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倾其所有来表达爱!”—— 一对一型人的婚恋面面观

裴宇晶博士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朝朝暮暮,如影随形

一对一型人希望和伴侣随时保持连接感,彼此信息资讯完全同频。

他们随时可能给伴侣打电话、发消息,内容往往未必是具体事情,而只是表达想念和其他各种感受;也或者分享给伴侣一段音乐、一个视频或笑话,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彼此间的连接感。

一对一型人渴望和追求两个人朝朝暮暮,如影相随,直到天荒地老。然而,这种强烈地、几乎不间断的情感连接,可能会让伴侣感觉一对一型人太粘人,导致自己没有个人时间和空间,感觉很累,很消耗。

一对一型人奉行“亲密关系至上”的逻辑,他们很在意对方,生怕断了连接。



一对一型人的恋爱就像和伴侣“连体连心”,“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所以他们可能会一天给对方打n多的视频电话,也可能时常“查岗”、翻对方手机,甚至在伴侣工作时要求对方打开电话,哪怕不说话,只听着对方的敲键盘的声音,感受着对方的工作状态也好。

这未必是出于不信任,而是他们渴望与对方亲密无间,希望彼此之间没有秘密。在他的心里只有你,所以希望你的心里也要只有他。



如果一对一型人给伴侣发信息没有被及时回复,那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一场“审讯”在所难免。

无论伴侣解释还是不解释,一对一型的人都会很生气。

他们认为:“我随时都想念你,你也应该时刻想念我,但你不仅不主动联系我,甚至还不回我的信息,这简直太过分了!你回复一下很难吗?你片刻的时间都没有吗?这只能说明你心中没有我,你不想回复我就是不爱我,我在你心中不是最重要的......”

深层原因源于他们对和伴侣时刻保持连接的渴望。

即便是已经结婚,一对一型人仍然渴望和伴侣保持亲密无间的连接,并经常问对方是否爱自己,或者问其他各种问题以验证、确认自己是不是对方心中那个不可替代的、唯一重要的人。




倾其所有的“舍得”


 一对一型人爱情至上,常常为爱痴狂,用倾其所有来表达爱。

为了心中的“真爱”,他们就像言情小说和影视剧中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为了和爱的人在一起,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放弃一切——无论是优厚待遇的工作、万贯家财,还是离开至亲家人远嫁他乡甚至放弃自己人生的梦想和机会……

一对一型人这种感天动地的爱会让伴侣很感动,但也会给非一对一型伴侣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因为非一对一型人即便再爱,也很难陪一对一型伴侣倾其所有。

当然,一对一型人的“倾其所有”只是希望对方也有一颗愿意倾其所有、“舍得”的心和态度,并非真的让对方倾其所有,但这对于务实的非一对一型伴侣来说,仍会让他们倍感压力。



 一对一型人认为“千金难买你舍得”,如果伴侣没有这么做,一对一型人会质疑伴侣足够爱自己——“我舍得为你倾我所有,你为什么不能对我倾你所有呢?这代表你没有我那么爱你。”

因此,一对一型人在恋爱中总觉得自己才是“更爱的一方”,他们认为自己对爱的投入、舍得远远超过对方。

 一对一型人在婚恋关系中还有一种悲情倾向,他们觉得凄美的爱情更加动人,千辛万苦得来的爱情似乎才更值得被称之为爱情。

他们不喜欢平淡无味地搭伙过日子,认为只有经历过曲折、坎坷的感情才是真爱,唯有历经千辛万苦去爱一个人,才能体现爱的珍贵、炽烈和真挚。



他们常常本能或者客观地把爱情调成“艰难模式”或“升级打怪模式”,用波折和跌宕起伏来演绎一出不那么一帆风顺的爱情。一对一型人也会考验对方愿意克服多大的困难和自己在一起,他们觉得“只有你克服一切困难来爱我,才能说明我在你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他们的爱情常常类似电影里常见的桥段:双方克服彼此家世、出身、阶层、年龄的巨大差异,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在一起。世俗的异样眼光和批判、家人的激烈反对,反而会推动和成全他们的爱。


(本文节选自裴宇晶博士本能类型新书手稿,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往期文章推荐


新书前言:完善副型理论,落地副型应用(文/裴宇晶)

朱先生的失败约会——自保型和一对一型的恋爱故事

我“败家”,还是你“抠门”——自保和一对一夫妻的“双十一之战”

裴宇晶:一对一本能人格类型的“神秘灵性”

视伴侣为不可替代的“首位”和“唯一”——一对一型人的婚恋面面观

【新书手稿】缺社群型——有创意的个人主义者(文/裴宇晶)

自保型家长与缺自保型孩子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