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影视解析】
安家:全方位解读一对一社群
最近收官的热播剧《安家》,讲述了安家天下静宜门店,房似锦与徐文昌实行双店长制过程中,作为房产中介的他们,帮助客户安家之余,也见证了自身以及客户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故事。

随着剧情的展开,我对于人物形象的感受越来越深,不禁惊叹,店长徐文昌是九型人格副型中典型的一对一社群型,剧中点点滴滴的呈现堪称此副型的教科书版展示。遂结合剧情,特别分享此副型的相关特质,希望对于大家了解一对一社群,提供助益。
徐文昌是个高贵的人,无论是内在性情还是外在仪表,都透露出一种洒脱,大气,精致又得体的气质。他与员工打成一片,是员工的“靠山”,大家亲切的称之为“徐姑姑”。徐姑姑却说,卖房子不仅是买卖,也关乎着一家人的幸福与未来,这是一对一社群赋予工作的特殊意义与情怀。一、他们与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深深的链接,善于发现,并认可每个人的独特价值
徐文昌了解每个员工的家庭背景,个人状况,与每个人都有私密的链接,能看到每个人的独特价值。房似锦看到连续两年未签单的朱闪闪,有意要辞退时,徐姑姑耐心分享闪闪的特别之处。作为上海老弄堂里长大的姑娘,闪闪的家特别小,她只能睡在“壁橱”里,却依然积极,乐观,像神一般的存在,影响着每个人,被称为门店的“吉祥物”,姑姑为此愿意留住这位姑娘。

小楼是大山里的穷孩子,每天只吃一份白米饭,从不舍得买菜。当他终于开了大单有近8万佣金时,众人以为他肯定要改善伙食了,主动替他加了两份红烧肉。唯有徐姑姑说:最好先跟他打招呼再订餐。一句简单的话,体现出他敏锐的洞察力,预知力,也体现了他对于小楼的尊重和了解。果然,小楼退掉了加餐,只加了两瓶榨菜。

二、他们审时度势,洞察人心,善于发现需求,各个击破,以寻求共赢的方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赵小姐和孙太太共租一个楼层。赵小姐的先生做期货工作,每天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一点要睡觉。孙太太的女儿学小提琴,每天在晚饭时练习,两家随即产生冲突。又因赵小姐在家艾灸时间过长,烟雾弥漫,导致邻居孙太太女儿的过敏性鼻炎犯了,矛盾升级,两个人闹到门店,吵得不可开交。

这类邻里间的冲突,物业也没有好办法。徐姑姑以其非凡的协调能力,审时度势,发现各自的核心需求,分别与二位对话,各个击破。为赵小姐提供中医资源,帮助改善睡眠,调整身体。找到琴行的同学,专门教授小女孩。琴行路途遥远,又主动接送她们去试学。善于推崇炒作,“放梦”,展望小女孩成为世界著名小提琴手的样子,一番对话,深深得打动了小女孩和妈妈的心。如此,完美解决。
三、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的方式,为他人提供机会,排忧解难,表达爱
卖包子的严叔严婶,买房后被亲家母捷足先登住了进去,一辈子积蓄买的房,一天没住上。无奈住在包子铺,又被相关部门查处,十分为难。姑姑建议老两口换到市郊位置,同样的钱既能租到更好的铺面,又能租到住处,那里年轻人更多,早餐的需求量更大。
调用连锁门店的资源,协助两位老人解决了问题,是社群的特长。主动帮助他们,替他们分析情势,且不收取中介费,是一对一的情谊。

林茂根想要买一栋老洋房,似锦根据其要求亲自扫街好几天,完全没有进展。徐姑姑带着点心,和她一起去跟张叔下棋。愁于业务的似锦,百思不得其解,恐怕觉得徐姑姑真是浪费时间,有病吧。谁知张叔是四十年的老邮递员,没有不熟的地方,依照似锦的描述,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结束了似锦数天的奔波周折。我们也清晰的看出了非自保主导与自保主导的人,做事风格的迥然不同。

