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宇晶:不喜欢社交,就不是社群型人吗?——关于社群型的“正本清源”

裴宇晶博士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裴宇晶
整理|章淑艳
编辑| Auole

有人问:我不喜欢社交,所以我不是社群型人?

还有人问:我喜欢一对一交流或者我喜欢独处,所以我就不是社群型人吗?


实际上是不一定的。国内有一些九型人格老师把“社群型”称为“社交型”,尽管名称并非那么重要,但“社交”这个词带有较强的误导性,仿佛社群型人就得是社交高手、聚会达人,不然怎么对得起“社交型“这个称呼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不可否认,很多社群型人的确是喜欢聚会,结交新朋友,各种“赶场子”,喜欢穿梭在人群之中。

但还有一些喜欢独处、孤僻内向的社群型人,例如社群型4号、5号,他们可能会误解自己不是社群型。同时,喜欢聚会和社交的未必是社群型,例如主型里的2号、6号、7号这些人际导向的类型。


所以,社群型不等于社交,社群型也可以不喜欢社交,可以孤僻内向,但却不会孤陋寡闻。社群型人普遍具有广度视野,关注社会、关注整体、关注大局。很多社群型的人会关注新闻联播,甚至把新闻联播设置成背景音乐。

社群型在意的是和更大的世界连接,看起来连接的是人群,实际上连接的是人群背后的“消息”,社群型人最擅长的并非社交,而是“广度信息资源的汇聚”,他们都善于观察环境,吸收信息。


所以社群型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己观察环境、吸收各种整合的信息而来。一旦得不到“消息”,他们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好像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社群型人哪怕身处深山,也必须对外面的世界很关注,他们永远把自己当作更大世界的一分子,而连接世界的方式就是“消息”。
 

那么,到底什么是“消息”?“消息”对社群型人意味着什么?我们先来听听几位社群型人关于开车的交流讨论。
 
 “如果我开车,满车人都睡觉,突然安静下来,我会很不适应。此时可能会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热点。

对社群型人来说,没消息就像洗头刚放上洗发水,突然停水了。我需要消息,是什么消息不重要,重要的是耳听八方,通过大家的交流,便知天下事。”
 
“如果我开车的话,可能是事先想好找一两个人坐副驾陪聊。我老公也是社群型人,他跟老板出差,从来都是坐副驾陪聊。他经常跟我说,不能让他一个人开车而没有人说话(其实这是他自己的需要)。”


“我总会想办法让一些人不睡,如果预料到可能满车人都会睡着,就会想办法不出发,还是有点害怕的。”
 
 “如果我开车,我会戴上耳机听电台。如果是别人开车,我再困也掐自己大腿不能睡,还要使劲儿找话题。”
 
以上一系列的社群型人自述,你有共鸣么?
 

社群型离不开“消息”,

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这些自述都揭示了社群型人的一个核心诉求——“需要消息”,现在我们进一步来举例说明社群型人需要的是什么“消息”?


例如社群型人去一个城市,他们这样“获取消息”——会看当地新闻,了解当地信息;

了解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人文背景?或者拿一份当地的报纸,从头看到尾,抓取里面任何和我们当地不一样的信息。

很多社群型人回家或者住酒店,一进房间门先开电视,一般会打开新闻时事方面的节目,但不一定看,只是听着,这也是为了 “获取消息”。

如果他们出发到某个地方,他们就会看当地新闻,了解当地的“消息”,这是他们和更大的世界连接的方式。
 


社群型人很喜欢“抓消息”,有的人在睡前必须看一眼各大门户网站首页。

他们并不一定是对所有消息都很感兴趣,只是感觉自己有义务、应该去全面了解消息。当然有时候他们也对社交圈里的八卦感兴趣。
 
同时了解更多“消息”,也让社群型人更容易与不同群体产生共同话题,有话可聊,便于融入各种群体。
 
对于社群型人来说,“消息”是指社会的广度信息,他们耳听八方。虽然社群型人会关注周围的人,对他人感兴趣,但人、社交、聚会都不是核心,核心是“获取消息”。
 

无论是看新闻、听电台、还是开车陪聊,都是关于他们需要消息。

消息就是社群型人的阳光、空气和水,消息对于社群而言,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没有消息是可怕的,是会精神窒息的!群型人最害怕和更大的世界失去连接。 


