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花1分钟测一下你的本能类型——你是自保型?一对一型?社群型?】 首先做一个为简易性格测试,请在下列4道题里选择最符合的项(记2分),次符合的项(记1分),最不符合的项(记0分)。 1.你认为你自己值得骄傲的是下列哪组词语?(最符合的2分,其次符合的1分,最不符合的0分) A、审时度势,顾全大局,社会责任; B、创意四射、想象丰富、不拘一格; C、勤奋专注、务实踏实、稳定持久。
2. 下列哪种情况下你工作效率最高(最符合的2分,其次符合的1分,最不符合的0分)? A、和一大群小伙伴一起做事; B、和一个彼此吸引的亲密搭档一起做事; C、自己一个人独立做事。 3. 在我能量较低时,下列那种情况能够让我快速恢复精力(最符合的2分,其次符合的1分,最不符合的0分)? A、参与一个志同道合的团体聚会及活动,并且我可以发挥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一群人的认可; B、和亲密对象(或我欣赏、喜欢的人)深度交流,或者做户外旅行、看电影等我觉得很刺激,新鲜,有感觉的事; C、一个人静静呆着,吃点好吃的,睡在舒服的床上,做做按摩保健,计算下最近的收入,盘点下自己的资源,做点自己的兴趣爱好。 4、如果我交一个好朋友,我倾向于(最符合的2分,其次符合的1分,最不符合的0分) A、邀请他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B、深入促膝畅谈,分享内心秘密; C、彼此独立,有界限,会给予实际的帮助和支持。 5.总体来说,我的关注焦点是(最符合的2分,其次符合的1分,最不符合的0分) A、我关注社会,团体,圈子的潮流,趋势及动态,以及我在群体中的位置和归属感,崇尚合作共赢,在意公平平等; B、我关注亲密关系的深度,喜欢深度交流与共鸣,喜欢折腾新鲜刺激的个人体验,挑战尝新让我充满兴奋和激情! C:我关注生活的有序、稳定和保障,喜欢独立及自给自足,与他人保持明确的界限,依靠自己,独来独往,喜欢储存资源,焦虑资源短缺,确保万无一失。 (测试答案:A分最高—社群型;B分最高—一对一型;C分最高—自保型) 每个人都有三种本能类型,但比例不同,总分得分最高的最可能是你的主导本能性格类型(可以自行排出顺序) |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三种本能类型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不同类型决定着金钱花费的流向,看看你为什么而花钱?你的钱到底花哪儿去了?
自保型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在金钱上往往精打细算,脚踏实地,稳步积累,严控成本,量入为出。
在金钱方面,他们喜欢和他人界限分明——今晚谁买单?这趟谁付车费?钱具体怎么分?借的就是借的,给的就是给的。在自保型人的心里,不管你请我吃饭花了多少钱,那是你愿意的,这不代表你上次借了我200元就不需要还。有很多人会误会说自保型人很小气,算小账,太看重钱,无论金钱大小,自保型的人都喜欢一笔一笔清,每一笔账都有概念,虽然他们并不会特意去算,但会自然就很明确。
自保型人喜欢给予所爱的人实际的物质支持,但这种支持是理性且有计划的,他们会“给我能给的,给你必需的”,绝不会无计划的多给以表现自己的慷慨或者有多么爱对方,更不会不顾及自己的需求倾囊而出,让自己陷入经济危机。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所爱的人,这是自保型人的生存信条。
无论金钱大小,自保型人均很尊重,即使日进斗金的人,也不会轻视和忽略每天恒定的固定收入的几元钱。例如很多自保型人会喜欢余额宝,哪怕每天几元钱的收入。自保型人容易注重金钱的点滴积累和物质保障,但严重的话,也容易沦为守财奴。
给自保型人在金钱观上的提醒:
自保型的人要学会不要固守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适当放大格局,接受新的变化,能够灵活调整计划,在“节流”的同时注重“开源”,在“保本”的同时也要尝试适当的“冒险”。同时,必须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不要因为害怕无法控制而“宁愿单干”,增强共赢意识!
