教练、咨询师等运用九型人格支持他人的工作者。今天我们来谈谈九型工作者的成长必经之路——从绝望到悲悯。

如果你做了十几年的九型人格老师,你可能会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受——人类就像是批量生产出来的,无论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男女老少,似乎我们总是在和那一套套固定的程序对话,有时候难免会觉得厌倦,甚至对人性感到绝望。

但我认为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对人性没有绝望过,不可言九型。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九型人格导师、教练或者咨询师,你迟早要去面对那种彻底的绝望。你需要看见并接纳这个绝望,面对它,不美化,也不粉饰,也不试图躲进“高层”里玩耍。

不过,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通过学习九型人格实现自我穿越的核心是对自己的人性绝望,而不只是对别人的人性绝望。

你会发现包括你自己在内的所有人,似乎永远都在那道程序里,即便你学了那么多九型知识,上了那么多课,教了那么多年,你依然总是在你的模式里,这可能会让你感到绝望。

如其所是地看见自己在模式里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害怕绝望而逃避和美化,不要用那些光与爱、高层、鸡汤来麻醉自己,如其所是地看见你自己人性的阴暗面和一成不变的机械化,你要用九型把自己从无边的绝望里捞起来,否则,你怎么能做到传播九型?用九型去帮助人?

记住,只有兴趣是做不好九型老师、教练或者传播者的,当初很多报名导师班的同学说,报名动力是缘于对九型人格强烈的热爱,也有人说是使命感,但这真的是远远不够的。你体验过对人性的绝望么?



绝望是一段旅途风景,对自己感觉太良好或者太糟糕,都是有问题的。


自我接纳和自我反省是一体两面。


不接纳就不会真的反省,做不到真的接纳,否则就是自我解释和自我批判。

从绝望到悲悯,这需要一个过程,有人说,看到但没做到,就是耍流氓,我看不是,没有做到。

就是没有真的看到,看到,必定做到。



当然这个“看到”,不是你头脑理解了,而是心、脑、腹三个中心一起看到。


如果你学了很多年的九型人格,不要觉得你已经学得很好,特别是自以为成了所谓的“九型学霸”。当你自我感觉太良好时,其实就是开始掉层了。

九型是知识么?需要学霸么?

人的标准只是人!



看清自己,才是学习九型的根本意义。



最怕掉在模式里说成长,无异于痴人说梦!




九型人格本质上就是帮助我们去觉察自己的种种不舒服,比如当你感到痛苦、压抑、压力大,吃不下,睡不着的时候,那就是你的问题来了,此时正当觉察时!你此时不去用九型去觉察自己,更待何时?

然而遗憾的是,往往这个时候,我们的人格模式比我们觉察的速度快太多了,模式马上启动防御机制,全副武装地保护你,阻碍你去深入觉察,甚至帮你伪装觉察以躲避真正的觉察。

你失去觉察了,也就不会有任何改变,然后你学了很多年九型,也还是那个样子,所以你说九型帮不了我,这件事还得靠我的老办法或者我得去学习什么新方法、新学科……这是很让人遗憾的。

最终,你发现了每个人都在受苦,和你一样;

每个人都在自己模式里苦苦挣扎,和你一样;

每个人都在自以为是地自恋或自卑,和你一样;

每个人都坐井观天,以己度人,和你一样;

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机械化程序保护和控制着,和你一样;

每个人都有其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和你一样;

每个人都……和你一样。




看到这么多同路人,其中有你的学生,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上司,你的下属,你的闺蜜,你的挚友……

你会越来越体验到慈悲,从绝望里慢慢爬出来,此时你才会有所谓的使命感,因为你有了慈悲和爱,你愿意和所有人一起走在人性觉醒的路上,你不要以为你能点化任何人,因为模式很顽固不化,就像你自己一样。

老舍先生说

“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再小看任何人!”


对自己绝望后,一旦走出来,反而会催生出慈悲和谦卑。


你作为九型人格老师或者教练,你只是和大家一起在路上,砥砺前行,一起越过绝望的深海。

以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进三步退两步地爬行前进,真诚地、虔诚地自我觉察,接受自己的无数次倒退和掉层,并从中领悟更多智慧,这就是一位九型人格老师或者教练的自我成长之路。


九型人格,是一副完整呈现人性的地图,更是唤醒能量、悦纳人性、服务生命的智慧。深入了解自己,意味着全然体验从绝望到悲悯的这一过程,持续的觉察,无尽的精彩,请珍惜与九型的相遇。
 

特别感谢淑艳、郑杰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27种副型大师著作读书答疑群分享的初稿整理

全国各地的九型人格爱好者

都喜欢来这里交流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