旁观也是社群

——心是世界的,就一切时刻都在社群


社群型人经常处于旁观状态,当他们还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不社交是一种蓄势。

他们也可以以一种看似孤单的方式旁观社群活动,这种静静旁观的蓄势时刻,社群型人也很滋养,他们在为今后的社群连接贮备能量。

所以,不要看到此时他们表面冷清清,没有典型的社交行为,社群型人天然都环境和氛围很敏感,也会下意识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和人群。

所以他们只要在环境里,不论有没有社交行为,都在社群的氛围里,环境里的信息仍然会带给社群型人巨大的资源,他们一刻不停地在广泛吸收信息,社群型人对社群信息的敏感度和捕捉意识,精妙而细微。

 

所以,社群型人的心是世界的,就一切时刻都在社群,他们一直在旁观中观察、吸收信息。

相反,“缺社群型”的人即便是在社交,也未必能那么全面、完整地了解这个场的信息,因为缺乏社群本能的人对环境信息相当不敏感,容易自我陶醉,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而一个社群型人无论有没有社交行为,都在关注社群,关注周围人,关注这个世界!
 

人脉就是信息源


好了,既然“消息”对社群型人非常重要,那么“消息”的本质是什么呢?再听听社群型人的两段自述——
 
“我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基本都是打开新闻,总觉得信息是决策的基本依据,没有信息,跟盲人何异?”
 
“很多时候,我感觉每个人都是一个拼图,把每个人背后的信息连接起来,就能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
 
 “消息”对社群型人来说,就是他们需要整合的“信息资源”,社群型进行广泛社交的重要目的是“获取信息”。

学过本能类型的人都知道,社群型人擅长整合人脉资源,更准确地说是整合“陌生人脉资源”,人脉就是信息源,不同的人脉代表着不同的信息来源,社群型人的资源整合就是把这些信息梳理出来,整合在一起加以利用。
 

对于社群型人而言,人脉除了是信息的来源,还有就是将来有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到作用,所以他们会储存大量信息,在头脑中分门别类,信息索引,备用大过实际使用价值。他们可能会囤积大量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社群型人认为,人在社会里面混,大家分工不同,一个人肯定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所以必须得有备用的资源。

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信息则有助于他们看清这个世界,把握自己的位置,不至于陷入迷雾之中!不能让自己陷于社会的迷雾之中,只要有人,就有解决的办法。


 
所以,社群型人广泛吸收信息,是为了看清世界的迷雾,同时也是为了使用资源办大事。


世界就是一张信息拼图,

每个人都是一个USB信息端口


世界九型人格大师拉斯赫德森认为,社群型人未必不喜欢一对一的交流,只是一对一本能寻求的是深度连接带来的兴奋和火花;

而社群本能就是我们身上能够感知他人的部分——“你好吗”,“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不是我应该关心这些,也不是为了让自己有礼貌,而是我真的有兴趣了解。

 
不过,社群型有兴趣了解的并不是一对一型人所要探索的一个人的深度心灵世界及深度精神和情感连接的需求,而是通过每个人去广泛了解社会信息。

社群型人天然喜欢不远不近的关系,即“弱关系”,他们很开放,对陌生人很欢迎,在陌生人社交这方面强于其他类型。
 
很多社群型人甚至表示见到生人就开心,认识陌生人,结识新朋友,意味着连接了新的人脉资源。新的朋友代表了新的信息接口,所以社群型人喜欢聚会的时候有陌生人,希望不断拓展自己的交际圈;

他们可能会和刚认识的新朋友畅谈至深夜,并不是他们喜欢陌生人或者喜欢某个人,而是因为陌生人会带来新的信息,他们感兴趣的还是广泛的人背后的广泛信息,包括他们本人的背景信息。
 
 
如果总是和一帮老朋友聚会,差不多信息已经被挖掘,会被局限,这也是缺社群型人的局限性。

在社群型人看来,世界就是一张信息拼图。每个人都是一个USB端口。社群型人储存信息,希望有一天会把这些消息完美整合,形成自己的拼图。

如果没有社群本能,世界就不能发展。社群型人告诉我们“弱关系“的重要性,陌生人的重要性。

社群的力量,就是陌生人的力量。社群就是社会分工的力量,社群就是让陌生人服务陌生人,让人们联合起来,形成合力。

 