为“实用必需”而花钱
——自保型人的消费观
自保型人的消费观是凡事必有“计划”,且专款专用,不能超支,“本月学习开支不可超过3000元”,杜绝一切冲动、即兴、“非必须”的消费!但对于必需品,他们绝不吝啬,舍得花钱买质量好且耐用的!所以自保型是“计划内慷慨大方,计划外一毛不拔”,自保型人的钱花在已计划的实用性必需品上,在其他消费上则比较节约,精打细算,注重物品的实用性、耐用性、品质和舒适度,确保物品能够切实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而非一味的省钱。
比如说买一件衣服,对自保型人来说好看不是最重要的选择因素,质地、健康、舒适、耐久、方便却是他们更重要的衡量标准,甚至连衣服有没有口袋可以方便他们装东西,都是自保型人在意的实用价值。
自保型人在买东西的时候,通常要确保东西能吃完、用完,一对一型人的即兴冲动、凭感觉消费,对自保型人而言会觉得太浪费、没有必要。有一次一位学员说 “我公公是自保型的,我想吃排骨,他觉得贵,给我买的猪肉。”自保型的公公不买排骨只是他觉得猪肉更划算,性价比更高。
自保型人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花钱要花在刀刃上,用在必需的方面。他们认为“该买的必须买好的,不该买的一分也不要买,要让价值最大化”。自保型人平时在小的消费上精打细算,但在家庭大事上却是慷慨大方的,他们就像“家庭保险”,总是在关键时候拿出一大笔钱,例如家人生了大病,自保型人绝对会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提供最好的医疗和药品,例如老婆坐月子,自保型老公会送她去最好的月子中心。但对于不必要的东西,比如说要买一种动物饼干、辣条、泡泡糖等食品,自保型人会显得非常“小气”。
同时,自保型人的消费标准是以自己的消费标准和消费观念为原则进行的,且在他们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都是贯彻着这个消费标准和消费观念。强调节俭的自保型人会对价格非常敏感,强调品质的自保型人会对品质标准非常敏感。自保型人的消费特点不是节俭、注重性价比那么简单,而是他们的消费观的稳定不变。
一对一型人信奉“千金散尽还复来”,不怕失败,愿意跌倒重来,他们的个人财务状况很容易波动,忽高忽低,他们容易冒险,敢想敢做,一对一型主导的人从来不怕失败,不怕推倒重来,从来不怕从0开始,他们享受那种浓烈的、紧凑的、振奋的、新鲜的、冲击的感觉!他们突破局限,勇敢挑战尝新,大胆决策,乐于竞争但无所谓输赢,倒下没关系,还可以复活!他们的生命一段一段地爆发!爆发!!爆发!!!
对于一对一型来说,感觉在,钱就来了!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他们一对一的感觉,他想赚钱不难,只要有感觉;他想花钱也不难,只要有感觉;他想存钱也不难,只要有感觉。金钱的“散尽”和“复来”都取决于他们的感觉和激情。
他们可以为心爱的人倾其所有,如果他们没有一对一关系,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赚钱,赚钱有什么意义?一对一型常常还会为了所爱的人,倾其所有地奉献和付出,动辄一掷千金,比如“工资1000,为你花900”才是真爱,自保型人可能大惑不解,这样消费怎么过日子,一对一型人可以陪你共享荣华,也可以共度风雨,只要情感连接一直在!在一对一这里,钱已经不止是钱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链接,金钱经常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而不只是实用价值。
一对一的金钱是基于感觉的,所以波动性很大,忽高忽低,震荡,不够稳定。他们喜欢出奇制胜,赚大钱,身上有一种“赌”性,一种冒险的冲动,一种激荡的刺激,尤其是当他们为某份让他们有感觉的爱的连接,为某个在乎的情怀、意义、所爱的人而拼命的时候,会有如神助,一下子赚很多钱。
在自保型人看来,一对一型人实在太自信了。他们总是没有很强的生存焦虑感,他们对缺钱没有自保型人那么焦虑,哪怕身无分文,也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东山再起,而且神奇的是,越是让他们置于身无分文的境地,他越有可能绝地反击。
一对一型是那种敢于身无分文走天下的人,一旦他们对金钱非常焦虑,那本质上不是对金钱的焦虑,而是他是找不着感觉了,他是跟他的一对一本能断了链接,此时他们有一种无能为力,没有希望的感觉,自信心也丧失了。这个时候,一对一有一种没有希望的感觉。
一对一型人认为金钱需要流动,是活的,流动起来才叫钱,流出去的还是回流回来的。如果不流动,如同一潭死水,就是一堆废纸,一个数字,那么这个钱本质上不属于自己。一对一喜欢让金钱流动起来,赚钱就是为了花,为了流动,有钱很快就花完,花完了才有动力再赚,赚钱的意义,就是花出去,为了爱的人,爱的事。
