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心之旅】一个SXSO 4W3的自我救赎(下)——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疗愈与自我探求

觉心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觉心之旅】一个SXSO 4W3的自我救赎(上)
【觉心之旅】一个SXSO 4W3的自我救赎(中)——本身没有资格活着的人如何才能活下去呢???

第三章 
疗愈父母关系

在觉察到自己的童年经历之后,我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些实际上并非以前不存在,而是被压抑了,但却时刻以潜意识的方式深刻的影响着我和父母的关系,影响着我的人生,实现着因果不虚的现实寓言。
 
因为我这样的内在模式,所以有了7年前的重大人生危机,而我的危机也直接影响了父母的生活,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因我而提心吊胆,不得安生。
 
这当中有没有无意识的报复呢?我想这是一定存在的,甚至对于SX4而言,其强度是难以置信的,正像纳兰霍副型书中所说“仇恨是一种烈性毒品,是一种自己永远都不会戒掉的瘾”所有自童年起被压抑的对于父母的仇恨与愤怒都以自我伤害的方式最终报复到他们身上,显然这是一出毫无意义的悲剧。
 
如果我不觉察到这样的深度,丝毫不会意识到这些,而这一悲剧就有可能永远的延续下去。
 
要面对和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并不容易,就像曾经那位九型老师对我进行家排技术的“臣服”操作一样,我内心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对于父母的恨意与愤怒。
 
因为觉察力的提升,我清楚的知道,对于任何内在的状态,唯一正确的应对方式就是允许与接纳,所以既然恨意与愤怒存在,我就承认和允许它们,从根本上说它们会被压抑如此之久正是因为对于父母的恨与愤怒是不被允许的,但情绪本身的产生与存在并没有错误,仇恨源自被伤害,而愤怒源自被不公正的对待,即便是来自父母,是否这样的情绪就不应该了?
 
这一对情绪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几个月,我给予了这份恨意与愤怒充分的表达与释放的机会,我感谢它们对我的保护对我的捍卫。
 
我意识到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在加深着我对自己的进一步接纳,增加着我对自己的慈悲。
 


有一天我回想起自己7年多的经历,深刻的意识到内心世界的每一步前行都非常艰难,经常的情况是,一个阻碍被克服,另一个大的多的阻碍出现,然后更大的阻碍出现,有时自以为有了某些长进与收获,但却往往被事实以想象不到的速度打回原形,走一步退两步更是常有的事。太多的时候根本身不由己!
 
然后,我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在我童年的时候又如何呢?我很清楚自己在5、6层以及更低的层级是怎样的状态,那作为SP6与SPSO2W3的父母在当时又是怎样的状态呢?又能有怎样的状态呢?!他们虽然是我的父母,但毕竟不过普通人,身为农民的他们,远不具备我所具备的学识与见识,那些我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又如何强求他们?
 
另一方面,我也觉察到,我无意识中僭越了父母与我的位置,自童年起我承担起了让他们“开心”,调和他们之间矛盾的“职责”,同时也无意识的承担“消化”(我并无法消化,不过被压抑)着他们所有的负面情绪与能量,而这一切都并非作为他们儿子的我所能够所应该承担的。
 
当我看到“事实”,宏大的“命运”之力才是这一切背后的推手,父母与我都不过其中身不由己的存在,都因此受尽折磨与痛苦,而这股力量实际上是如“万有引力”般的存在,我对父母的所有抗拒就像在抗拒“万有引力”,这除了制造更多的苦难之外,毫无意义。
 
于是,基于我对自己的接纳,基于“事实”,我选择接纳我的父母,选择理清其中错位的关系,选择臣服于父母,回到我作为儿子的位置。
 
奇怪的是,在这之后,我居然开始记起6岁之前父母和我相处的幸福时光,春天的时候,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在乡间的小路上赶路,一边走一边唱着“月亮走我也走...”然后我惊讶的发现月亮真的在跟着我们走,于是我问母亲为什么?然后她开始给我讲故事,那时的母亲很幸福,我也很幸福。另外那时的父亲也不是以后那样,他经常把我抱起来,用胡子扎我的脸逗我玩。
 
这些与父母相处的美好回忆被激活,并开始在从内心深处融化那我和父母之间多年形成的坚冰,同时也温暖滋养了我的心。
 
纳兰霍副型书中SX4部分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好好对待自己就是要反观自己的内心,承认如果自己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恨,那应该也有同样的力量去爱”。
 
我想对于我以及所有的SX4而言,这都是一句非常有价值的提醒。
 
 


 纱与雾
 
“觉察”到这一层,我完全的理解了我那所谓的“BUG”,如果它是一个“错误”,那它实际上是一个必须的“错误”,如果它是必须的“错误”,那它是否还是“错误”?
 
