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对心灵成长的价值——精准

裴宇晶博士 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

作者︱九芒星

编辑︱满   儿

图片︱源于网络




裴宇晶博士:


九型人格对心灵成长最具有功能性的价值是精准——显微镜式的透视,故而让你明白那些大而化之的鸡汤或者教诲到底在说什么。


有了九型,你看到的不再是“一团”,而是一个个精准的穴位点。九型人格的中国化就是——博广大而致精微!


学员1:裴导,所有的心理学派里,您最推崇的是九型。学完九型,您建议还可以学哪些心理学?


裴宇晶博士:


我不认为九型人格是心理学派,它是介于心理学与灵性智慧之间的桥梁。它是生命之道的层面,不是心理学流派之一。当然,我们可以发展九型人格心理学、九型人格哲学,以更好接轨当今学术体系。



学员2:如果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很多人不肯听不肯学,如果说“你要知道的男人不会说的秘密”,很多人就当宝典一样学习。


裴宇晶博士:


这只是层级不同。没有抵达第四层的人,无法理解“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所以,“如何搞定他人”是最有市场的,因为这是第五层,比“如何消灭他人”的第六层还是好一些的。


用层级看他人、看社会、看观点,才是真正的理解。九型人格立足第四层,故而学习九型人格的人不会太多。如果九型人格是专门搞定他人的,有各种术,那肯定大卖,迎合了第五层社会大众,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


如果一个九型老师要以术讨大众欢心,那么他必须在高层,他的道必须驾驭他的术。技术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是第四层的术,才有效果。第五层的术,就好像饮鸩止渴,效果不好。脱离了道的术,非九芒星方向。以术来宣传,是可以,但教的绝不是术。


九型人格是生命之道,点亮生命,让问题溶解,而非解决问题。很多同学本来是带着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矛盾、个人心理痛苦及事业障碍来的,最终一切会随自我觉察的加深而自然消解。


搞术的人,以为术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道上用术才可以解决问题。那些搞术的人,用术觉察,用术修行,用术搞定企业和关系,迟早会被术搞死。


九型人格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让问题消失!我们不反对术,但是必须结合道。反对的是无道之术。



学员3:道生术,就好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道是术的缘起。道术本不分离,不对立,心理治疗本身就是术,无可厚非。道是看问题的根本原因,术是解决表层问题,道术没有对错好坏,关键必须有效。不是看上去解决问题,就在解决问题。看上去没有解决问题,也不代表没有解决。第五层的人要方法。我们并不批判要方法,但问题是只要方法。如果我告诉你,孩子的问题在你身上呢?屋子漏水,抽水法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补房子是核心。


学员4:来访者往往是因为现实问题进入咨询,但心理治疗并非旨在解决实际的现实问题,咨询师不会指导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提升来访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能量,完善人格。我认为九型人格完全可以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咨询师可以用九型的道帮助来访者实现个人成长。


裴宇晶博士:这就是九型人格的心理咨询应用。


学员1:「用层级看他人,看社会,看观点」老师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可以讲得更具体些吗?是否说,看到别人在第几层,看到了别人的型号动机,就释然放下了?



裴宇晶博士:他们在那个层级,必然会那样。所以,没有评判,也不需要大惊小怪。层级低的人所受的苦很大,他们被石头压住,在那里逃命呼救,他们在用作恶呼救啊!


学员1:他们就是那样的,没有了期待,也就没有了埋怨评判。裴导,用九型来觉察,实在是太好用了!用九型来提层也很好用!(只是用九型提层的过程,让我觉得有些机械化,用外在的行为模式带动内在的心理模式,外在的变化带动了内在感受。)而有些心理学术流派,是通过内在的感受,带动了外在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不同的方式,带来的内心触动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我似乎在找一个标准,看哪一种方式是适合我用的?或者说,哪一类学术更有助于我"解脱"?又或者说,哪一类学术更有助于我"悟道"?感觉九型和心理学真的是相通的,有些只是叫法不一样,其实是一样的。讲别的型号,我一般记不住。如果讲八号,我也记不住,不过我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去体会、觉察,并且改变调整自己。如果九型人格,立足在第三层,会怎样?


