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儿
编辑︱满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妹妹车祸导致截瘫,终生与轮椅为伴。姐姐放下年幼的孩子,带妹妹四处求医。如今姐妹关系几近破裂,求助调解节目。
现场观众都为伟大的姐姐感动落泪。当主持人问妹妹,对姐姐的付出是否都看在眼里,妹妹点点头,但最后,她说了句“我恨她”。
访谈中,姐妹两人全程边回答边落泪,彼此的爱与彼此的痛,都如此真实。
重要关系的品质决定幸福指数。有多少至亲至爱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01
过度的爱是一种软掌控
妹妹的一句“恨”让现场所有人震惊。当妹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很多观众也能够理解。
姐姐为妹妹付出了一切,但姐姐的爱对妹妹来说是一种束缚,她多次想摆脱,都以失败告终。
姐姐喜欢运动,推妹妹出去打乒乓球,想让妹妹活动一下。妹妹不会打,姐姐到处捡球,夏天累的满头大汗。姐姐抱怨妹妹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但妹妹说,她并不想打乒乓球,是姐姐强加于她。
妹妹说:“她要我性格开朗,让我出去见见天地,不要做井底之蛙。但我不愿意,我在井底呆惯了,不愿意出去看那些。”
当妹妹在看电脑,姐姐就说让她看些有用的东西,学点知识。但姐姐越说,妹妹越是看些没用的东西,和姐姐对着干。
当妹妹想要嫁人,以摆脱姐姐的“管束”,姐姐明确表达不同意:“我管不了她了。但她问我意见,我就是不同意。”妹妹45岁了,依然没有成家。
姐姐的好心,总是违背妹妹的意愿,俩姐妹的心,渐行渐远。
02
过度的爱是沉重的负担
为了妹妹,姐姐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当年,她带着妹妹到外地求医,女儿只有三岁,哭着喊妈妈不要走,姐姐纵是万般不舍,还是踏上了远程的火车。
生活中,姐姐更是大包大揽,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帮妹妹做了。
哪怕在访谈过程中,姐姐也多次离席,为妹妹拿垫子、递纸巾。可想而知,在生活中姐姐的照顾多么精细。但是妹妹多次表示:“我不需要她这样。”
每当姐姐说“我这不要,那不要,一切都是为了你”,并没有换来妹妹的感动和感激,反而增加了妹妹的心理负担。
妹妹说:“这些我都听厌烦了。你说的这些辛苦有什么用呢?一点用处都没有。”
妹妹拒绝的不是姐姐的爱,是多余的爱和负担。
姐姐的爱无处不在,让妹妹没有喘息的空间。妹妹宁可花钱让别人来照顾自己,也不想让姐姐如此付出。
03
爱的频道不相通
姐姐的委屈,妹妹的无奈,让人很是心疼。
毫无疑问,姐姐很爱妹妹。当妹妹强迫和姐姐断绝联系,姐姐还是很不放心。一想到瘫痪的妹妹一个人生活,上厕所、喝水都是难事,姐姐就担心得睡不着觉,控制不住泪流满面。
姐姐对妹妹的担心和心疼令在场所有人动容,但为何无法打动妹妹?
妹妹多次表达过她想独立,不想让姐姐照顾,但是姐姐耳朵听见了,心没有听见。她坚信妹妹是需要她的,她坚信只有她在,妹妹才能过的好。但实际上,妹妹并不开心。
于是,妹妹用各种方式传达出自己的不满——和姐姐闹别扭,对姐姐的辛劳视而不见,通过嫁人离开姐姐,嫁人不成,又断绝关系。
在模式里,我们看不到彼此的爱与需求。
姐姐想要亲密的关系,反而被妹妹推开。妹妹想要独立的空间,却被姐姐一次次侵入。姐姐的自我牺牲束缚了妹妹,妹妹的追求独立伤害了姐姐。
这位姐姐是责任组的2号,她心软、善良,无私付出,也会强调自己的辛劳,渴望被看见、被感谢。
“被需要”是2号的需求。当妹妹一次次拒绝,姐姐还是一次次扑上去帮助的时候,应该想一想,她是在满足妹妹,还是在满足自己呢?
当妹妹说她不想打乒乓球,因为处处需要用人,她不想要“需要别人”,宁可在家做一些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
妹妹想独立,但是姐姐没有收到,她以为妹妹是拉不下面子求人。
姐姐说:“我不用你说话,上车、上楼梯,我去找别人,你不用吱声,你就坐着就行。”
2号关注的是关系,相互需要、相互麻烦才能建立关系,但妹妹不是2号,她想要独立,她想要个人的空间。
姐姐帮妹妹做了一切,同时也剥夺了妹妹独立的权力。姐姐总是“不放手”、“不放心”,她以为保护了妹妹,给妹妹营造了温暖的巢穴,但换个角度,又何尝不是折断了妹妹的翅膀?
是姐姐牺牲了自己的家庭成全了妹妹的舒适生活,还是妹妹牺牲了自己的独立成全了姐姐的无私大爱呢?
04
模式的欲望是喂不饱的
本体和人格模式的关系好比“人”和“马”。本体是“人”,模式是“马”。
当本体清醒,人可以驾驭马,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本体借由模式实现人间价值。
但是当本体沉睡,人只能任由马带着乱跑,往往会误入歧途。因为模式只会追着欲望跑,而模式的欲望是喂不饱的。
比如2号,如果本体清醒,2号模式可以帮助他捕捉到他人真正的需求,去做真正对他人有益的事情,授之以渔,不求回报。
如果本体沉睡,2号模式为了被喜欢、被需要,就会不停地付出。如果对方没有感谢,就更多地付出,对方还没有感谢,就时不时提自己的功劳,“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对方还不感谢,2号模式就越来越掉层,开始越界、掌控。
被模式带着跑的2号,本想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最终会被他人拒之门外。
当姐姐一次次忽视妹妹对独立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付出、去牺牲,妹妹并不感谢,反而说:“我不需要她那样,是她自己愿意做的。”
当姐姐一遍遍在妹妹面前讲自己的辛劳,“我家扔了,孩子扔了,一切都是为了你”,只会让妹妹更加厌烦。
这一切都为姐妹关系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直到二人参加调解节目寻求帮助,姐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妹妹不是不懂事、不感恩,只是她知道,和姐姐在一起就会产生摩擦,只有拒绝姐姐,才能让姐妹关系有新的转机。
姐姐以为分离是断绝关系,妹妹觉得分离才能挽回关系。
人生最遗憾——
“我为你付出一切,却让你伤痕累累。”
不幸福往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感受不到爱。
爱,就在我们身边。九型人格可以帮助我们接收不同频道的爱。所以有人说,九型是一门菩萨课程。
懂得彼此,不要让爱成为遗憾。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