我对它实际上唯有感谢,它所“做”的一切根本上只为保护我,但却因为那个起始的“因”是一个“假相”,所以在这“假相”之上的一切最终只能扭曲“真实”。虽然我的整个人生都因它几乎被毁灭,但它却绝非出于恶意。
 
我用了7年多时间,从最初想彻底消灭“它”,到现在完全的接纳它,这一过程中我总感觉它似乎在以某种方式考验我,我发现我越抗拒它,它实际上越强大,而我越接纳它,它就越放松,越柔和,它似乎一直在等待某个时刻,等待我准备好,等待我有力量和勇气去穿越那被它隔离和防护的“灵魂禁区”。
 
或许它从来都没有被“信念”所骗,而不过是为了保护我不得已的适应,它在等待我有一天具备足够的智性看破虚妄。
 
而这就需要经历“狡诈”的考验。
 
有一段时间,我总感觉自己似乎就要彻底“穿越”模式的“限制”了,在我的意识中,那个限制已经就像一层纱或者一场雾一样轻薄,这是7年之前无法想象的,那时的限制更重重铁幕。
 
但这层纱与雾却总是存在,并且似乎有个声音在说,再等等,给我更多的时间,让我准备好。我听信了,于是就耐心的等待,但却越来越的发现它们似乎并没有要散去的迹象。这深深的困扰了我。
 
直到2021年3月有机会参加李博文老师的课,在课后我问到他这个问题,对于这个我自己感觉十分抽象的问题,他却非常清楚我说的是什么!他回答我说是我的人格模式在欺骗我,永远都不会有未来那一天!!!
 
这让我很难过,要知道我其实已经那么信任它,它却骗我!
 
听完博文老师的回答我若有所悟,但却并未真的了悟,直到近两个月后突然意识到,我为什么要等纱与雾散去!它们的存在并不能阻碍我向前啊!!!
 
我终于“识破”了它!!!
 
由此,我走完了现阶段自我探求的最后一步,也走出了下一阶段的第一步。
 
纱与雾并未因我向前而消失,但我完全的接纳和允许它们的存在,它们可能会永远存在,但又何妨?

 


宿命与使命
 
如此,我终于达成了7年前我踏上这条自我探寻之路是所订立的目标,彻底的弄清楚自己怎么了,看清了当中的因果。
 
这最终的因果让我想起《心经》中的一句经文,“无智亦无得”!!!
 
在宏大的“命运”面前,唯有感慨与臣服。
 
我曾以为7年前是我不幸人生的开始,在那之前我虽然毫无自我觉察能力,但却不影响我在梦境中“建功立业”,但7年前的“危机”却让我再也无法继续做梦,也再也无法享受追名逐利的乐趣。

为了活下去,也出于不甘心,我不得不踏上这条似乎没有尽头的自我探寻之路,而我又是一个异常愚钝拙劣的探求者,尽管早已有九型人格这样的地图在手,但一路走来,我还是几乎踩到了这条路上所有的雷,掉进了这条路上所有的坑。

左手奉上自己的生命,右手奉上所有财富,搭上我的爱情、事业、以及最为黄金的近10年时光,我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然而,讽刺的是,直到某天我却意识到,自己以为的英雄之旅,不过依然是在人格模式的支配下演绎着一个完美的悲情浪漫主义者的故事!!!

这一切仿佛宿命般似乎早已注定,无法逃脱。
 
这就是一切吗?
 
有时我会假想,如果把我失去的十倍甚至百倍的还给我,但代价是我回到7年前那完全没有觉知的状态,我愿意吗???
 
我的回答是,我不愿意!!!
 