给一对一型人在金钱观上的提醒:
一对一型的人需要关注自身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及持续性,减少随性、折腾、冲动和幻想,不要执着于用“金钱”作为你情感的“证明”,情感虽然可以成为事业的动力,但注意不要让与“重要他人”的情感搅合在你的事业中,影响自己事业的稳定、持续的发展。
为“感觉感情”而花钱
——一对一型人的消费观
一对一型人认为,金钱要花出去,流动起来,才是钱,常有即兴消费,买各种有趣、好玩、非必须的东西,性价比容易低,常常是跟着感觉走,“千金难买我喜欢,有钱难买我乐意”,容易没有计划,即兴冲动消费,预算只有一个大框架,且很容易被感觉所突破,基本上形同虚设,一对一型人的消费通常没有什么规律,有时候是实用的,有时候不实用,有时候必须,有时候非必须,有时候有计划,有时候又没计划。这种随意态度容易导致“月光”。
一对一型人买东西,只要看对眼了,有感觉了,就容易冲动消费。看中的或许很便宜,或许很贵,都有可能。关键的是看对眼,或许因为包装特别精美,而忽略产品的内容,买下可有可无的东西,那个久远的“买椟还珠”的故事,讲的就是一对一型人。
一对一型的人常常冲动性消费。双11、直播网红主要赚谁的钱?那些尝鲜版、抢鲜版、体验版,都赚了谁的钱?我们不能说自保、社群就不买这些,但一对一型人在感觉来的那一刻,钱哗哗哗就用掉了。
冲动消费是指这些东西买了以后,根本就没有真正去用。比如看上喜欢的星巴克杯子,花几百元买回来,结果没有用;看上一款美颜相机,结果买回来从来没用过。一看到图片就有感觉,觉得非常有质感的串珠,2500元一冲动就买了,其实也就戴了没几天;一件大衣9000多,就穿了几次,还不如租;一个全身镜花了8000多,没照几次,结果后来还没地方挂。那些买了没穿的衣服、没有听的网课、没有用的茶壶、没有看的书都是因为满足了一时的感觉。
那么,促使一对一购买的那一瞬间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感觉!感觉从哪里来?可能是外表好看、颜色不错、图片美、有新鲜感、文案感人、背后有故事、导购员的走心介绍等一切让他们产生感觉的事情,所以销售心理学如果能懂一对一型人,可能会成为大师。针对性一对一型的人,要想销售成功并不难,实用性不那么重要,无论是环境、人、物品特质等,只要有一个让他们怦然心动的点,他们的钱就会跟着动了,跟他对上就行。要么东西跟他对上,要么人跟他对上,要么当时环境给他对上。他们也可能是因为与朋友的一对一关系,为了支持好朋友,也可能冲动购买;或者这个店有一个故事,关于宠物狗的故事,他特别有感觉,凡是贴了宠物狗的大衣、羽绒服、凳子他都买,只要是与感觉因素附带在一起。
找明星做广告也主要是打动一对一的。比如说,一对一的人很喜欢某个明星,明星代言了,爱屋及乌。明星代言的东西就一定好吗?自保型的人很少根据明星代言去买东西。一对一本身具有能量的传递性、传导性。不管是什么因素,反正归结为一点有感觉,很多都是非理性的——“因为有跟我家狗子像的图案,我就买了”。一对一注重体验新鲜的东西,哪怕最后不好吃,但是可以尝一尝。所以尝鲜版也是专门针对一对一的人搞的。对新鲜的东西无法抵抗,哪怕最后证明不好吃,不好用,买个教训,也一定要买。
在消费这一点上,自保跟一对一型人的冲突是很大的,有时候也不是花很多的钱,但是自保型的人会觉得很不舒服和不理解,觉得一对一型人败家。
自保的看实用,社群看面子,所以自保和社群一定都是为了某种用途。而一对一是看感觉,他们买的东西既不是为了赠礼,又不是为了自己实用,只是服务于那些转瞬即逝的感觉。
社群型人信奉“人脉就是钱脉”,他们在金钱方面显得慷慨大方,认为人在财在,有人就有钱。社群型人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同时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他们喜欢依靠朋友的力量,有钱大家赚,不分彼此,因此也容易出现财务问题,形成永远无法偿还的“借条”。很多社群型人分享,只要朋友开口借钱,一分钟内就给朋友打过去了,借出去的钱多的都不记得了,也从来不打借条,不主动让朋友还。但是当自己缺钱的时候,却不好意思找朋友借了。
社群型人特别舍得为群体、为朋友花钱,他们的钱容易花在脸面上,比如礼品、饭局、组织活动及各种人情开销上。社群型人被称为“买单王”,他们认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在朋友聚会中不管社群型人是作为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他们常会抢着买单。当然,他们也会根据场合来衡量是否合适。社群型人未必很有钱,但他们通常是资源的共享者,慷慨的分享者,他们不希望让人觉得吝啬、小气,希望在人群中有较好的社会形象及口碑。