似锦的父亲出车祸撞死了人,车主骗了房爸爸,车子并没有上保险。死者家属上门要债,似锦不知如何斡旋。徐姑姑找到做教授的律师同学,鉴于她的家庭经济状况,最终采用法律援助的方式,帮助他们打官司。徐姑姑没有亲力亲为做什么,依然是透过整合资源的方式,帮助似锦完美的解决了家务事,没有额外花费一分钱,似锦十分感激。
四、一对一社群是圈子的焦点与主导者,洒脱,崇尚自由徐姑姑是业内的老洋房专家,总部有意提拔去做管理层。然而,他并不想去。宁愿在自己的圈子里,自由自在,洒脱不羁。在静宜门店,不需要统一着工作装。晨会也不是常规的喊口号,跳晨操,而是尤克里里,唱歌,甚至像个小剧组在演出。这些细节体现出一对一社群的独特性领导风格。读书时他是班长,组建了乐队他是主唱,工作了他是店长。无论如何,他总是圈子里,舞台中的中心人物,不管这个舞台是大还是小。
五、面对逝去的情感关系,处理的十分得体,且有坚决而明晰的界限徐姑姑的前妻张乘乘婚内出轨,发现时他没有失控,更没有失态,只是把门关上了。这是一对一社群的冷静得体,面斥不雅,尽量避免撕破脸皮呦。
张乘乘百般纠缠,招数用尽。每次不得已送她回家,只是送到楼下。即使在雨夜大风的日子,徐姑姑依然没有留下来陪她。得知她怀孕后,也只是做了晚饭,又悄然离开。这些都是一对一社群的得体,以及界限。
张乘乘都不清楚孩子到底是谁的,虽然姑姑直觉孩子不是自己的,张乘乘生产时,他的心情依然忐忑。走进病房看见小天天,面对给他带了“绿帽子”的男人,这极其尴尬的时刻,他并没有恼羞成怒,依然是冷静自持的。短暂的沉默后,立刻拿出红包,说:这是舅舅给外甥的见面礼。
显然是做了双重的预备,假设读者也是一对一社群,一定能体会到,这种心情与心态,完美的得体,优雅与界限感,太赞了,是一对一社群的高贵。六、一对一社群类【8号】,保护团队,深得民心,利益共享,兼具分配的公平公正在利益上,是照顾团队,共享利益的。姑姑自己的单子,给下属共同分成,大家的积极性,团结性都大大高涨。“钱散人聚”,是社群的表现之一。徐姑姑也是公平公正的,对于完全没有参与项目的人,不予分成,“哪怕只是递个鞋套,都算作是工量”,体现了公平公正性,也是社群的表现。在保护团队上,一向温和的徐姑姑,面对无理取闹的客户,大声喊出:这是我的地盘,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房似锦爷爷的丧礼上,她的母亲要打女儿。面对她的娘家人,姑姑说:她是我的女人,你们不疼我疼,我不管你们是谁,今天谁敢动她,我就跟谁玩命!


这份豪情与霸气,对所爱之人的保护,是一对一社群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也因为自保排在第三位,因此对于一段认定的感情,或是一个认定的群体,常常不会计算需要付上多大的代价,要填多大的坑,对爱与关系全情付出,不计成本。
进入一段感情时,他们在热烈中兼具得体,谨慎与节制。在表白前,徐姑姑从未公开表示,或单方面宣扬过对房似锦的感情。一旦确认,他的表白又是昭告天下,绝不避讳的。对门店员工说:欢迎带上你们的家属!一对一社群,不隐藏自己的爱人,我爱你,愿意让众人都见证。在乐队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作为乐队主唱,以主角的身份,向内心深爱的女主角,深情又不喧嚣的表达爱意,是一份礼物,是一份不会吓到对方的,刚刚好的惊喜,是优雅的,独特的,又是隆重的。鉴于主型的差异,不同的一对一社群采用的方式存在差异,但总是独特,大气,别具一格的,欢迎小伙伴们补充呦。感受下这段经典的告白:一路走来,到现在我才发现,原来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准确的计量单位。一块做好的牛排,在开封之后,只能存放24小时。一只鱼子酱罐头在开封之后,只能冷藏一周。一块西班牙火腿,在全密封的状态下,也只能存放一年。可是......在你走进我的心里之后,我才发现,我对你的爱,却永远走不到,世界的尽头......

用时间的延展,表达爱的延展,将一对一的深情,与社群的辽阔,广大,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接下来这首歌是送给你的:想把我唱给你听。选择的歌曲是:把我给你,饱含着一对一的全然奉献与交托。用歌词表达爱,也是一对一社群,将含蓄委婉,与深情热烈完美的结合。