7年前开始的经历,并非“诅咒”而是“赐福”,不仅不是不幸,反而是某种幸运的开始。
 
在那之前,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从未真的活过,所有自以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不过一场不知所谓的梦游吟唱,所有的“成就”也都不过建立在虚妄之上的海市蜃楼。“在错误的方向上以错误的方式寻求错误的东西”,无论多么努力,多么用心,都注定徒劳。用声色犬马的愉悦填补内心的空虚,却从来不知道真正的喜悦为何物!!!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但恰恰是从7年前的危机开始,我开始偶尔“醒来”,也开始经历一些虽然短暂但真实“活着”的时光,更有机会“品尝”到那向外渴求已久却从未得到的“幸福”滋味。让我知道何谓生命存在本身该有的状态。

探寻之路是艰险的,充满痛苦与挣扎,但也正是这一过程唤醒了越来越多由心而发的爱与慈悲,而这足以疗愈所有的悲伤与痛苦。
 
在这7年中,我经历过很多至暗时刻,陷入在某种程度的绝境与末路是我的常态,就像时刻置身于“业火”的炙烤之中,经历着似乎永无止境的死去与重生。
 
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在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一种笃定泰然的力量在逐渐生长,它虽然长得很缓慢,但却无法阻挡。
 
虽然对于“前生”“来世”的概念我依然无法接受,但曾经有一位在灵修领域有所涉猎的心理咨询师对我说,我前世可能是一位修行者,当时听到她的话我全身的汗毛像被惊吓到一样战栗,心跳也莫名加速,我的身体反应似乎在佐证着什么。
 
但,无论这是否是某种“事实”,回顾我的7年经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看见”,“经历“的“事实”,某种形式的“因果轮回”绝对是存在的。
 
那个存在于我潜意识深处中的“核心信念”,“我的存在是一个错误”,是否源自我的父亲?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信念”实际上是父亲童年时从长辈哪里“继承”而来的,父亲不过从未意识到它的存在,他也如我一样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只能运用自己的人格模式进行“适应”,这个“信念”实际上在我的家族中世代“传承”,但“它”是否只存在于我的家族中?
 
如果稍作观察,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深深的植根于广大的人群意识之中,有着可以追溯到人类源头的漫长历史。
 
我的探求经历,似乎是个人的事,但实际上具备着深远而广泛的价值与意义。
 
面对着无法选择的“命运”,我们有两种态度,一种就是抗拒与逃避,我们的人格模式往往担负起了帮助我们如此的职责,但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我们一生也无法逃出那个我们曾抗拒的生命状态,困于其中,无法前行。另一种是接纳与臣服,但这是我们的人格模式所无能为力的,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主动自愿的直面生命中的苦难与阴暗,但穿过风雨,终见彩虹,我们将因此得见生命之壮美,以及更为重要的获得某种意义的“新生”。
 
前一种态度“命运”就如同“宿命”,我们终将活在我们最为恐惧的境遇中,后一种态度,我们终将发现那条我们“命运”的主线,而它往往与某项使命相连。
 
然而,无论“宿命”还是“使命”,命运始终是无常的存在,我们需时刻保持对于“命运”的敬畏之心,当我们“不幸”迷路的时候,当我们无法依靠头脑与理性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请尽量安静下来,聆听我们的“心声”,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下,心之所向的方向一定是正确的方向!!!
 


重要“经验”
 
我的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实际上是2014年,那其实是我最该就医治疗的时候,但真正就医却拖到了2017年,原因在于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往往也是“自我否定”最严重的时候,以致于彻底否定了自己存在的资格,陷入在无尽的自我批判和内疚当中,认为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坚强,以致于为自己的处境本身深深的愧疚,无意识的只想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能让任何人发现自己出问题了,自然在这样的想法之下,就会无意识的羞于就医,羞于任何形式的求助。
 
但是,这些“想法”,正是抑郁症最典型的“病症”,正是因为“抑郁症”才会陷入这样的想法之中无法自拔,那并非我的错,也并非我所能控制。
 
所以,如果你处在类似这样的境遇中,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放下所有你自己以为的“正确”方式和个人努力,立刻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遏制所有的这些“想法”,控制住“病情”,只有病情得到控制,才有可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疗愈与自我探求。

(完结)


文章作者/觉心

九芒星18届专业班学员


 相关文章推荐

【觉心之旅】一个SXSO 4W3的自我救赎(上)


【觉心之旅】一个SXSO 4W3的自我救赎(中)——本身没有资格活着的人如何才能活下去呢???


裴宇晶:“人格结构”决定命运(上)——群“我”乱舞


裴宇晶:人格结构决定命运(中)——君“命”已是梦,臣“戏”梦中梦


裴宇晶:人格结构决定命运(下)——我们的命、戏、病



【2021九芒星征稿】九型人格+泛心理主题相关文章,等你投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