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板到潜能:孩子偏科严重是怎么回事?

妍臻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大家好,我是妍臻

欢迎来到《轻松育儿,成就天赋》

智慧父母课堂


 

孩子偏科严重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要区分“成绩差”不等于“偏科”

关于偏科,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

说是儿子从学校回来,

成绩单上面数学考了1分,

语文考了0分。

父亲看着成绩单,

狠抽一口烟说:

“儿子,你有点偏科啊。”

这个笑话之所以成立,

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

这不叫偏科,

这是成绩差。




 

什么是“偏科”呢?


是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

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别好或一般,

同时剩下的功课成绩特别差或较差,

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偏科”。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

1)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偏差的,

还是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

比如因为一次特殊事件,

此时,家长需要去了解是什么事件造成的;

 

2)“真性偏科”是指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

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

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

依然成绩甚微。

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此时,需要家长认真分析,

造成偏科的原因。



 

什么样性格的孩子比较容易偏科呢?

偏科孩子中最大比例的是一对一型的孩子


这就要从一对一型孩子个性特质来看:

一对一型孩子好恶明显:

挑人、挑老师、挑学科;

喜欢的老师,喜欢的学科,容易开挂,

讨厌的老师,讨厌的学科,容易挂科。

 

所谓“偏”,就是一种好恶,一种取舍

就是吸引与排斥

就是投入与对抗

要么毫无感觉,要么全力以赴;

 

讨厌被压制,讨厌做应该之事,

一对一型孩子是天然的

个性化和热爱自由的课代表;

 

所谓震荡

所谓冰火两重天;

就是忽高忽低的不稳定

震荡的特质在学生时代会表现在

学习成绩的不稳定上

 

说个一对一型孩子的案例:

乐乐是个严重偏科的孩子

作文从小是贴在墙上做范文的

绘画作品是可以参展拿奖的

但数理化得分一直是个痛点

数学0分

 



长期在学霸和学渣间冰火两重天

因此乐乐的自信心不太稳定

一会儿自信满满

一会儿极度自卑

偏科学生是矛盾的组合

即享受着优秀的荣耀

又拥有负面的挫败感

 

偏科生的短板就是面对应试教育的统考

乐乐妈妈为此没有少费心思

花了大量的金钱为乐乐补习徒劳无功




乐乐就和妈妈商量:“妈妈,我不是不认真学,但是这些科目对我来说就像天书那么难,就像催眠曲那么有效。我最喜欢的是艺术,与其把金钱、时间砸在这些不擅长的学科上,不如集中火力在我最爱的学科,考我喜欢的院校吧!”


妈妈说:“还有6个月就考试了,你临时转换跑道,去和长期专业学习的人竞争,赶超人家几年,你可以吗?”


乐乐回答:“我可以!”于是,乐乐开始日以继夜的绘画

 

乐乐妈妈是位一对一型母亲

在支持孩子个性化发展上

展现出了她惊人的勇气、魄力、智慧和信任

给予了乐乐充分自由的选择权



 

对于年幼的乐乐来说,

除了父母,还能依赖谁

面对偏科,最重要的就是

父母能否发现自己的潜力

支持自己实现潜力

面对危机,最重要的就是

父母能否信任自己、理解自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偏科的孩子

遇上了伯乐一般的老师

也能成就偏科孩子的天赋

但当年乐乐的老师并不是这样的伯乐

甚至出言嘲讽乐乐和其他几个孩子一定考不进

而那些孩子的妈妈没有选择信任自己的孩子

他们选择相信老师的判断

 

只有乐乐母亲选择了

信任乐乐的选择

开发乐乐的潜力

结果就是这些偏科的孩子中

只有乐乐的天赋得到了发展

考进了理想中的学校

 

而那些落榜的孩子未必不能考进学校

而是家长和他们自己都认同了

那位老师的投射

——你是不行的!你考不进!

 

面对老师的判断

乐乐选择的是——做我自己

 

乐乐回忆:

”我没有相信她的相信,我相信自己的相信。因为,我没有接受老师的投射,于是,我超出了老师的想象。”

 

“回想我的考学过程,我母亲真是受苦了。我有着自己的个性,也忠于自己的选择,而她唯一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支持我的选择。”

 

“我是有底气的,那是因为当我回过头去,总能看见母亲信赖和支持的目光。借由共同度过考试的经历,我和母亲的情感也变得愈加深厚。”

 

通过一对一型孩子的案例可以看出:

1)兴趣是一对一型孩子最好的老师。

案例中的一对一孩子就是真性偏科。家长需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兴趣是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有兴趣,就有热情,有动力,一对一型孩子就容易开挂;

 

2)家长需要了解孩子认同的一对一对象是谁?