在老油条牙叔的故事中,牙叔为了报恩,救治死去恩人四岁儿子小宝的生命,一房多卖,挪用客户的意向金做投资却亏空了。徐姑姑二话不说,问清牙叔是卖了七八户后,立刻转给牙叔十万,让他先拿去还给客户。每户一万,是多给了钱的呀。相比于自保型“给我能给的,给你必须的”,一对一社群的仗义,使他们容易给的多,也易过度散财。
离婚时,徐姑姑所有的房产,股票,债券,都归了前妻,完全没有给自己留退路的节奏。多年打拼,已有了不错的积累,最后却只有一台车和一只狗,还得租房子住。一对一社群,即使再能赚钱,也禁不住,在为家人/朋友们两肋插刀的时候,荷包常常瘪瘪了。
徐姑姑的好友加老客户阚总,白手起家,直到身家数亿。阚总屡次婚外情,每次向他诉苦时,姑姑都义正言辞,没什么好脸色,对阚总的警告也非常的直白。以至于阚总说:你到底是谁的朋友呢?然而帮理不帮亲,即使你是我的朋友,我依然秉公而言,这是第二副型社群的公正。具体的行动上,依然帮助阚总处理危机,避免了阚总家庭风波的扩大化,这是出于一对一的情谊,也彰显了一对一社群的人,在人与事,情与理之间的平衡。十、不需要头衔的领袖,强大的个人魅力,个人品牌效应与影响力徐姑姑的对手翟云霄想尽各种办法,将其店长职务罢免。然而,一对一社群常常是不需要头衔的领袖,他们的影响力,不仅来源于职位,更来源于强大的个人魅力,是做人的成功,自己就是一个品牌。员工纷纷表示,如果姑姑离开,自己也不干了。姑姑立的各种规矩,比如晨会唱歌,开单吃恩格斯,一起分成单子,这些都不能变。后期门店出现经营危机,大家依然是按照姑姑给出的策略做事,他始终是实际的店长。那些一人辞职,就会带走一个团队,以及大批客户的,大概很多是一对一社群型。
十一、顾全大局,为了【社群】,即大众的利益,突破自己,勇于担当被罢免后,徐姑姑没有选择离开,不想给新店长九八五鱼经理,留下烂摊子。这份不离开,是顾全大局,为了大家,便甘心忍耐。接下来,翟云霄想要垄断长租房市场,要清退整栋广安大厦的租户,多年好友瓜哥的酒馆恰好在一楼,那是她的安身立命之处,将要被剥夺。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也因涨房租而上门求助。除非把整栋楼租下来,才能改变这个局面。他突破自己,勇于担当,断然辞职,选择了创业。租下广安大厦,创办城家公寓。以至于房似锦不断的提醒他不要冲动,这份离开,依然是顾全大局,为了大家,而甘愿冒险。
他说:我这个人呢,一直就没什么大理想,一直以为这辈子,就在门店的一亩三分地了,然而造化弄人,有些事,总是身不由己。又说:我和似锦诚心诚意邀请大家加盟,守望相助,不离不弃,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当一对一的热爱自由,与责任相冲突的时候,一对一社群,往往放下了自己,选择了责任与使命。很多一对一社群,都是因为社群,而激发了更广大的一对一能量,他们奉献了自己,最终也成就了自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本也是游山玩水爱自由的人,为着责任,为着更多人的利益,最终选择了承担更大的社群角色。
徐姑姑是业内的老洋房专家,业务技能一流。若非在专业领域多年的深耕细作,也不会有真正的实力和口碑。实力,夯实和扩大了一对一社群的影响力,使他们不仅是精神层面的领袖,更是实打实的业务榜样。故事的最后,徐姑姑才得知,他的第一桶金,源于父亲的支持,而非他一直以为的写书稿费,这赤裸裸的拆穿了他的隐秘优越感。无论第一桶金从何而来,都是必需的,自保副型的保驾护航,是多么的重要。从前妻处拿回来的房产,变现后成为了他创业的启动资金。自保是基础,是一对一社群的梦想能够大力发展的中坚支持和后备力量。
除此以外,剧中还有太多的细节。比如街道举办的相亲会,员工们简直就是为了去大吃自助餐,姑姑一直提醒要注意点形象,别只顾着吃。姑姑给房似锦买鞋的那一幕,似锦惊呼6000元的鞋子太贵了,这个钱她能买15双鞋子了,不要买,姑姑让她给点面子。辞职前最后一次借用静宜门店开会,特别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照顾,非常有仪式感和注重礼节。

他最终构思的创业项目,“为年轻人打造一个社群空间”,关上门有生活,打开门有社交,包含着自保的舒适实用性,一对一的私密独特性,兼具社群的开放与广阔性链接。
他并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最终能租下整个广安大厦,是依靠着个人人品做背书,是大家的信任,以及对项目前景的宣讲,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家朋友们共同加盟支持。一对一社群,名副其实的感召者。
徐文昌与心爱的人共同创业,带领着志同道合的团队,为他人和社会谋取更大的价值和福利。爱人给予他无限的理解与支持,团队同心协力,不遗余力,这是一对一社群型最幸福满足的人生状态。
是不是感觉棒棒哒,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剧对于徐文昌的人物刻画,是非常健康的一对一社群。生活中,不同的主型,处在不同的健康层级时,同为一对一社群,难免有着细微的差别喔。如果想要了解一对一社群,这不失一部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的,教科书版的影视剧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