学员5:做事和关系的达成率高。如果不高,也为后来积累了经验。3 层级,我们称之为心想事成的层级,也是社会价值的典范。


裴宇晶博士:立足第四层,是为了朝向第三层,这是九型人格学习修行定位。九型提层方式绝不是机械化的外在行为,建议深入学习。



学员1:别的心理学,因内心觉察到了痛苦,而发生改变。九型,还没觉察到痛苦,只是看到了主型副型的模式,就发生了改变。让我觉得很奇怪,或者说,奇妙。所以,也让我产生了疑惑。不过瘾,不过瘾,不过瘾!!!还没开始痛,问题怎么就解决了呢?!!


裴宇晶博士:


因痛苦而改变,只是改变的一种契机。九型人格的深度觉察,可以直接改变,而不必非要痛苦。正如日常保健,注意身体锻炼,不必等待疾病的触发!


有的治疗哭很多次,发泄了压抑的情绪,但是并不意味着觉察到根本问题。如果觉察到问题,可能哭,也可能不哭,成长不是以哭泣的激烈程度作为指标。如果是以哭泣和情绪发泄为成长标准,理性组怎么办?缺一对一本能如何成长?


九型人格以精准的深度觉察这一种根本之道,完成一类人的“共案”。九型人格解决共性模式,而非那么强调个案化。


既然是一类人的共同模式,它就不是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模式,所以不一定非要以个体的经历回溯来成长。本非原因,何苦强作因果。


九型人格承认了所有模式的合理性,所以直接觉察共同模式,就可以抵达。当然激烈情绪的释放对某些类型来说是必须的,但是不意味着全部,更不是成长指标。


承认模式合理性,就已经是巨大的解放!就好像你的那些自己不接受的部分,竟然有了“户口”。很多乱七八糟的作妖,竟然也是人性呈现规律的一部分。你从来就不奇怪,只是你不知道,那并非你个人的特别问题,更不是不可救药的邪恶阴暗。


九型让人成为了人,让人还原为人,人的本质只是人,天使和魔鬼二元结构的人。如此,方有慈悲。


而且你的问题不过人类模式的一部分,你不是特别的黑暗,也不是怪胎,人性家谱中找到了我们的一切。没有别人,你才是你真正的导演,脚本就是人格模式。



学员6:明白了,那原生家庭决定健康层级这个部分怎么理解?


裴宇晶博士:


原生家庭只决定孩子的健康层级,因为我们不能指望孩子自我觉察!对于成年人而言,谁也决定不了你的健康层级。除非你自己。


无法改变,也无须改变!如同刹车失灵的车,你只需要让刹车被你控制就好。刹车不需要改变什么。人格模式没有任何错误,只是由于不觉知,老失控,是你没有用好它,而不是它有问题。你闭着眼睛切菜,切到手了,怪刀咯?


觉察,就是让你切菜的时候睁开眼睛;看着自己在使用刀切菜,这样你就可以把握住火候。这把刀,就是人格模式!看着自己使用人格模式做一切事。就是觉察!


学员7:这其实说明我们大部分人层级都是在第五层级,所以这句劝告是非常合适的,要求只是刹车不失灵,正常控制。如果是更高层的人就不一定是这个要求。


裴宇晶博士:


更高层就不再需要任何要求了。实际上,第四层级已经偶尔切到手了。第五层是一半以上切到手。所有的问题,都从第四层开始。第六层已经是“挥刀自宫”层。


关于型号的种类已经穷尽心脑腹的排列方式。除非你按其他标准去划分类型。基于心脑腹排列方式的人格类型就是九种!


切到不知道疼的很多,所以就切地更严重。因为可以美其名曰“坚强”,“笑对苦痛”,“不屈不挠”,“受苦的优越感”,“牺牲的伟大感”,“神圣的受苦”,“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最近看历史,很多悲惨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苦是人格模式带来的。比如商鞅必然死,岳飞必须死,王安石必定失败,光绪和康有为变法一定流产。我们就暂且不从历史去研究,从人物性格就知道了。一切都如此合理。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也会那么做。


学员1 :人的命运,由人格模式决定。可精神分析说,人的命运,被潜意识所决定。


裴宇晶博士:人格模式就是在潜意识层面运作。二者说法没有冲突。九型人格让潜意识的探索有了规律可循!



内容来自

#裴宇晶博士在27种副型读书群的讲解#

特别感谢郑杰的整理


相关链接:

九型人格对修行的意义——系统、针对、遍当下的自我觉察(文/裴宇晶博士)

它只是帮助我们“看见”——谈九型人格的学习意义(文/裴宇晶博士)


爱分享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哟!