自保型的信息是“知识技能”,

社群型的信息是“广度消息”。


自保型人可能也需要信息,但他们的信息是实用知识和技能,社群型人要的信息是各种广泛的社会消息。

社群型人并不是像自保那样喜欢干货类知识,更在意不同维度的广度信息,所以有时候不太喜欢细究知识,更像在做一个信息纽带和信息整合者。

当然,这些信息一旦整合、拼接成功,就会有重大发现,重大创新,可以办大事,具有巨大的价值!




可以孤家寡人,不可孤陋寡闻

--有没有用不重要,统统知道最重要!‍‍‍‍‍‍


社群型人来说,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在当下有没有用并不重要,这也是和自保型获取信息的区别,他们需要全面、完整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即“统统都要知道”。

因为信息是判断和决断很关键的依据。信息越全面,判断越客观准确,所以对信息的依赖就越严重。

总之,社群型人就像是在构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由不同的人拼起来,他们必须了解,才能安全,才有归属感,才能组织人群,参与社会贡献,创造社会价值。 




太多的信息不能贯通,

是社群型人的最大障碍。


社群型人的核心目标和方向还是要去构建组织,他们需要关注人,人才是社会的关键,有人才有社会,不了解人,就犹如盲人摸象,瞎子走路。

社群型人掌握更多信息,一方面是为了抵御不安全感,一方面是为了建设世界。

但多则惑,信息太多,导致决断越难,因为太多的信息,无法整合和贯通,看起来是为了更好的决策,反倒导致最后的决策很痛苦。
 



社群型人未必外向热情,

但一定善于人际沟通。 


社群型人善于审时度势,观察环境,对社交中的未明言的潜在规则非常敏感。

他们不见得都很外向热情(尽管有一大部分社群型人是如此),但他们都会在意环境发生了什么,他人发生了什么,他们需要参与在一个系统里,为这个系统贡献,也让系统为自己服务。

他们有很多沟通技巧,可能是采用私下一对一沟通的方式(与一对一型人的深度连接不同)。

这些沟通经常可以事半功倍的达成目的,在委婉而关键的语言下,穿针引线、纵横捭阖如神来之笔,巧妙地整合各种人脉资源,为自己所用
 

社群型人的一对一沟通是深度信息和细节的挖掘点,是决策精准度的铆点,信息收集完成和决策既定的时刻,一对一的任务结束。

在高层状态下,他们的沟通最终会让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协同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是他们的核心价值所在。
 

社群型人可以享受独处,

也可以擅长一对一沟通。


综上所述,社群型人可以享受独处,但独处时和自保型或缺社群型人做的事情不太一样。

他们会通过电视、收音机、电台、报纸、门户网站等各种方式全面掌握各种信息,以保持与更大的世界的连接和参与感。


 
社群型人也可以擅长并喜欢一对一沟通,但一对一沟通时和一对一型所寻求的东西不一样;

他们通过与掌握资源、说了算的关键人物的一对一沟通,可以四两拨千斤地整合各种人脉资源,在轻松愉快的一对一交流中完成他们的谋划布局。

总之,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社群型可以喜欢社交,也可以不喜欢,但他们都对更大的世界、周围的人感兴趣。

因为他们需要获取和整合“消息”,形成一张属于自己的“信息拼图”,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整合信息)和改造世界(组织人才)。


 
(文/九型人格导师 裴宇晶)
 
现在,你是否更了解社群型人呢?是否更清晰自己是不是社群型人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爱分享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哟!

【2021九芒星征稿】九型人格+泛心理主题相关文章,等你投稿!2.0



精彩推荐

进来看看吧


看见彼此,让问题不治而愈(文/裴宇晶)


【课堂分享】社群型:为什么要给我讨厌的人那么多偏爱和照顾?


【新书手稿】缺社群型——有创意的个人主义者(文/裴宇晶)


社群型家长与缺社群型孩子的亲子关系(文/裴宇晶)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