是父母的哪一方?是哪一位老师?是哪一位亲友?是哪一位朋友?是哪一只宠物?需要得到重视,他们的陪伴非常重要,对一对一型孩子影响巨大,是一对一孩子成长重要的推动力。如果孩子是因为讨厌老师而导致成绩偏科的,并不讨厌这一学科的,那家长就可以让孩子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补习老师,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在这个案例里,母亲就是孩子的一对一对象,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支持贡献巨大。对于一对一来讲,要先把人的链接做好,然后再事做好。一对一型孩子如果没有做好情感连接,其他事情也是做不好的。

 

3)刺激也可以作为提升一对一成绩的的助推力。

在这个一对一型孩子案例中,老师的否定,反而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一对一型人,面对困难,反而会越挫越勇,化危机为转机。

 

一对一孩子会有极端主义倾向

“你批评我,我要不就要好给你看。要不就彻底放弃。”

关于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需要家长沟通去发现。

 

有家长担心偏科的孩子能否成才?

偏科生未必不能成才

学生时代偏科的成功人士古今大有人在:



文学家钱钟书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



文学家闻一多报考清华时,也是因作文过于优异。其它科目平平,而数学18分;



主持人孟非数理化三科总分不足100分;



马云高考那年的数学仅考了1分。而如今,那个在高考中狼狈的少年,已经成为无数草根创业者的偶像。


成就天赋的偏科生数不胜数

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从中可以发现一个共性

因为偏科生追求极致的倾向性

他们往往都成为了其专业领域最出色的人


社会是百花齐放的

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

偏科生未必是通才

但天赋若发挥得当

他们便会是优秀的专业人士

甚至是流芳百世的天才

 



如果孩子是假性偏科

找出原因,用对方法

就能提升成绩


如果沟通后发现孩子是因为缺少学习方法而导致的成绩偏科,这就属于假性偏科。那找到合适的老师,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便可以提升孩子偏科的现象。


如果沟通后发现孩子是因为受打击而导致成绩下滑,厌学的。这也属于假性偏科,需要先处理心理问题。比如台湾女作家三毛就因为数学成绩差的问题,被老师画鸭蛋在脸上当众羞辱,之后每天一想起要去上学,就条件反射似的昏倒并失去知觉,导致退学。如果心理问题已经超出了父母和孩子的承受范围,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陪伴。


如果是孩子是真性偏科

需要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天赋异禀

重点不是用尽一切方法让孩子拉平成绩

重点就要放在因材施教上

对真性偏科的孩子使劲补缺

可能成绩没有得到提升

反而阻碍了优势天赋的发展


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价值 

所有成绩都满分的孩子也未必能有所成就

如果我们不懂得孩子的天赋所在

硬把左撇子扭成右撇子

可能得到的只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孩子

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不仅不能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带来贡献

往往还会成为危害家庭和社会的隐患

 

有家长可能会疑惑

那么多偏科的人

没见多少人成才呀

是的,光是偏科,未必能成才

关键要看,孩子的天赋发挥出了多少?

父母便是孩子身边第一位伯乐

所谓天才就是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人!

 

对于真性偏科的孩子来说

注意力重点不是看孩子最差的学科能提升多少分

重点是看孩子的天赋能否得到足够的培养和发展

每个孩子的天赋都是不同的

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因材施教

才能成就孩子的天赋




提问:自保和社群型孩子会偏科吗?


从性格角度来分析,一对一孩子,特别是一对一比例(得分)越高者,偏科的几率越高。自保和社群型孩子也可能偏科,但动机不同。


比如说社群型的孩子,有特别认同的圈子,这个团队或许是英语团体,或许是摄影圈子等等,那社群型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因为对这些圈子的投入程度,想获得认同而导致成绩有所高低。


比如说自保型的孩子就算在学科上有偏爱,学习成绩相差不会太远。该完成的作业还是会完成。成绩好坏和他掌握的学习方法有关,也不会在魅力吸引力上过度挑选老师。


不是所有一对一型孩子都会偏科到那么严重,也有成绩都优良的学霸,但共性是会展现出对某一学科特别投入的倾向性。


一对一型的孩子如果偏科,并且一对一比例特别强,就容易两极化。可能是0-100的差距,更有甚者,那些不擅长的学科,甚至连完成作业也有困难。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 THE END ~




文章作者 | 妍臻

九芒星九型人格认证导师

九型人格高级图表咨询师

美国NGH催眠治疗师

国际OH卡执行师

前媒体记者,后自由影评人



往期文章推荐


前任3:再见前任 | 电影中的九型人格


女性必看经典︱她为什么是孩子心中可爱的妈妈?九型人格解读高分热评电影《神秘巨星》中的人物性格


一对一/自保型人的恋物收藏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