社群型人认为金钱只是一种资源,跟人脉一样,需要共享,所以社群型借钱比例可能是在三种本能里最高的。他们借钱慷慨大方,对于借出去的钱,如果没有还,社群型人觉得上门去要是很难看的,根本就无法开口,因为他们在意面子和名声,不希望在自己的社交网里留下“不仗义”、“小气”、“不够意思”的名声,宁可不要钱,所以社群型人的很多借款根本是要不回来的。
社群型人重视朋友大于金钱,总觉得有人就有钱,因此也容易和朋友之间界限不清晰,社群型人太看重面子,有时候会为了朋友关系模糊了金钱的界限,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断了朋友关系,这种思想导致社群型人经常吃亏,也因此常会产生“一锅粥”的财务纠纷。注重财富流动与共享很好,但是为了人脉缺乏清晰界限,导致财务不分,想一起做点事,但会因模糊不清而流失财富。
给社群型人在金钱观上的提醒:
他们要放下面子,脚踏实地,不可过分求大、求全,妄图把一些根本不合适的朋友搅和在事业中,或者为了不破坏关系而丧失金钱的界限,导致一堆“烂账”,请学会清晰界限,“亲兄弟,明算账”。
为“人情脸面”而花钱
——社群型人的消费观
社群型人的金钱花费主要用在请客、送礼等人情往来上,他们会用金钱来维护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当然也包括对自己适当的包装。社群型人重视人情往来,对于社交关系网络中的红白喜事,即使人不到,也要做到钱必须到,绝不能在这些事情上掉链子影响自己的名声。
如果一对一型人是为了所爱之人花钱很多,社群型人则主要为社交关系网花钱,还未必见得给很爱的人花很多钱。有时候他们请自己的爱人、家人吃饭就很随意,但是要是请朋友、亲戚吃饭,往往会选择高大上的、有品牌的饭店。家人可以随便吃,同事、朋友、亲戚必须要吃好,面子最重要,这是社群型人对他们社交形象的维护,所以自保型和一对一型伴侣千万不要用花钱多少来衡量社群型人对你的爱。社群型人在请客方面会根据需要,讲究排场,家里人往往只能“沾外人的光”,爱人和孩子常吐槽,只有等到社群型人请外人吃饭,自己才能蹭一顿大餐。
社群型人在花钱购物上,无论是自用和送礼都追求恰当合宜,决定购买不是因为对上眼了,也非追求性价比,而是能否满足社交需求,是否符合其所在圈子和群体的标准,要合宜、有面,他们会根据场合而购买,也经常因为场合需要而紧急购买性价比比较低的服饰。社群型人的务实主要落脚在在圈子和朋友心目中的形象。比如一个社群型人买 LV的包,他未必是自己喜欢,而是受到其所在圈子的影响,他们的朴素或者奢华都取决于所在圈子的文化、习俗、惯例和社交暗示。总之,社群型人的消费比较多地受到环境、圈子的影响。
社群型人看重赠礼,但很少像一对一型人那样花心思去琢磨对方的需求以及喜好(除非是需要打通的重要关系),关系好的亲朋好友之间往往比较随意,他们喜欢转送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甚至连具体是什么礼物都不知道,就已经转手送给其他人,且常会告诉别人是转手相赠,不希望对方有任何接受压力。来家里送礼的客人,社群型人一般都不会让对方空手而归。逢年过节,社群型人往往会让礼物来一个大循环。社群型人因为朋友多,自然收到的礼物也很多,然后再转送出去,礼物就这样循环一圈,是社群型人和社交关系网的连接纽带。
社群型人常常为了面子去买单,为了场的局势去买单,比如请吃饭,因为社群型更强调接待规格和排场,强调必须要招待好,特别是外地来了朋友或者一些亲戚来了,特别是关系不是特别熟,又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请客吃饭往往想要给人家留下好的评价,就会比较高规格,容易超出预算,在社群型人的眼里,他人的评价和场合的需要比预算本身更为重要。
社群型人容易“打肿脸充胖子”,由于讲排场、讲面子,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社群型的客人有时候也会带一帮他自己的朋友参加聚会,这会导致超额开支,因此社群型人的预算会经常超支,过后只能用毕竟认识了某人或者解决了什么问题来安慰自己,今后自己家里的开支可以节省一点以弥补超支。
现在,你知道你的钱都花哪儿了么?本能类型对我们赚钱、花钱、做事业都有很大影响。金钱是一种修行,如果我们能够带着觉知去花钱,在消费中保持自我觉察,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金钱能量,发财也许只是小概率事件,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因提升金钱能量而拥有富足的人生!
值此2021年春节大年初五财神节,祝福所有读者在新的一年收获富足,财运滚滚!
(本文节选自裴宇晶博士本能类型新书手稿,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首届《裴宇晶博士副型应用班——本能类型在婚恋、亲子及职场中的实战应用》即将开班啦!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